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和眼眶的影像学诊断.ppt(8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眼眶:骨性眼眶由额骨、上颌骨等七块 颅面骨组成,形似四边椎体,由四个壁、两个裂和一个视神经管组成 眼球:由内层向外层依次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巩膜和角膜组成,球内容物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 眼的附属结构:由眼外肌、视神经、泪器以及眶内的脂肪、血管、神经和淋巴等组成 眼眶(前面) 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外侧面) 泪腺最常见的恶性上皮源性肿瘤 占泪腺原发上皮源性肿瘤的8.1%15.4%左右 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 起病迅速,为高度恶性,肿瘤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泪腺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有时可见不规则钙化肿瘤位于眼眶的外上方,故压迫眼球向内向下移位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
2、化,强化程度较显著,非强化部分多为液化坏死区眶壁骨质破坏,有时肿瘤可侵犯颅内,形成眶颅交通CT平扫见左侧泪腺区软组织肿块,其内见多发钙化(),眼球受压下移,左侧泪腺窝扩大泪腺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压迫眼球向内向下移位信号混杂,T1WI呈不均匀等低混合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非强化部分多为液化坏死区邻近眶壁骨质破坏,呈锯齿状有时肿瘤累及邻近结构,可侵犯颅内,形成眶颅交通ABCDA.横断面T1WI示右侧泪腺区见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压迫眼球向内向下移位。其信号混杂,呈等低混合信号;B.横断面T2WI肿块呈不均匀等高信号;C.冠状面T1WI示
3、肿块压迫上直肌和外直肌,但邻近外侧额骨未见明显侵犯;D.增强冠状面脂肪抑制T1WI,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球恶性肿瘤 3岁以下的婴幼儿约占90%,偶见于成年人 以单侧发病率较高,约占60%70% 肿瘤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特点是多中心起源 瘤组织内常有广泛的坏死及钙盐沉着CT平扫眼球内常见多个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高密度肿块钙化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瘤体内常有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不规则钙化,CT显示钙化率约为90%95%,增强扫描病灶未钙化部分有强化,边缘较平扫更显清楚肿瘤增大可引起眼球突出,视神经增粗,视神经管扩大,并可沿视神经累及肌锥和颅内CT平扫见右眼球内高密度肿块,内
4、有不规则钙化,右眼球增大向前突出,眼环不均匀增厚CT平扫见两侧眼球内不均匀的高密度影,并见团块状及斑点状钙化,左眼球突出 球内异常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影,位于眼球后部向玻璃体生长,对显示视网膜剥离的视网膜下的液体明显优于CT 肿块在T1WI上呈轻至中度高信号,在T2WI上呈中度或明显低信号;钙化区域在TlWI、T2WI上均呈低信号;肿瘤内坏死,在T2WI上呈片状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 与眼外肌相比,球外扩散的肿块呈略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 MR能够发现脑内转移和罕见的“三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合并松果体肿瘤或蝶鞍区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ABA.横断
5、面T1WI示球内后部肿块,呈轻至中度高信号B.增强脂肪抑制T1WI,肿块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且见同侧视神经亦增粗强化 成人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约占黑色素瘤中的85% 以中老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单侧发病多见 典型者呈蘑菇状,少数呈扁平生长早期肿瘤较小时,多在眼球后极可见眼环局限性增厚,呈扁盘状,CT可发现厚度超过3mm的肿瘤当肿瘤继续生长进入玻璃体时,进入部分生长迅速,而颈部仍受玻璃膜裂口影响而形成头圆、底大、颈部狭窄的蘑菇云状;晚期可以穿破眼环向眶内生长肿瘤平扫呈高密度,常合并有视网膜下积液增强扫描瘤体呈中度强化CT平扫见
6、左眼球后极偏右处宽基底扁平状高密度肿块ABACT平扫见左眼球内蘑菇云状软组织肿块,基底位于眼球前壁,密度欠均匀B增强扫描见瘤体中度强化,边界清楚 眼球壁见肿块影,多呈蘑菇状、半球形或类圆形 肿块常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此为本症的特征性表现,这是由于黑色素瘤含有顺磁性物质即黑色素所致。少数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则T1WI、T2WI均表现为中等信号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时根据部分剥离或完全剥离程度不同,在多切面成像上则可见附球壁的“月牙状”或尖端与视神经乳头相连的“V”形图像 增强后肿瘤轻至中度强化,而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区不强化ABA.横断面T1WI示右眼球鼻侧壁蘑菇状高信号B.T2WI示肿块
7、呈低信号ACBDA.横断面T1WI示左眼球内类圆形稍高信号B.T2WI示肿块呈低信号 C.D.横断面及斜矢状面增强T1WI示肿块中度强化 发生于视神经胶质细胞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75%左右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以46岁最为常见,偶见于成年人 约1/3患者同时患有视神经纤维瘤病 肿瘤多沿视神经向两端生长,生长缓慢,一般视神经呈梭形或梨形粗大本病重要的CT征象是肿瘤与视神经不可区分CT平扫:视神经呈局限性梭形、梨形或条状增粗,也可表现为整条视神经增粗或结节状隆起,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少数可见有囊变,钙化非常罕见增强扫描:瘤体呈均匀或不均匀轻或中度强化肿瘤可沿视神经管向颅内生长,利用薄层扫描(层厚
8、小于2mm),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呈-15角,约90%可见视神经管扩大若肿瘤向前生长可蔓延至眼球ABA. CT平扫见右眼眶内沿视神经走行的梭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右眼球突出;B增强扫描见瘤体均匀性中度强化增强扫描见右侧视神经处梨形肿块,均匀强化,眼球前突,肿瘤沿扩大的视神经管向颅内生长MRI平扫视神经呈管状、梭形、球形或偏心性增粗,且视神经迂曲延长,与脑实质相比,肿瘤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较高信号视神经周围可见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影,与脑脊液相似,为眶内前部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大所致部分肿瘤周围可见更长T1低信号、更长T2高信号影,增强后无强化,为蛛网膜增生所致增强扫描肿
9、瘤轻度至明显强化伴有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可有双侧视神经胶质瘤,同时颅内也可见到病灶ADCBA.矢状面脂肪抑制T1WI示视神经明显增粗,呈低信号B.矢状面T2WI示增粗的视神经呈高信号C.矢状面压脂T1WI增强扫描示肿块周边明显强化,中央囊变坏死区无明显强化D.横断面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示肿块沿视神经蔓延至颅内 是起源于视神经鞘蛛网膜纤维母细胞或硬脑膜内皮细胞的良性肿瘤 占眶内肿瘤的4%8%,眶内脑膜瘤的3/4和视神经原发肿瘤的33% 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1岁,男女之比为1:22:3。也可见于儿童,发病年龄越小,肿瘤的浸润性越强,预后越差 双侧视神经脑膜瘤占眶内脑膜瘤的4%,常伴有
10、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沿视神经向眼球和颅内两个方向蔓延,外形呈管状增粗,也可呈梭形或块状CT平扫:脑膜瘤包绕视神经呈管状或梭形增粗,也可偏心性生长,视神经受压偏于一侧。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部分瘤内有斑片状或线条状钙化,冠状面扫描或重组可显示稍高密度的瘤体或环形钙化包绕视神经,称为“袖管征”增强扫描:肿瘤明显较均匀强化,而包埋于其内的视神经不强化,轴位像或斜矢状位重组像见视神经周围两条平行的线状高密度影,称为“双轨征” 发生于视神经管内的脑膜瘤常导致视神经管扩大,骨质增生或破坏。累及视交叉或颅内的脑膜瘤表现为视交叉增粗及颅内肿块ABCDA. CT平扫见右侧视神经管状增粗,病灶密度均匀,边界清楚B
11、. 增强扫描见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平行位于视神经两侧,呈“双轨征”C. CT平扫冠状位见肿瘤包绕视神经偏心性生长,密度略高于视神经,呈“袖管征”D. 斜矢状位(上为平扫,下为增强)见肿瘤偏心性生长,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可见“双轨征”MRI平扫:脑膜瘤包绕的视神经呈管状或梭形增粗,也可偏心性生长,视神经受压偏于一侧,肿瘤大多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较均匀强化,而包埋于其内的视神经不强化,脂肪抑制的增强T1WI表现为“双轨征”发生于视神经管内的脑膜瘤常表现为管内视神经增粗,视交叉和视束脑膜瘤表现为椭圆形肿瘤,均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脑膜瘤恶性变表现为脑膜瘤广泛侵犯眶内组织和
12、眶骨破坏ADCBA.T1WI右眼肌锥内见椭圆形肿块,呈等信号,包绕视神经B.T2WI示肿瘤呈等信号,边界清楚C.D.分别为横断面和矢状面增强T1WI,示肿块明显均匀强化,中央视神经无强化,呈“双轨征” 是神经鞘Schwann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也称雪旺细胞瘤(schwannoma),占眶内肿瘤的13% 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2070岁成年人居多,男女发病率相仿 多为单发,极少数表现为一眶多瘤,约10%15%合并神经纤维瘤病神经鞘瘤多发生于眶上部和内侧,肌锥内或肌锥外,形状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为哑铃状或串珠状,长径与眼眶长轴一致,边界清楚CT平扫肿瘤密度与视神经和眼外肌接近,CT值多
13、在3550Hu,其内可见低密度囊变区,少数肿瘤内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中等度强化,较均匀,囊变区不强化肿瘤缓慢膨胀性生长,可压迫视神经、眼外肌移位,致眶内壁筛骨纸板内移,同侧筛窦变窄。CT平扫见左眶肌锥内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变呈中等度强化神经鞘瘤多发生于眶上部和内侧,肌锥内或肌锥外,形状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为哑铃状或串珠状,长径与眼眶长轴一致,边界清楚肿瘤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与脑灰质信号相比),大多数信号不均匀,显示囊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较均匀,囊变区不强化CDBAAC分别为横断面T2WI及T1WI、斜矢状面T1WI示右侧眼眶球内及肌锥内见软组
14、织肿块影,边界尚清,呈等T1、稍长T2信号;D增强扫描示中等均匀强化,视神经受累欠清 是一种发生于全身淋巴系统的病变,仅少部分发生在眼部 病理上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眼眶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生于4070岁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 根据临床发病过程,分为原发性、多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见,但各种临床类型眼部表现大致相同CT平扫:眶内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常沿眼球或邻近眶骨塑形生长,骨破坏少见。但位于眶周围间隙、泪腺窝或继发性的病变,可见骨侵蚀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病变轻、中度增强,强化均匀,绝大多数位于眶脂肪内 CT平扫见左侧眶内不规则高密度
15、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沿眼球塑形生长;增强扫描病变呈轻度均匀强化 眼眶内肿块无包膜, 呈浸润性生长,可侵犯邻近周围组织,与邻近结构交界不清 肿瘤信号具有相对特征性,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病变信号均匀,T1WI信号等于肌肉,T2WI信号高于肌肉,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肿瘤常沿肌锥外间隙、眼球或其邻近眶骨而呈塑形性生长,较具特征性,较少有骨质破坏。 肿块体积较大而占位效应不明显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眼眶的横断面和冠状面增强T1WI,示左眼眶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对眼环、眼外肌、视神经等广泛浸润,界限不清,病灶明显强化,但眼球壁与肿物接触面无压迹或凹陷,壁亦无增厚 是从身体的其他部位扩
16、散到眼眶的肿瘤 几乎所有部位的恶性肿瘤均有转移至眼眶的可能,但成人眶内转移瘤多数是癌,儿童多继发于胚胎神经源性肿瘤和肉瘤 50%转移瘤发生于肌锥外,20%位于肌锥内,20%肌锥内外均受累及,50%伴眶骨侵犯 多为单侧,约30%为双侧发病眶内软组织肿块合并骨破坏是眼眶转移瘤的基本特征,多发生于眼眶外侧壁CT平扫:肿块呈中等密度或中低混杂密度,多呈浸润性生长,眼外肌受累以外直肌常见,表现为眼外肌肥大,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粗,外形不规则。肌锥内转移表现为弥漫浸润性肿块,或为结节状,边界不清。眶壁受侵骨破坏区边缘不整增强扫描:病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CT平扫眼眶冠状位,右眶内上壁肌锥外软组织肿块,伴眶壁广泛骨质破坏;轴位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度不均匀强化 眼眶转移瘤境界常不清,呈弥漫性浸润 转移瘤信号多样,大多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影,多呈浸润性生长,眼外肌受累以外直肌常见;肌锥内转移表现为弥漫浸润性肿块,或为结节状,边界不清;眶壁受侵,骨膜转移;骨破坏区信号异常,边缘不整,在脂肪抑制T2WI序列上显示清晰,瘤体呈较高信号 增强扫描示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DABCA.横断面T1WI示右眼眶内下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