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创新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论】让创新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评论】让创新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今秋开学,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多年来,我省一直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基本实现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去年参与校外劳动教育的中小学生超300万人次。劳动教育课程”升级”,不仅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二在保障覆盖面、课时的基础上,全社会要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和以劳育美的作用,让劳动教育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劳动教育来源于生活,落脚于实践,是一门有“生命力”的课程。过去,劳动教育的理念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一味强调考试成绩,有的家长自己不重视劳动。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很难认可劳动,也提不起兴趣。师资不济、课程单调的劳动课,无
2、法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劳动教育是形态丰富、内容多元的实践项目,既依托于课程,也需要家校协同、社会合力。今夏高温天,南京部分小学组织孩子开展“红领巾楼道长”志愿服务,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收获劳动的归属感;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横向建立“耕读教育”基地,开设了水培种植、木工、烹饪、布艺等有新意的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有“生命力”的劳动教育需要各方积极创新,让劳动有新意、有乐趣,传达正确的劳动观念。未来,创造性劳动将逐渐取代重复性劳动,劳动从生产转向创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教育需要突破传统认知,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首先应高站位谋划,构建“理念创新”的教育思维。学校在进行
3、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时,应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个性,传递先进劳动理念,进行体验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乐趣。其次,劳动教育应严标准推进,建设“融合创新”课程体系。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有力支点,学校应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劳动+”融合教育,推动学生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产的事情学着做、公益的劳动争着做、创新性劳动尝试做、审美的劳动乐着做”的健康劳动心态。此外,劳动教育还应全社会参与,拓展“开放创新”实践场所。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体。各地教育部门应鼓励跨学科、跨场所、跨主体、跨行业的劳动教育模式,推动其与理念、知识、技能等方面深度融合。从娃娃抓起,从多维度创新出发,劳动教育将深度融入时代背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