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 2625-2023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_T 2625-2023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导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29.240.30CCSK21D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1./T26252023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导则Directivesfor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regionalenergyinternet2023-11-2犊施2023-05-26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前言IllI更m12规他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牖k*aak*aak25评价内容26评价方法3附录A(资料性)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5用业B(资格性)区域能源互联网粽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6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导则本文件规定了区域能源互联M综合评价的基本规定、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本
2、文件适用于已隹设完成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开展琮合评价工作,处于规划、设计、建设等阶段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综合评价可参照执行.2提箱性引用文件文件.GB/T12325GB/T12326GB/T14549CB/TI5543GB/T15945GB/T:13833GB/Z41237卜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B期的引用文件,仅该H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m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电能版量电汽波动和闪变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电能质量W相电压不平衡电能侦吊电力系统频率偏差城饿供热服务能源互联网系统术语GB50019工
3、业建筑供暖通风与汽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28城钺燃气设计规范GB50194城钺燃气技术爆数GB/T51074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51098城钝燃气规划规范Dljr686电力网电能损耗计徵导则P1./T5729配电网堤划设计技术导则3术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帼互联网energyinternet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媒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访询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咕换、消费及交易,具需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开放式能源互联网络.来海GBZ41237,3.1.11.2区建传季l再rejfionalCnerJpint
4、ernet一定范围内,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及其他用户,以电、热、次、气等多种能源祸合互联形成的区域综合供能网络。来源:GB/Z11237,3.1.1,有修改1.3供俺质量energysupplyquality供给用户端的能埴品质的优劣程度.来源:GRZZ41237,3.4.41.4供能可性energysupplyrduilili(y供他系统满足用户对电、热、冷、气等连续用能要求的能力,由供前可靠率来表示.来源:GB/Z41237,3.4.5,有修改4M44.1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应满足以下原则:一一客观性;评价应能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实际状态;一一准确性:评价
5、内容的内涵与外延应界定碗切,统计口径无歧义,电更计算的指标数据应具有鬲度的一致性:全面性,评价内容应澄蕊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主要方面:一可比性:评价内容应适应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状态下能源互联同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相互比较:一可操作性: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要有可靠的统计条道.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评价内容的分类、计量、计算等应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4.2 媒合评价内容应包括能源供给及转换能力、供能效率、供能质Ift及供能可靠性、管控能力、经济环保效益等主要方面.4.3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应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户用能需求等因素对区域能源互联刈建设与改造的要求.5伯内容5.1 MV供.及
6、总能力5.1.1 能源供给能力是指区域能源互联网通过多能耦合、互补互济,满足用户对电、热、冷、气等用能希求的能力.5.1.2 能源供给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供电能力、供热/冷能力和供气能力.计W方法可参照GB/T51074、GiVT51098和D1./T5729.5.1.3 能源转换能力是指区域能源互联网内电、热、冷、气多能源类型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5.1.4 能源转换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电、热、冷、气转换能力、可再生能源转换能力和多能互补能力,计算方法可参照附录Bk5.2 供能效率5.2.1 供能效率是指区域能源”.联网内能源在传输、分配、存储、游换,消费及交易等过程中被有效利用的程度,体现区域能
7、源互联网的淙合能效。5.2.2 供能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能源利川效率、能源转换效率和供能投耗.5.2.3 能源利用效率是区域能源互联网仃效利用的能量与实际消耗能信的比率计野方法可参照附录B.2.5.2.4 能源转换效率是区域能源互联冏内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总产出与用于能室转换的能源总给人的比值,计算方法可参照附该B.3.5.2.5 供能损耗是指能源在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包括供电损耗、供热/冷损耗和供气损疑.计算方法可参照Dlyr供6和附录B4-B.5.5.3 供能质量及供能可性5.3.1 供能质鼠的评价指标包括电能域Ii1.供热质M、供冷防后、供气质量和供能合
8、格率.5.3.2 电能质fit评价是指供电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公用电网谐波、频率儡差、:相电压不平衡度,应分别满足GB/T12325、GB/T12326、GBTM519,GB/T15945.GB/T15543的相关规定,或满足与电力用户的合同要求.5.3.3 供热防版评价是指供热温度、供热时间、供热水质等应满足GB50019、GB/T33833的相关规定,或满足与用热用户的合同要求.供冷施设评价是指供冷温度、供冷时间等应满足与用冷用户的合同要求。5.3.4 3.4供气质量评价是指供气发热fit、组分、加凫出成分及含量等应满足GB50028、GB50491的相关规定.5.3.5 供能合格率
9、是实际所供的电、热、疗、气的质量指标在限值范围内的素计运行时间与时应急运行统计时间的比值。5.3.6 供能可耳性评价指标包括供能可季率、用户平均失能次数及用户平均缺供能城,计算方法可多照附录B.6.5.4 也能力5.4.1 管控能力请价的是区域能源互联网对能源施代流的管控、能源信息流的监控及业务支坤的能力.评价内容可参照附录B.7.5.4.2 能源能所流的管控能力评价的是区域能源互联网管控平台对能源能负流管控功能支挖的程度.5.4.3 能源伯息流的监控能力主要是对数掘采集接入设备的范围、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能力、远程控制能力、优化决策能力、设得状态而视能力、数据服务能力和信息安全能力等进行评价.
10、5.4.4 区域能源互联网业务支拽的能力主要是新业务管控范阚、设招运维检馆能力、能效与节能支拽能力和平台运行可究性等进行评价.5.5 1S9FiMMdt5.5.1 经济环保效益评价的是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运行过程中在羟济、环保层面的效益。5.5.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单位供能成本单位投资增供能批、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总投资收益率,计经方法可参照附录B.8.5.5.3环保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可再生能源占比、二氧化碳排放战少量(率)、二氧化嫉排放减少信(率)、氮辄化物排放减少SU率),计算方法可参照附录B.9.6%燧6.1 Te求6.1.1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前应收集电网、热/冷网气网、用能负
11、荷等相关基础数据.6.1.2 区域能源互联刈评价是对多层级多指标的标合评价.包括自身评价和对比评价.自身评价是将普价结果与评价基准值相比较,对比评价是将泮价结果与其他区域的傥源互联网评价值相比较。6.1.3 区域能源互联网指标普价标准可参考电网、热,冷网、气网等相关评价规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6.1.4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应对多项指标按照一定权重进行折算权重的选取宜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特性、评价条件和评价需求,选用层次分析法、埔权法或其他组合算法。6.2 mm6.2.1 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流程包括:一一按照评价内容准备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一一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一计
12、算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各项指标;选取区域旎源互联网嫁合评价方法:一一运用踪令评价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6.2.2 区域能源比联网综合淬价应出具评价报告,通过媒合评价结果,找出区域能源:联网规划、现设、运行的薄弱环节,提出计时性改进措施,为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改造与优化运行提供决策支推Oi-T3255附录B(资料性)区域建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Bl能源转换诧力的计算方法Bl-I电、热,冷气转换能力A、B分别为电、热、冷、气等任意种能源形式,A能源转B能源的能源转换能力可用A能源转B能源装附(能源转换装置)的能效系数、能源转换容加以及传输损耗进行计豫,见式(Bl)心(QB
13、l)式中:A能源转B能源的随海转换能力:NA能源转Bffe源的装置台数;5一一第n台能源转换装置转换得到的B能源的传输损耗,%:7。Jfin台能源转换装置的能效系数:Q第n台能源转换装置的能源转换容呆,MW.,B.1.2可再生能源转换能力(D风电可再生能源转换能力由于风能资源数据获取相对困难,风电可再生能源转换能力可采用风力发电奘置容房进行计算,见式(B.2):小江俄)式中:风电可再生能源转换能力M风力发电装置介数:Q111第m台风力发电装祝的容吊,W.在具有风能资源数据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风能资源数据柒以风力发电装词效率进行计算。(2)光伏可M生能源转换能力由于太阳能辐射资源数据获取相对困难,
14、光伏可再生能源转换能力可采用光伏发电装置容量进行计算,见式(B3):-ar侬力I式中:M,光伏可再牛.能源利换能力:D光伏发电装置台数:Q1,第d台光伏发电装置容地MW.在具有太阳能辅射资源数据的情况3也可采用太阳能辐射资源数据乘以光伏发电装置效率进行计算.(3)余热资源:次利用转换能力余热资源二次利用转换能力可利用余热资源二次利用的能量回收效率以及转换容Jit进行计1/,见式(B.4):4. (R力式中:CC一余热资源二次利用转换能力;N余热资源二次利用装置台数:n第n台余热资源二次利用奘置的能出回收效率.;Q第n台余热资源二次利用笠置的转换容fit,MU.(4)余冷资源:次利用转换能力余次资源二次利用转换能力可利用余冷资源二次利用的能SU可收效率以及转换容奴进行计分.见式(B.5):M-工/”Q-(B.5)式中:一余冷资源二次利用转换能力;N4余冷资源二次利用装置.台数:n第n.台余冷资源二次利用装置的能肽回收效率.%Q第n.台余冷资源二次利用装置的转换容量,涮.8. 1.3多能互补能力多能互补能力利用多能互补能力指数R进行评价。多能互补能力推数以能源转换能力及其影响权重进行计算,见式(B.6):K工/“、,、.,.式中:R多能互补能力指数:能源网络1泗的数量,如I幽系网地、燃气叶电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