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四宝和茶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室四宝和茶文化.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茶室四宝和茶文化茶室四宝和茶文化所谓的“茶室四宝,缺一不可.即玉书(石畏)、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玉书(石畏)即烧开水的壶。为赭色薄盗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室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茶艺馆,多用宜兴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也有用不锈钢壶的,用电,可保温。我在万般无奈的状况下,用大的玻璃烧杯,盛水置微波炉内使之沸腾。此法需注意两点,一是微波炉的时间和火力要调好,防止水未开或水老,需多次试验过方能掌握;二是要清除微波炉内的异味。潮汕炉是烧开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炉在现代亦使用较少。茶艺
2、馆里,我所见到的有三种烧水用具。一种也是紫砂的小炉子,炉内可放置小小的固体酒精灯,配合大的紫砂壶烧水。仿佛也有烧蜡的。但是,无论是固体酒精还是蜡,需注意不能有味道和烟;一种是可保温电热器,不锈钢壶置电热板上;另一种则是磁感应烧水器,玻璃壶(底部是不锈钢?)放在感应盘上.这三种用具,以紫砂炉配紫砂壶最有意境,合乎品茶之道,只是较重而易损坏,不方便携带至远处。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孟臣即明末清初时的制壶大师惠孟臣,其制作的小壶非常闻名。壶的大小,因人数多少而异,一般是300亳升以下容量的小壶。若琛瓯即品茶杯。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浅,容水量约10-20毫升。现在常用的饮杯(区
3、别于闻香杯),有两种。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内壁贴白瓷.也有纯紫砂的饮杯,我个人认为不可取,因不利于茶的色泽.除了这四种必备茶具外,乌龙茶的冲泡中,仍用到其它名目繁多的茶具,简单介绍如下:茶船和茶盘。茶船形状有盘形、碗形,茶壶置于其中,盛热水时供暖壶烫杯之用,又可用于养壶。茶盘则是托茶壶茶杯之用。现在常用的是两者合一的茶盘,即有孔隙的茶盘置于茶船之上。这种茶盘的产生,是因为乌龙茶的冲泡过程较复杂,从开始的烫杯热壶,以及后来每次冲泡均需热水淋壶,双层茶船,可使水流到下层,不致弄脏台面.茶盘的质地不一,常用的有紫砂和竹器。我自己有个状如莲花的紫砂小茶盘,很是小巧美观.茶海。形状似无柄的敞口
4、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Jl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此法我认为不可取,因不锈钢本身多少有些异味.至少用于闻香的二泡茶,不可用滤器.茶荷。形状多为有引口的半球形,瓷质或竹质,用做盛干茶,供欣赏干茶并投入茶壶之用。好的徭质茶荷本身就是工艺品,奈何许多茶艺馆略去茶荷不用,甚是可惜。闻香杯。闻香之用,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
5、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茶匙.多为竹质,如今亦有黄杨木质,一端弯曲,用来投茶入壶和自壶内掏出茶渣.此外还有茶盂、茶夹、茶则、茶漏等辅助茶具,品种繁多,泡茶时并非一定使用,这里不再细谈.茶宠收藏三分选七分养茶宠顾名思义就是茶水滋养的宠物,多是用紫砂或澄泥烧制的陶质工艺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客将品茶的兴趣转移到养茶宠上,前不久在天津举行的首届紫砂文化艺术节上,展出的一千多件茶宠颇受欢迎。除了首先要挑选T牛好茶宠外,其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程度上靠后天茶水的滋养,而且茶宠的价格大大低于紫砂壶,门槛较低,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动手乐趣的收藏爱好。彩砂莲三三宠三分选尺寸寓
6、意泥料工时选好茶宠天津紫砂会馆的负责人介绍说,茶宠是工艺美术师闲暇时所创作的一个新种类,以紫砂茶宠最为常见和好养,最近几年渐渐形成了风气.一般大师级的工艺美术师重点还是做壶,茶宠都是工艺美术员和普通级别的美术师创作的,这也就决定了茶宠的价格要大大低于茶壶,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般来讲大件、有吉祥寓意的茶宠卖的贵一些。据茶宠收藏爱好者韩女士介绍,好的茶宠跟做工是否精细、泥料好坏及完成一件作品所需的工时是分不开的。以前都是用下等的潮斗做茶宠,现在观念有所转变,有不少艺人也会用上好的泥料来做茶宠。现在,紫砂泥料开采已经受到限制,好泥料会越来越少,所以虽然茶宠作者名气欠佳,但从泥料的角度看,茶宠的未
7、来升值空间还是可以肯定的。七分养新茶慢刷养好茶宠一只漂亮的茶宠,是品茶人花时间花心思慢慢养”成的.喝茶时或用茶汤轻轻浇淋,或用茶扫藤茶汤涂抹,年长日久,茶宠就会滋养出茶色,变得温润可人、茶香四溢,就像紫砂壶一样,越养越值钱。不能泡:养茶宠不能老用剩茶泡,最好是一边喝茶一边用笔轻轻抚刷,以泡养宠虽然快,但效果不好,明眼人很容易分辨出来。普洱、乌龙效果最好:用乌龙、普洱这样的发酵茶养最容易出效果,一般一两个月就能出现变化,半年左右就能看到温润的效果,而绿茶则相对慢一些.不换茶:有条件的话最好用一种类型的茶来养茶宠,这样就不会让茶宠因为接触不同质地的茶而令颜色不纯。这些也要养古玩行业讲究包浆,包浆也
8、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痕迹,是悠长岁月中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一种更滑熟、沉静的感官。养出来的东西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不同于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不过,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人最该养的还是自身,通过养物而养心,提高修养,养出一个豁达、乐观、聪慧的内在才是最重要的.紫砂壶紫砂壶中升值最快的是“老壶”,藏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的表面有一种和润的光泽,俗称水色。使用的时间达到一定年份,茶汁会慢慢渗透到壶壁的气孔中,使得壶色逐渐变深.加上茶汤、茶油日复一日的作用,壶的表面会出现一层亚光,这就是包浆,包浆一直被视作紫砂壶优良质地和养成的标志。核桃核桃是在把玩中浸润、在把玩中收藏、在
9、把玩中升值,也就是人们说的动态收藏。新核桃价钱相对便宜,盘上两三年,核桃的包浆出来了,颜色深了,身价就开始大涨。玉石之美者即为玉,而玉又绝非只能远观而不可赏玩之物,你越是与之亲近,它就会越发圆润、有光泽,玉的灵性正在于此。所谓养玉,讲的便是藏家除了要对玉器进行日常的擦拭外,还须将它贴身而藏并且要不断。紫艺开拓略谈各位长官,各位紫砂朋友:繁华欢欣的气氛,伴着绚烂多彩的鲜花,给中国宜兴第四届陶瓷艺术节,缀上了节日的盛装。值此激动人心的氛围里,我厂紫砂研讨会,也隆重地召开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各位紫砂艺人的探索、追求和开拓中,宜兴紫砂事业必将更进一步的腾飞。借此一隅,预祝我厂紫砂研讨会圆满成功,
10、并借此成为开创紫砂新局面的第一步.从古至今,紫砂艺海,后浪推前浪,且以供春壶开始,奠定了紫砂造型风格的基础,又是光索器和花塑器的母体,后人承此进一步的涉进,出现了闻名着世的曼生十八式,将砂壶造型风格立下了一个发展前进的蓝图。后经前辈艺人的不断探索开拓,终于开创了今日这样的一个鲜花烂漫的紫砂天地,艺术海洋。紫砂艺术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潜力的工艺美术。生命潜力的强盛,就在于它的不断发展,不断突破.其中造型风格的突破尤为重要.一件艺术砂壶作品,其生命神意和气质往往是在造型风格上显示表达出来。在承袭前辈艺人造型风格精华的基础上,运用柔圆朴实,粗有力、细有神的恰当比例,在壶身、壶嘴、壶把及壶盖、壶钮的制作
11、上,有机结合,圆曲刚劲,敦厚有力,从一个光素器亭立的静态造型,一并突破为稳定泰然、刚劲有力、神采飞扬的动态造型,在艺壶的神意、气质表达上,突破和跃进了一步。这就是我近期一直在研磨、探索,并用个性、情感相结合显示造型风格的一点收获.虽然目前还未达到炉火纯青,但期能在紫砂艺海中激起一层浪花,增加一些艺术风格的色彩,以便更进一步的远涉艺海重洋。紫砂艺术的生命力还存在着一个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性。以上所述的新风格,更是在艺术性表达的同时,适合了砂壶实用性的功能。稳定泰然,刚劲有力,粗细有致的造型,恰在玩壶中,放手得当,触手舒适,提壶惬意,不失为一种玩赏乐趣横溢砂壶的风格。砂壶艺术的生命力,还体现在
12、茶和壶的关系中.关于茶文化,已多有文人雅土著书论述,本人在此不再另叙。但是茶需要有壶,壶更离不开茶。品茶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享受,玩壶则是一种艺术花园的遨游,但当茶和壶相伴一体的时候,茶为壶增益,壶为茶添味,茶和壶的合用,在文化艺术的陶醉中,心旷神怡。砂壶艺术的生命力,在此就更突出了它的价值。如何让砂壶艺术更融洽于茶文化的享受,敦厚质朴,神采飞扬的砂壶艺术风格,则更促进了茶和壶的动力,简洁而圆润,质朴而情真,在茶和壶的文化中,更增添了修养生息的真实感受。以上所述,只是谈论造型风格突破的梗要,难免不足之处,但求更多的共鸣。茶具的发展茶具总论:饮茶进入艺术品饮的唐宋时代,人们不仅开始讲究茶叶本身的形式
13、美和色、香、味、形四佳,也开始讲究起茶具之完备、精巧,乃至茶具本身的艺术美,以增加人们的感官享受,达到心地的进一步调适和睦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茶文化全盛时期。社会上嗜茶成风,以饮茶为时尚、为雅事和乐事。士大夫们不屑于家中的杂务,而对茶事却是不厌其烦、精心操作,用于茶事的专用器具(即茶具)也随之应运而生。古人甚而借具之美来烘托茗之佳。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陶瓷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具艺术的创制地.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赋中“烹茶尽具一词,即是说烹茶而极讲究其用具.唐代时,朝野上下无不以饮茶为乐。茶还在佛、道等宗教影响下,成为款待宾客、祭扫神灵、佛祖及先人的必备之物,茶具也就成
14、为与饮茶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人们的日常品茶跨越了仅仅是生理需要的阶段,而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为全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而茶和茶具也就成为珠联壁合的文化载体。一、茶具的发展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轴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袖茶具较多,明代中
15、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因而当时的茶具十分繁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除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茶碾为碾茶之工具.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上等者为橘木,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此种木茶
16、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魄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茶罗即“筛子,茶圣陆羽称之为“罗合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罗面是用细纱绢制成.罗(筛)茶末时,要加上盖,以免茶末飘散。宋代茶罗的罗圈,考究的用金银制成,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喃口茶罗自碾自罗。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当时把玩紫砂十二招(上)紫砂壶是人一生的玩物,也是爱好者情感偏好的投射,不可能有速成的,只能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你太浮躁,估计是要交不少学费,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