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展新颜——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述评》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中国展新颜——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述评》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美丽中国展新颜一一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述评读后感近日,新华社刊发重要文章美丽中国展新颜一一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述评,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地球当“家”,以自然为“友”,似生态为“财”,凝聚生态文明建设“最大公约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谋“永续长存”之制,行“共进双赢”之法,走人与自然
2、“和谐共生”之道,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共绘美丽中国“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新画卷。“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把地球当“家”谋“永续长存”之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得益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将成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根本遵循,又是开展制度建设的系统观、方法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不懈奋斗者,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筑牢生态文明
3、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添砖加瓦”,让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制度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似生态为“财”行“共进双赢”之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把“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
4、发展优势,才能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只有将“两山”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实际中,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文旅、康养等产业,种植生态谷物、果蔬等,才能多层次释放绿水青山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自然为“友”走”和谐共生”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长河落日圆”“窗含西岭千秋雪”“客舍青青柳色新”“千里黄云白日嚅”是古人对美丽和谐环境的向往与期许。今天,人们对“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鸟语花香”优美生态环境的期许更加强烈。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就是奋斗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倡导者,走“生态利民”“和谐共生”之路。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筑牢发展基本底色;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共同建设美丽中国,走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