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 3823—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_T 3823—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91,14030CCSP48黑龙江省DB23地方标准DB23/T38232024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24-08-30发布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者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设计25.1 一般规定25.2 通风系统设计25.3 风量计算35.4 风口和气流组织设计45.5 风管及轴件设计55.6 监测与控制56S-1.-1.tattattttatattattttata66.1 一般规定66.2 热回收新风机组安装66.3 风管及部件的安装77系统调试与验收87.1 一般规定87.2 调试与试运行873attatata
2、tttattatatattt88运行维护8参考文献10本文件按照GBfr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杵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诙任.木文件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洁浩宇环境科技仃限公M、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思龙江近零旎耗被动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延龙江省中及忸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浩环境科技(西安)集团有限公司、森谗(中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贡任公司、黑龙江省一恒建设有限公司、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达成绿色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哈尔滨中冕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策设计研窕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设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华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东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Vi沟分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兆民、姜建军、孙宏光、刘兆新、曾佳晨、杨、罗娇斑、杨振、高立新.费脚、市兴龙、杨人易、张建利、叶光伟、徐凡、冯雪山、孙大字、张海洋吴缶、姚朝、付小胖、孙宁、黄翠玲、王祐、王欢、王冰、潘宏伟、蔡永生邱洋、杨勤勇、刘思宁、王再威、刘清宇、高犁难、赵嗣堂、王帅、鹿琳琳、周子文、王晔、尹氏龙、范江城、李心明、徐鹏举、徐瑞辰、刘向明.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1本文件煨定了黑龙江省超低能
4、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的堪木规定、设计、施工安装、系统调试与验收、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新建.扩建、改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热回收箭风系统应用.住宅建筑底部设置的曲业服务网点裆回收新风系统应用可参照本文件规定执行.2提嬉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翊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Jft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战范GB50243诩风与空调工拜施工质盘验收规莅GB50300建筑工拜施工质Ift股收统一标掂GB503
5、6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GB50736民用建筑供眼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T51350近零能耗建城技术标准GBZT51410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Mi范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I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rr141通风论道技术规程JGJ145混凝土玷构后锚固技术规程DB233337黑龙江常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不3559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B233630缥龙江各用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版求监收标址3术篇和定义下列术i?4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适应气候特征和白然条件,通过建筑凰护系统性能
6、设计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M甯求,通过采取节能技术措施,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玷室内环境,建笊能耗指标比标准JGJ26-2(HQ降低50以上的居住建筑.3.2空气-空气热回收量实现空气和空气间显热或全热能fit交换的换热部件.33热回收新风机组以显热或全热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为核心,通过风机飘动空气流动,实现新风对排风能埴的回收和新风过浓、净化的设品.34焦回收讽系维由热仲1收新风机组、风管及其部件组成,将新风送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的通风系统.35集中式短副胸风系统柒中设置热回收新风机祖及净化处理等设缶,处理后的新风对排风能进行回收,再由送风管道送入住户各房间的热回收新风系统,3.6分户式
7、编回收新风系统出个住户单独设范的热回收新风系统.4苔本愈t4.1 热网收新风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节能要求、建筑、用户通求、设备价格、后期的运行维护等选择系统类型,并应符合DB23/T3337的谀计要求.4.2 热W1.收新风系统应按本文件设计、脩一1:安装、系统调试与验收,应符合GB50736.GB50738、GB50243和GB50365的有关规定.-1.3热回收新风系统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合同约定的内容执行,5IftM-5.1 一般加定5.1.1 热回收新风系统应能满足当地室外环境要求,并能在当地空调室外计算讯度下正常工作.5.1.2 热I收新风机组排风
8、出口温度应高于扶风出门室外空气露点温度IC以上,否则新风应果取预热措施,5.1.3 1.3热回收新风系统应采取消声、隔振、减霰等措施: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满足送风冷、热损失及防结露的相关要求.5.1.4 1.4有统一管理要求,且室内空气质Ift要求差异不大的居住建筑宜采用集中式热回收新风系统.5.1.5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居住建筑宜采用分户式热同收新风系统:R)对室内空气烧量要求不同:b)系统需要独立控制运行的模式:C)使用时间不MJ.5.2 通风系观设计5.2.1 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新风量和持风肽应根据建筑功能、乐力及乐差控制的需求合理匹配:b)根据室内空间功能和气流组
9、织的需求,合理选用分型送风、分室排风或分型送风、集中排风的系统形式:O送入室内的新风从人员主要活动区流向排风区;d)人员主要活动区设置CO2浓度监测装置,并联锁控制热回收新风机组和各房间电动风阀的启闭:O室内新风、持风、送风、回风管道应有风管清扫措施,预用风管清扫空间:0热回收新风机如进行冬季防结露计算,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时,采取防热回收新风系统结寤、结甯及冷凝水排放措施,并应具备防冻保护功能.5.2.2 集中式热叵1枚防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系统新风琏取各房间的设计新风量之和:b)风机采用变速调节,并联锁CO,浓度监测装置进行控制:O各房间送风末端管段上直装设电动风依调节同,并联钺CO
10、Z浓度监测装词进行控制.5.2.3 热回收新风机组类型应根据处理的风价、显热量、潜热状、污染物种类等,并结合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性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备噪声不应超过40dB(八):b)显然里名义显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C)全热型名义全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0%;d单位风度风机耗功率不应大于O.45W(mVh).5.2.4 热回收新风机组设计应根据室外环境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低阻型空气净化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空气净化装置在空气净化处理过程中不应产生二次污染:b)过渡设备的效率、皿力和容尘做应符合GB,T14295的相关要求:O应设置净化装置的检查口;d)宜具备净化实效报警、提示
11、更换功能.5.2.5 卫生间通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居住眈筑的出生间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必要时设置补风系统,排风和补风系统连钺控制:b)卫牛间的通风量可按卜列方法计算:D公寓、宿合的公共卫生间的排风盘可按换气次数不小丁10次/h计算:21公寓、宿舍的非公共卫生间及住宅、别蚩的卫生间排风fit可按换气次数不小于3次/h计尊.0卫生间水平方向布置的排风道宜坡向卫生间,井设置防止回流的装置,必要时按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设置70C常开防火网。5.2.6 期房通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置独立的排油烟补风系统,补风应从室外直接引入.补风1应设置在灶台附近:b)补风管道入口处设电动密闭保温税,在
12、排油烟设备停止运行时,风阀联银关闭:0补风系统风量宜按照排油期设备的排风fit进行计算:非集中式时房无准确数据时,风St可按照1020mh计算。5.3 风量计算5.3.1 冬季供暧室内环境计尊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a)冬季供暇室内计算温度取20C:b)建筑内部通风设需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室内噪声昼间不应大于IodB(八).夜间不应大于30dB();c)室内空气质盘应满足表1的规定.1内空气I1.量空内环境参政单位至年PN2.5室内设计日浓度Mg/n0.066笨ngo.wTVOCngn,(0.36注:衣中甲展及藻数据为Ih均(fi.KoC数据为8h均值.5.3.2 公寓、宿舍居住建筑的最小设计
13、新风t按公式(D计算:(f(jX(-:一-计算房间的地板面积(m3;h房间冷(m):k最小设计新风收换气次数,取0.5次h5.4 尺口和气流Ifi飘设计5.4.1 热回收新风系统富外进风I、排风”的选型和设赵应符合下列规定:a)进风口和排风口具行防虫、R,防冏功能Ib)进风11设置宜考叱城市主导风向对迸风的影响,设置花建筑迎风面,排风口设五花建筑钟风面,不宜设置在建筑行M面的涡流区内:O与空外连通的进风、排风管路上均应i殳置电动密闭保温阀,并与通风系统联动:d)集中式热回收新风系统进风I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洁净X域,水平方向上与室内污染物排放I及热排放设得的距国不宜小于IOm:当水平距离无法满足要
14、求时,垂直方向上进风IJ应设置在污染物排放口及热排放设备的下方,率口距掰不应小于3m:e)分户式热回收新风系统进风IJ和排风I的布置应避免短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D各住户热回收新风系统的排风宜通过登向风井高空排放.新风可分户进入:2)进风口和排风口布置在同一高度时.宜在不同方向设置:在相同方向设置时.水平距离不直小于1.5m:3)进风U和拌风口水平间距不满足要求时.新风I比布置在排风口的下方.新风U和排风1.I垂直方向的距离不宜小于1.0m.5.4.2 室内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空气ISn1.要求、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内部袋脩及家具布置等用定.5.4.3 室内送风方式宜根据热回收新风系统的类型选用上送风、例送风或下送风方式.并宜采用贴附射流送风.5.4.4 室内送风1.I、回风U的选型及布置应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