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005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四五碳排放强度目标任务,特制订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战略布局,加快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25%

2、,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取得明显成效,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的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以低碳清洁型、循环高效型、生态利用型、环境治理型产业为重点的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启动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低碳试点示范建设不断深化,低碳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持续加强,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城镇、园区和社区。能力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全面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二、低碳弓I领能源革命(一)加强能源碳排放指标控制。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

3、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健全能源消费总量与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下降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保障合理用能,拓展清洁用能,激励节约用能,淘汰落后产能,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发展格局。到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2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二)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集约高效开发能源,积极推进煤电机组的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低排放改造,提升煤炭从开采到利用全过程的能量转化率。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固定资产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严格节能评估和审查,强化节能监

4、察。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积极推广节能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推进节能低碳先进技术应用和绿色低碳产品试用。合理引导能源需求,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推进能源统计监测信息化建设,提高能耗动态监控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和能效领跑者计划。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0万吨标准煤以内。以2020年能源资源消费为基数,到2025年人均能耗下降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5%o(三)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不断扩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规模和提高利用水平,提高非化石能源

5、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风能资源普查及评价加快适用于山区风电机组的研发。培育一批百万千瓦级风电企业,积极推广低风速风机和智能风机,加大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2025年装机规模达600万千瓦以上。完善风电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已建风电项目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步伐。推动太阳能利用快速发展,鼓励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重点支持300千瓦以下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动有条件的地区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到2025年焚烧发电处理生活垃圾规模达到8000吨/日。积极稳妥发展水电,在河流域规划布局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水电布局,对有条件

6、的水电站实施河流生态修复和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实现河流水量生态调度和电力梯级联合调度,保障河道生态,修复河流生态,提高水电利用率。提升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动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四)优化利用化石能源。全面完成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任务,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低品质煤提质利用,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全面提高商品煤洁配度,逐步实现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煤炭利用方式。积极推进新型煤炭深加工与发电、油气化工、钢铁、建材等产业间的耦合发展,推动清洁用煤、节约用煤和高

7、效用煤。提升电力供应能效,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实现现役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全国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加强能源领域节能减排和实施电能替代,实现煤炭工业集约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积极开拓天然气市场,实施气化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输配管网和储气设施,到2025年新增天然气管道4000千米以上,实现天然气管道县县通。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扩展延伸供气管道到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重点乡镇等用气集中区域,加大客货重卡液化天然气利用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天然气采暖和空调用气,稳定发展工业用天然气市场,适度发展天然气调峰电厂。到202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左右,压减煤

8、矿产能7000万吨以上,煤炭消费控制在1.5亿吨以内;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原煤入洗率达到80%o三.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落后产能市场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依法依规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有效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研发创新能力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推进煤化工、有色、钢铁等能矿资源深加工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优势服务业。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低碳服务产业等新兴业态。到202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9、比重达到30%,绿色经济四型产业比重达到50%,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二)控制工业领域排放。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积极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加强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生产设备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推动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鼓励采用电锅炉、天然气锅炉、高效生物质锅炉等使用清洁能源的高效节能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开展能源管理体系、低碳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电力、

10、水泥、煤炭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积极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探索推进工业领域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封存试点示范。严格制造业节能环保监管,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30%o(三)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农业农村节能降碳计划,加强农业机械节能,推进农村生活节能,坚持减缓与适应协同,降低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开展低碳农业试点示范。调整种植业结构,选育低排放水稻品种,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积极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增产模式,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

11、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推广养殖一沼气一种植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能力,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有效控制畜禽温室气体排放和面源污染。到2025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90%以上。(四)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大力实施绿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绿化造林步伐,统筹城乡绿化,优化林分结构,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质量和固碳能力。加快交通通道绿化和环城林带、生态驿站建

12、设。加强森林管护,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加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坚持生态优先和草畜平衡原则,积极增加草原碳汇。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快河湖水库周边观光林带、生态湿地建设,防止水土流失,稳定并增强湿地固碳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蓄积量达到5.5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500平方公里,湿地保有量不少于1800平方公里。四.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加强城乡低碳化建设和管理。强化规划引领,鼓励编制城市低碳发展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扩大绿色建筑规模,推广绿色建材,推进装

13、配式建筑发展。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65%o开展绿色建材实施行动,动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及相关信息,扩大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和规模,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农村地区建筑节能,引导生活用能方式低碳型转变,建设绿色低碳村镇。开展城市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强化办公楼、宾馆、商城等商业和公共建筑低碳化运营管理。加快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和零碳排放建筑试点示范建设。(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完善公路、铁路、空中交通网络,构建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BR

14、T)、城市公交专用道等快速通勤系统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非机动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工程建设。推广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完善电动汽车和天然气汽车基础设施,严格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管理,引导老旧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推进铁一公、铁一航、铁一水等多式联运,优化货运结构,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发展低碳物流。加强客货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施低碳化改造和运营管理。营造良好使用环境,探索对新能源汽车在车牌选取、尾号限行、车辆年检、停车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或优惠。到2025年,营运货车、营运客车、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分别下降10%、5%、12

15、%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0%o(三)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化处理。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探索建立户分类基础上的县城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边远乡村就近就地处理的模式。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加快建设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处置设施。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垃圾、建筑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采用多元化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有效减少全社会的物耗和碳排放。推进IOO个示范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90%以上行政村

16、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支持建设步行型城市。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推进政府和企业低碳办公,推行无纸化、网络化办公。鼓励购买使用低碳、节能、节水、环保型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反对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倡低碳餐饮,推行光盘行动,遏制食品浪费,引导垃圾合理分类,制定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倡导低碳居住,推广普及节水器具。五、加快区域低碳发展(一)实施分类指导的碳排放强度控制。综合考虑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战略定位、生态环保等因素,分类确定各市、区碳排放控制目标。十四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20%o支持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创新区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选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防火建筑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