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十四五”玉米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十四五”玉米产业发展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聊城市“十四五”玉米产业发展规划聊城市是产粮大市,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占全省的约10%o因此,切实抓好玉米产业对稳定提高聊城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规划背景(一)种植面积和总产保持相对稳定。“十三五”期间,我市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保持相对稳定,种植面积稳定在580万亩以上,其中2016年超过620万亩,20182020年受比较效益和天气影响,面积略有下降;单产435公斤/亩以上,20172020年均超过450公斤/亩,2020年最高达到483.0公斤/亩:总产一直稳定在260万吨以上,除2018
2、年,均超过270万吨。表1聊城市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20162020年)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面积(万市)623596581582585单产(公斤/亩)435456452479483总产(万吨)271272263279282(一)重大技术推广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重点推广了机械单粒精播、种肥同播、适期收获、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和“一防双减”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改进后的机械单粒精播技术节省了用种量,减少了定苗人工投入,提高了播种质量,确保了一播全苗,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和良种良法配套。种肥同播技术在播种同时机械施用缓控释肥,部分农田生育期间一次施肥,减少追肥程序,节省人工
3、和机械投入。适期收获不增加任何投入,在传统收获时间的基础上适当推迟,通过提高籽粒成熟度和千粒重,充分发挥玉米良种的遗传产量潜力,进而提高玉米单产。秸秆还田是在玉米收获后,将粉碎的秸秆通过深耕、深翻、旋耕等手段归还土壤,既减少了秸秆焚烧的污染,乂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实现了玉米秸秆的绿色循环处理。以上简化实用高效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我市玉米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三)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审定玉米品种近15个,审定的玉米新品种中高产普通品种占30%,鲜食、糯玉米品种占1%o(四)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广使用高杆作物喷雾机和飞机喷药技术,提升防控效率和效果,推行玉
4、米“一防双减”技术,切实做好病虫害抗药性监测。玉米病虫总体中等发生,病虫草害总发生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虫害重于病害。据统计,2016-2020年,病虫害总发生面积8211万亩次,防治I1.(M6万亩次,平均年发生1642万亩次,防治2209万亩次,总挽回玉米损失95.56万吨,年均挽回19.11万吨。(五)土壤改良和施肥技术推广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等规划方案为引领,以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抓手,坚持示范带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1%,配方肥应用面积增加到558.7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面
5、积12.38万亩,全市化肥使用量32.17万吨(折纯)、较2015年下降21.99%。(六)玉米产后减损和加工利用情况。“十三五”期间,聊城市积极开展粮食产业效能提升活动,提升玉米精加工转化率、循环利用率,提升玉米副产物附加值,延长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实现了玉米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动玉米“产、收、储、力口”各环节节粮减损和精深加工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二、玉米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种植效益低造成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受原材料上涨、环保因素等影响,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其中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基本各占一半,尤其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大,种植效益
6、偏低的趋势难以仅仅通过技术措施逆转,粮农收益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一)品种选育及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需求。当前市场玉米品种繁多,不仅农民难以选择,农技人员也难以了解众多新品种的特性,无法准确指导生产。尽管品种数量多,但真正高产、抗逆、广适的早熟或中早熟玉米品种,尤其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深入发展。同时,我市审定的玉米新品种中高产普通品种和鲜食、糯玉米品种少,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市场对鲜食、糯玉米等专用品种的多样化需求。缺少抗热害、倒伏、茎基腐、穗粒腐等综合抗逆性强的突破性高产稳产品种。(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应对灾害天气能力不足。“十三五”期
7、间,我市遭遇多次干旱、强降雨、冰帽、台风等极端天气,2018年台风“温比亚”、2019年严重干旱、2019年台风“利奇马”、2021年秋涝等均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极端天气暴露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水利设施欠缺,农田抗旱涝灾害的能力较差,极端天气暴雨导致大部分土壤过湿,强降水伴随的大风还导致倒伏和机械损伤,对玉米生长与后期产量形成受到不利影响。(四)土壤瘠薄与化肥不合理施用并存。小麦一玉米一年两熟长期高强度生产,特别是长期旋耕,导致多数地块耕层浅,土壤的容纳能力、缓冲能力都很弱,严重制约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重用地轻养地,施肥不合理,导致土壤板结问题依然存在,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
8、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能力有待加强。我市玉米病虫造成危害整体处可控程度,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病虫突发或人为防控措施不当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一是部分病虫呈加重趋势。迁飞性害虫呈加重趋势,蜗牛危害逐年加重并且难以有效大面积防控。二是部分病虫害来源难掌握。种子储存过程沾染病虫害,连作地块土壤寄生病虫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三是无人机综合防治存在不足。无人机综合利用率不高,对玉米螟等钻心、钻蛀性虫害防控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并且无人机存在载量小等缺陷。(六)机械化方面存短板。“十三五”期间,我市玉米农机装备数量有所增加,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不少短板。
9、一是农机产品研发制造亟待加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导致“供不足需”“供不适需”,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还比较缺乏,存在高端农机少的局面。二是机械化作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省工不节本、增效不增产”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七)节粮减损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问题。一是玉米收获、干燥、储存等环节损失率高;玉米粗加工和落后产能占比偏高,进一步增加了粮食损失。二是玉米加工方式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利润低、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少,产业链较短,市场竞争力差。三、“十四五”聊城市玉米生产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10、实党的I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原则发展粮食生产。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一)发展目标。我市根据省里部署,结合生产实际,到2025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580万亩左右,总产270万吨左右,单产达到485公斤/亩。(三)重点措施1 .应种尽种,稳定种植面积。“十四五”期间,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全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努力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确保播种面积不减少、产量有提高。尤其是在播种的关键时期,千方百计保证水源,确保适时适墙播种,夯实面积基础。2
11、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高标准农ITI的建设力度,真正做到“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提升玉米生产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深耕、深松、旋耕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增加耕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综合肥力。3 .强化科技支撑。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积极推广“一防双减”、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落实,集成推广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能显著提升的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4 .提升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先进机械设备,重点突破播种整齐度不高、肥药机械少、籽粒直收机械破损率高等问题。加快发展与玉米籽粒机收相配套的低成本、多种能源可选的产地
12、烘干技术与装备。5 .科学防灾减灾。加强与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会商,积极应对不良天气;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控,积极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一防双减”,认真落实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大人力物力和财政投入力度。将“粮食生产稳定度”指标纳入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逐级压实责任,高位推进生产工作。(二)强化政策扶持。各级农业、发改、科技、财政、人社、供销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进全市玉米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争取省农业
13、农村厅以及市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争取、整合有关扶持政策,努力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务农种粮及县乡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不断实现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逐步推动收入保险工作开展。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支持力度,提高玉米生产发展水平。(三)加强科技支持。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开展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指导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全力提升生产水平。(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农民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地方优秀经验,及时解读创新案例、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为全市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