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实施意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嘉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数字赋能”和“节能降碳”两大赛道,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传统产业基础再造,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先进生产制造方式为导向、以传统制造企业为主体,全面推动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以下简称“两化”改造),创建一批未来工厂和绿色工厂,高标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样板。(二)主要目标。通过实施“
2、两化”改造,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制造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和高端化。到2023年,打造一批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示范镇域、行业样本和企业标杆。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以上,企业新建或技改项目的数字化、绿色化水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通过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改造样板企业5家,开展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10家以上;通过绿色化改造,新增绿色工厂19家以上;通过技术变革创新,实现“两化”改造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发榜”58项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首台(套)产品21项以上;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80亿元以上。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
3、业数字化改造、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化改造诊断全覆盖,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5%、节约用能19万吨标煤以上、推动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培育省级“未来工厂”3家以上,打造省级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以上、细分行业产业大脑2个以上,开展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20家以上;新增绿色工厂38家以上,争创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首台(套)产品42项以上,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60亿元以上。二、重点任务(-)聚焦数字赋能,激发制造方式新活力1 .加快确定数字化改造行业样本。按照“一县一业一样本”要求,立足以毛衫服装为重点优势特色产业,聚焦数字化改造需求迫切、经营状况较好的代表性企业,组
4、织专家团队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打造一批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2022年,推动800家以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其中线下数字化诊断100家以上,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10个以上。(责任单位:经信局)2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鼓励工业企业采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数字化生产装备,对生产单元、生产线、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和设备联网;推进企业办公、财税、研发、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数字化应用,逐步向全生产经营过程数字化应用延伸覆盖。2022年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363台以上。(责任单位:经信局)3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跃升。对汽车汽配、新
5、材料等重点行业,组织实施一批数字化信息化重点项目,推动企业向智能配料、加工、装配、检测、装卸等全生产线多环节联动数字化改造,打通生产线上工艺、生产、质量、设备、能耗等数据链,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22年,全市组织实施数字化改造重点项目133项以上、完成投资42亿元以上,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以上。(责任单位:经信局)4 .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未来产业先导区”的桐乡样板。在化纤、玻纤、毛衫等优势产业率先启动“产业大脑”建设,推动企业工艺、产品、装备和环保升级。打造一批广泛应用数字李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
6、、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未来工厂”。参照国家有关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省“未来工厂”建设要素,围绕我市特色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未来工厂”培育创建。及时总结培育创建经验和成效,引导带动相关企业、行业和产业集群提升制造水平,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力争新培育省级“未来工厂”1家。(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5 .推动“两化”服务产业生态集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物流、服务等业务环节深度融合,聚焦智能装备、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积极搭建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交流平台,促进创新要素汇聚、资源共治共享,充
7、分依托我市纺织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在“两化”改造中量大面广且具有共性的优势,着力招引一批集成服务、制造的领军型“两化”服务供应商,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打造“两化”改造良好生态。(责任单位:商务局)(二)聚力节能降碳,挖掘增效提质新潜能6 .加快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化改造诊断全覆盖。依托工业“碳效码”平台,对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分行业碳效评价,组织节能降碳服务商、公益性节能机构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找差距、补短板、深挖潜,对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能源管理体系和节能责任制进行细化诊断,帮助企业提出绿色化改造方案。2022年,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现场绿色化改造诊断
8、100家以上。(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供电公司)7 .推动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严格落实能效标准引领行动,推动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五大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改造提升;聚焦重点用能行业,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能效标准、碳效水平,围绕新能源替代利用、工艺装备提升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力度。2022年,组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56项以上,节约用能6万吨标煤以上。加强对项目节能量审核确权,经确权的节能量优先支持企业用于扩大产能。(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供电公司)8 .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要素供给、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对标绿色制造标
9、准,实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能源、开展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加快构建以绿色工厂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引领生产制造方式绿色化转型。2022年,新增绿色工厂9家以上,争创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不少于2家。(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9 .加快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积极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对“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改造。对高耗水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中水回用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升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2022年,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
10、13家以上,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3家以上。(责任单位:经信局、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建设局、水利局)(三)聚焦“两化”改造,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工程。10 .提升“两化”改造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两大领域,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建设企业研究院、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工业上市企业尽快实现专业技术团队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积极创建未来工厂、绿色工厂等高能级实践基地。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家以上。(责任单位:经信局、科技局)11 .攻坚“两化”改造技术痛点。围绕“两化”改造提升需求,组建“科技先锋服务团”,挖掘技术难点、凝练技
11、术问题,公布“两化”改造企业关键技术需求榜单;鼓励龙头企业、大专学校和科研院所,依托“两化”改造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并集中攻坚一批关键瓶颈技术,研制一批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2022年,发布企业关键技术需求榜单39项以上、实施揭榜对接转化20项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首台(套)产品11项以上。(责任单位:科技局、经信局)(四)聚焦“两化”改造,实施金融创新提升工程。12 .实施工业智造金融创新行动。引导信贷资源重点投向数字化改造领域,推进“融资、融物、融服务”工业智造综合金融服务,创新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助力企业设备更新、产线改造、数字车间
12、、智能工厂建设。依托省、市重点数字化改造项目,探索“企业+优秀服务商+链网式金融”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定向推出创新类融资产品。2022年,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5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经信局、人行桐乡支行、桐乡银保监组)13 .实施工业低碳金融创新行动。推动用能权抵质押绿色信贷、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金融产品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力度,盘活企业绿色资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结合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年度任务清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2022年,绿色信贷增速达到20%以上、绿色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比重达到10%以上
13、。(责任单位: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发改局、经信局、人行桐乡支行、桐乡银保监组)三、支持政策(-)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充分发挥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按100%比例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激励企业加大“两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投入。(责任单位:税务局)(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两化”改造项目给予中长期贷款,推动用能权抵质押绿色信贷、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金融
14、产品落地;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量扩面,提升对“两化”改造企业增信服务能力。(责任单位: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财政局)(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专项用于“两化”改造工作,强化政策集成,优化使用方式,重点用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诊断服务、企业项目实施和技术创新。对纳入“壮腰工程”的企业,提高奖励标准,最高提升至120%执行。1 .推进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对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等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当年度软件投资在20万元及以上的纯数字化改造项目,按投资额(不含税)予以最高25%、限额150万元的奖励;其中纳入数字化改造示范样本项目的,按投资额(不含税)给予最高5
15、0%,限额300万元的奖励。对于产业大脑共建核心应用,具有首创性,且当年度软件投资不低于100万元的纯数字化改造项目,按投资额(不含税)予以最高75%、限额300万元的奖励;对通过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认证二级、三级、四级的企业,分别予以15万元、30万元、40万元的奖励;对非政府(含国有企业)投资,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信息化设备维护等支撑服务的信息技术工程企业,当年度服务于本市范围内企业不少于20家、50家且服务性收入达到200万元、500万元及以上的,分别予以限额1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生产性投入(不含土建)不低于500万元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根据智能化程度将项目分为A、B、
16、C、D四档,奖励比例提高2-10%,最高给予1500万元补助;对经认定的省级未来工厂示范企业、省级未来工厂培育(试点)企业、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2 .支持绿色化改造。节能改造项目达到以下任一标准:年替代利用量(节能量)达到200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上或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到400吨以上、节水改造项目年节水量达到2万吨以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定且设备投资额不低于300万元的,均给予设备投资额10%的补助,最高限额400万元,对列入省级重点节能减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的,最高限额提升至800万元。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给予15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给予每个产品20万元奖励,单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