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审议稿))【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审议稿))【定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二五”教化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审议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六月第一部分现有基础和发展环境1一、现有基础1二、发展环境3其次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总体思路8三、发展目标8第三部分基本思路与实施措施12一、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发展动力12二、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打造特色发展平台.13三、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加核心竞争力14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和“双师素养”15五、进一步加强办学条件的建设,为人才培育供应有效保障16六、深化推动素养教化,发展学生综合素养17七、深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熔铸学院精神18八、全面开展质量监测,健全和完善质量保障
2、体系19九、加强社会服务实力建设,拓宽学院发展空间19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和谐院校20十一、加强学习实践,提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21第四部分实施规划的保障23一、编制专项规划,实现规划连接23二、分层解读规划,统一全员思想23三、实施目标管理,加强绩效考核24四.多渠道筹费,确保资金投入24第一部分现有基础和发展环境一、现有基础“十一五”期间,学院确立了“走内涵提升为主”的发展思路和“继承、创新、提高”的工作方针,学院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广袤师生员工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奋勉有为,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办学实力不断增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成效。目前“十一五”发展规
3、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得到了落实,达到了预期目标,开创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新篇章,为我院“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日制学生规模始终稳定在UOOO人左右,为社会和企业培训年规模近10000人次;与加拿大莫哈克学院合作办学纳入国家正式一般专科招生支配,巳培育200余人;依托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区域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材料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主干专业群,建成各类专业40个;招生范围扩大到20个省市地区,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新生的报考率和报到率在全省处于前列,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就业质量明显提高。紧紧抓住
4、高职人才素养与实力两大核心要素,形成了“素养基础、实力核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启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在8个专业中试行效果良好: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项目化”课程建设和改革工程,建成江苏省特色专业3个、全国化工职业技术教化示范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江苏省精品课程4门,教化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011;校企合作开发了项目化课程代化校内已经建成。-2006年以优秀成果通过教化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育工作水平评估,获江苏省职业教化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成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教化园区建设院校,同年以优秀成果通过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2009年获得“江
5、苏省和谐校内”、“江苏省平安校内”、江苏省高校创建“文明食堂和“文明宿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二、发展环境(一)学校身越式发展拥有着新的机遇1.良好发展的政策环境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化,致力于推动高等职业教化改革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指导看法和扶持政策。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组织实施“职业教化基础实力建设工程”和开展“职业教化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学院内涵提升供应了新的机遇;同时,教化部关于推动高等职业教化改革发展的若干看法(征求看法稿)针对高职教化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提出破解思路,为学院深化改革指引了方向。江苏
6、省重视和支持高等职业教化,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与支持政策。尤其是江苏省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发展职业教化,”加强省示范性高职教化园区建设,发挥园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聚发展的优势,推动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努力成为全国职业教化改革发展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将组织实施“高等职业教化优质资源建设工程、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支配,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职业院校”,为我院提高办学质量、创出办学特色供角十三市将优先发展生产服务、民生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装备制造、石化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全部这些区域经济规划为我院的发展,特殊是为材料工
7、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专业群的发展供应了极大的优势与机遇。区域产业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学院发展创建了广袤的空间。目前“长三角”经济尤其是江苏和常州的经济发展都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0年科技部批准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常州市将致力于创建“一核八园”,常州科教城和光伏、生物医药、功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专题园区,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点。江苏省科技厅2010年启动的首批57家“江苏省科技产业园”建设,涉及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战略性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目前已具备了明确的园区形态。产业的发展必定带来对人才
8、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定要求人员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在我院服务面对的区域内,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必定有更大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这对我院培育高素养高级技能型特地人才提出新的需求,同时也供应了良好的平台与空间。3.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国家大力推动素养教化、人们教化观念的转变以及大众教化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高职教化在社会上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我院通过主动有为的建设和改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构建终身教化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社会和企业对优质职业教化资源的需求,对高职教化提出了发展的新任务。面对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
9、能更新,满足中等职业教化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定的距离,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须要,仍是有待重点解决的问题。5.教学、管理、服务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学院“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新要求。高水平校内外专业带头人和“双师”素养的老师队伍建设须要加强;老师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实力特殊是青年老师教化教学基本功和实践动手实力更待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实力还需进一步增加。将来五年,我们必需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直面挑战,在现有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在面临的难题中探究突破。其次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
10、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立足常州,面对江苏,辐射“长三角”,自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放办学,培育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二、总体思路切实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增加办学活力;强化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拓展服务社会平台,提升服务社会实力,提高服务社会成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基本建立,奋勉进取的校内文化进一步升华;专业发展的活力和实力显著增加,骨干专业显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形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全省上游;服务社会的实力稳步提高,省内同类院校领先地
11、位进一步巩固;校内更加生态、平安、低碳、文明。通过五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主要指标达到国家骨干高职标准、与区域产业经济紧密结合、具有较强创新实力和行业示范作用的开放型高职院校。2 .详细目标: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00OO人左右,非全日制学历教化人数稳定在3500人以上。体制机制改革。学院、系(部)党、政、学术组织、数职工代表大会与学生代表大会上的职权、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有效落实;院、系(部)基础工作管理制度全面优化,引导、激励、约束功能进一步彰显;院、系校企合作的决策、实施机构及其工作制度更加规范,工作实效、校企合作培育人才的水平显著提高;较为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基本形成。校内精神
12、建设。管理干部、老师、服务人员、学生立足岗位,比较自觉地践行以服务和责任为核心,开拓进取、务实创新、诚信包涵的学院主流价值思想:教风、学风、行政作风麓设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主动向上的教风、学风、行政作风基本形成。专业建设。全部专业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工学合理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绝大部分专业开发完成并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及实力本位的课程标准,采纳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建成3-4个左右特色显明、人才质量在省内乃至全国工业行业具有肯定影响力的重点专业群,其中,专业群中骨干专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专业学问与技能、特性品
13、质“满足率”(优秀、良好)超过95乐其他专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前15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专业学问与技能、特性品质“满足率”(优秀、良好)超过90%,;建成省级以上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重点专业6个、精品课程IO门、精品教材10本。素养教化。构建完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思想道德、人文、身体心理、创新创业教化课程体系,形成听从和服务于人才培育目标的课程标准;建成保障素养教化实效、具有较高水平的老师团队和实践基地;完善并运行具有理论支撑和可操作性的学生全面素养评价方法、素养教化质量监控体系。队伍建设。有利于老师、其它专技人员、管理人员、工勒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管理制度
14、日益完善,各类人员招募、培训、绩效考核、薪金安排进一步规范,制度引领、激励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赴企业实践的老师大幅增加,兼职老师担当专业课学时的比例明显扩大,双师素养老师达到90%,兼职老师担当专业课课时比例达到50%;正高职称老师达到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达到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老师比例达到50%;重点专业群中骨干专业教授达到3名、博士达到3名、高级技师或技师达到2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大部分专业建成场地、设备、环境良好,指导老师、教材、管理制度齐全,能充分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践基地;建成符合“四结合、六合一”理念、“SHER”标准,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和“项目化
15、”教学改革要求的校内实训中心;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对实训实践教学的满足度逐年提高,“十二五”末达到85%o社会服务工作。培育科技创新团队8-10个;建立省级工程中心1个;实现申报专利50项以上;学院年度科研到帐经费500万以上,年科技开发和服务经费稳定在4000万元左右,重点专业群年度科研到帐经费100万以上;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和教研成果5项以上;年培训20000人次以上。保持社会服务实力各项指标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质量标准系统、质量评估制度、质量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学生教化、行政管理与服务、后勤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学生对学校人才培育主要工作的“满足率”
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足率”逐年提高。国际沟通与合作。协作国家“走出去”战略,打破国际合作单向派出格局,主动争取成为留学生接收学校。和谐校内建设。不断提升平安校内建设水平;接着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主动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的各项制度;推动后勤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服务、保障水平,建成覆盖全校的视频监控平台和水、电监控平台,争创“省级园林式”校内;大力开展节约型校内建设,争创省级节约型示范校。数字化校内建设。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平安牢靠的硬件及网络环境,提高校内网络带宽,建立无线校内网络覆盖,供应平安、便捷、高效的网络接入服务。构建覆盖全院的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