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 汝窑、、越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考古 汝窑、、越窑.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汝窑的发现I、汝窑的历史记叙北宋和南宋的文献都记载有汝窑,“汝窑为魁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汝定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练退,方许卖出,近尤难得”.精美绝伦的传世品,宋代当时最高等级的变器:天胃色的袖历美,一色纯净无花纹.反映宫廷先族追求清逸、典雅的审美情趣。风格与民窑的大不相同。天青轴之名出自五代后周柴世宗批语: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根据周世宗的要求是要把骁器烧成雨后青天的颜色,因而大吉釉本是柴窑的釉色。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柴窑窑址。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撤口、细颈、圆腹、圈足。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种装酒的
2、实用罂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锭,是中国自罂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赏雨菊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血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二杵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也有某种可能是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买春”)来附会现在的玉壶春第3也未可知。水浒传第:十七回(有的版本为第叶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讲:“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见,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2、发现与发掘过去在汝州的州治
3、临汝找,始终没有找到。后来在宝丰找到,是以在宋代汝州境内而得名。地点:河南宝丰县清凉寺、韩庄之间.面积100万m1.中心区在清凉寺,官汝窑在这里。响浪河从遗址中部流过。(图片01)1977年发现,19872000年6次发掘“另在宝丰县大营镇发现窑藏获47件汝兖(参考文献:8文物31989年I1.期,华夏考古92年3期,文物32001年I1.期。)(二)遗迹1、作坊2(XX)年的第6此发掘中发现作坊2座,FKF2.但尚未全部清理,仅清理F1.的一部分:F1.仅存北墙,地内侧活动面上有一层纯净的轴料层,轴料层内和地面上还有没有上轴的素烧坯,轴料层中出土元符通宝钱。沿着北墙清理发现了一排4个釉料坑,
4、圆形。旁边还有装轴科的陶瓮,内壁粘结黄、白色釉料.2、坑池1)过港池C1.(图片03)位于发掘区西南部,上距地表0.35-0.65nu平面呈长方形,方向20%其建造方法为:挖-东西宽1.8、南北长3.4m的长方形坑,四周用自然卵石砌成。北端用块大石斜铺中部,两恻用不规则卵石填空,石面磨损光滑。池口东中部有一废弃残石碳槽,槽内残留厚约2cm左右的IV灰色细泥。池内堆满过沌后的青灰色泥渣,质地坚硬,内含木炭颗粒和较多白土块。出土遗物较少,以白釉直为主,豆青轴次之,天青釉极少。同出的少量匣钵外壁多不加涂耐火泥。从出土遗物判断,该过渡池属于天青袖汝窑(官窑)的前段.2)澄泥池C2。(图片04)方坑,西
5、距C1.有6.7米,壁用废弃的便钵垒砌。池底用醇铺。池底残留吉泥。坑内出土谎器99%为天吉轴兖器,但是由于四壁全部用民容废弃的匣钵砌成,匣钵外壁也不涂抹耐火泥,因此C2应是和CI基本同时期的遗迹,也属于天青釉的前期,3、窑炉.总长4.6m,马蹄形窑.窑床上有匣钵印痕。(=)产品特点(1)轴为天青色(亦有粉青、卵青、豆吉等)色泽美。“玛瑙为釉,汝窑为魁”,在窑场发现了玛瑙矿石。釉层匀净淡雅,罂表有细碎开片。2)香灰色胎,胎骨坚而薄.3)多麦足满釉支烧,有细小钉般。4)制作规整,工艺考尢。以釉色取胜,修饰很少。一件器盖上有龙1.莲花炉子母口,建花腹,高柄,柄有3个小钮,下部建叶状底座.遗址发现的是
6、次品,故宫收藏的是成品,所以有差距。天音色梅(图片故宫5)像雨过天暗的天空颜色。(5)器类基本是日常用瓷,有碗、弼颈瓶、盏托、三足盘、梅瓶、盒、盆、樽、折肩瓶、莲花炉、器萩等。汝青谗天皆色的形成,使用玛瑙费的釉料,在其中起着要的作用。宋史载:政和初,”提辖京西坑冶王珏文奏,汝州吉镜镇界产玛瑙“清凉寺汝窑址发掘调查也表明:”在遗址作坊附近除发现及泥料外,还发现玛瑙矿石,石坚硬,颜色有红、黄、绿、白、蓝等。研究分析清凉寺标本中确实有玛瑙成份。由此可知宫廷用的官汝瓷器不惜工本。汝天青色在色彩上介乎绿色与蓝色之间.绿色是一种充满静谧的温和色彩,蓝色则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冷色。汝窑古锭器物的天青色.既有蓝色
7、之冷,乂带绿色之暖,是种冷暖适中、十分和谐的色调,平淡而含蓄,素朴中表现内在的心灵意蕴.这种色感正是统治者审美情趣的反映.道学讲求“静为依归”,崇尚白然含蓄、冲淡质朴的审美观。道教的仪式中,献给天神的祈祝祠,称为“青词”,更是表明崇信道教之人对青色的崇尚.而汝窑天吉色的幽玄、静谧正适合这种审美情趣,因此,汝窑冷物所具的清逸、高雅的色泽,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体现r宋代上流社会的理性美时尚。“三武灭佛”又称“一: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溢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
8、厄。IK)年以后,即公元955年,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钱铎之类铸钱“合周世宗,称“:.武一宗”宋真宗、宋徽宗笃信道教,尤其是宋徽宗,因此皇帝的再好也决定了其用器的特色,汝窑就是适应了这种需求才成为了为皇帝烧造御用及器的窑场。(四)工具1、模具早期是手工拉坯,晚期多模制。模具多为轮制,花纹是刻出来的。碗、钵、洗、荔、莲花炉等都有模具。2、窑具支烧谓座。筒形,上面承放垫圈或垫饼。(图片15)支烧垫圈,上耸立5个支尖。(图片19)支烧垫饼,有的有支尖。匣钵有漏斗形、圆形、简形。(图片18)试烧插饼和火照,试烧插饼耐火泥制作,出于晚期地层内。有方形、圆形、牖圆形
9、三种,上面有插槽10个左右。(图片16)(五)性质与年代1、对汝窑性质存在不同的观点:A、有纹饰者为民用汝姿,无纹饰者为御用汝究。B、发掘中质量好的,与传世品接近者为御用汝兖,包括刻花鹅颈瓶等,其余为民用汝谎。C、先有民汝,后出现官汝。汝窑是民窑,精品选为贡品。也有人认为汝窑先是民窑烧贡在,宋徽宗时,被宫廷垄断,不许其它窑炉烧造汝瓷,因此没有扩大发展成为窑系。2、官汝具体年代有多种说法。清凉寺汝窑发掘结果显示,消凉寺汝窑开烧于宋初,北宋晚期鼎盛,金元续烧,熄火于元末。根据宋人(叶宜)垣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磁仃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窑潜J天青袖汝遵的烧造时间上限最晚为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
10、107),此时宋徽宗派专人停造.清凉寺汝窑遗址第六次(2000年)发掘筒报根据各种迹缴判断汝窑天件轴遵器的烧造时间是宋神宗元丰年间到宋景宗前期.越窑越窑,主要分布于今浙江省东部的宁波、绍兴地区,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集中在现在的慈溪市上林湖一带。越窑从东汉开始烧造兖器,直至北宋,唐五代是其鼎盛时期,尤其以秘色兖最为精致,如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唐代越窑秘色谎,终于揭开了秘色兖的真面貌。北宋早中期以及辽代前期,还能见到在塔基、墓葬中出土有越窑的度器,但是在其后,越窑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原因众多学者总结主要有以卜几点:I、资源匮乏。燃料一越窑烧造历史至北宋已历近千年,北方窑址已经逐渐开始使用煤来代替柴作
11、为烧兖的主要燃料,而浙东地区并非产煤地,难以持续获得大成的柒。在土一越客烧造历史至北宋已历近千年,优质兖土逐渐被开采殆尽,北宋时期在土更加加大,因此逐渐失去了传统越窑兖器的特色。2、五代至北宋的“苛政”.五代时期,钱氏统治的吴越国历朝都向中原王朝进贞遵器,北宋建国后,钱氏更是为保其国.“倾其国以事贡献”,贞爱数量猛增,窑民已不堪重负,钱氏纳十.后,宋王朝马上在越窑地区建立遵窑管理机构,一方面为了督造姿器,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提取高额的赋税,越窑逐渐被压垮。3、北宋晚期在汴京创立官窑制度,定窑、汝窑、耀州窑等北方窑场上贡朝廷的瓷器日增,而越窑地处南方,到了宋神宗时期仅上页50件,逐渐被淡忘,走向哀落。介绍几件IO世纪中期至11世纪中期的典型越窑谎涔。虽然到JZ南宋时期浙东地区还继续烧造变器,但是已经和传统的越窑瓷器有/很大的差异,多数是南宋朝廷为保证用谎的情况卜.对越窑进行“制样需索”,究器样式较为接近北方窑场的形态,但精品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