《作品是有思想的物件—谈葛志文的石雕作品《知竹·文房陈设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品是有思想的物件—谈葛志文的石雕作品《知竹·文房陈设系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作品是有思想的物件一谈葛志文的石雕作品知竹文房陈设系列笔、墨、纸、砚及笔海、笔搁等文房用品是文人墨客的重要书写绘画工具,中唐以后文房雕刻作品欣赏性和审美性逐渐得到重视,并且在宋代以后,逐渐和实用性并驾齐驱,发展到现代,在众多收藏者以及文人名士的努力下,文房雕刻用品的文化历史底蕴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文房用品雕刻艺术家不仅要技艺精湛,也要关注作品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归根到底就是创作者对艺术的领悟,对人生的思考,进而传达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追求。绿端石本身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制作文房艺术品的良材。纪晓岚称其为“绿琼”,可见对其喜爱程度。它一旦进入文人的书房,其自然、质朴的本真面目又浸润了文化和艺
2、术,所以文房石雕对创作者的要求很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葛志文以绿端石为材的文房雕刻作品知竹文房陈设系列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作品由笔海、砚、笔洗、印章、笔架、水丞、石壶、臂搁、镇纸等组成,是当代石雕作品中以“竹”为创作题材的文房陈设系列代表作,其制作技艺精美,传递着浓郁的中华美学精神。知竹文房陈设系列作品在设计和雕刻上独具匠心,用高超的雕刻技艺保持原石的古朴气息和自然灵气,达到工艺性和自然性的融合,以求“不雕而雕”。知竹文房陈设系列以绿端石为材,以一段历经风吹日晒的枯竹为主题,巧妙利用黄皮以及石斑、材质的纹理表现竹的干枯、褶皱、风蚀。比如作品中的笔海以一段竹筒为
3、形制,筒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竹身已经发黄,布满虫洞和锈迹,并且因气候冷热变化已有裂痕,一大块被腐蚀的痕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竹筒口留有斧锯的痕迹,内膜边缘已经翘起,一半已经发黄。每一个细节都不露痕迹地精雕细刻,同时也把绿端石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因材施艺、俏色雕刻、形象逼真、刀法流畅、节奏感强,保持了绿端石本身的美,体现了制作者高超的雕刻技艺。精湛的技艺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使作品成为带有人的思考、寄寓了人的精神世界的物件,否则就只是技艺的堆砌。因此突破雕刻材质,追求物外之境,以寄托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成为工艺美术作品的精神之所在。文房用品的陈设环境决定了其构思必须符合文人审美。梅兰
4、竹菊特别受到历代文人墨客青睐,历史上以竹入题的雕刻作品非常多,因为竹子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其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而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或是青翠欲滴,或是坚韧不拔的竹也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书房的座上宾。但是葛志文的系列作品另辟蹊径,以经历风霜雨雪的枯竹入题,细节之处的伤痕、虫蛀、裂痕却诉说着曾经的过往,传达给我们一种历经风雨的闲适、坦然与淡泊。整套作品表现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
5、云舒”的精神境界。葛志文借用国画的表现方式,以刀代笔、以石代纸,依据绿端石的色、形雕琢各种竹形,将文人对沧桑感的推崇,细腻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同时又不失文房用品之功能。作品妙法自然,格调文雅,充满着浓厚的文人趣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精通画理,同时个人又有更高层面的审美追求。文房石雕的艺术性不仅来自于石之美本身和作者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归根到底来源于创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葛志文精于雕刻,核雕、木雕、漆雕、陶刻、金属工艺等均有涉猎,又擅长书画,所以他的大多数石雕作品是写实的,但是作品的线条以及作品整体传达给我们的又是写意的,充满着意境之美。正如法国艺术家库尔贝所说:“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成正比例的J艺术家只有具备精湛的技艺、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