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87883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等之后,又一个在新时代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科学研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实特征,主动作为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从区域特征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位势从成渝地区双城

2、经济圈的区域特征来看,要客观认识成渝地区的“内陆区位”“内陆开放”和“内需潜力:一是成渝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从区位上看,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东西结合、南北交汇处,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有利于在更大范围上配置市场要素。具体而言,成渝地区以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为中心,沿长江可与长三角地区直接联系,往西南方向可连接东南亚、南亚,是连接中欧、打通孟中印缅通道的重要支撑区域,这些区位优势有利于在更大空间范围上配置资源要素和开拓市场。二是成渝地区是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成渝地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南向,

3、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距离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近的最大经济体,通过深化与滇中区域合作,可以积极打造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经济走廊,最终抵达孟加拉湾,打通我国又一个出海国际大通道。北向西向,可以依托中欧班列通道,推进成渝城市群与中亚、欧洲等地的经济联系,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三是成渝地区极具内需扩大的潜力。成都与重庆的关系是互相辐射、互为市场,重庆也会影响成都,成都也会影响重庆,二者合起来会影响更多的城市,成渝地区拥有将近1亿人口,对应6万亿的GDP,这样的体量已超过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同时,成渝双城经济圈所能辐射范围包括云、贵、川、藏等省份的各大城市,所能影响的人口规模更大,其中的市场

4、空间潜力无限。二、从竞合关系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能级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竞合关系来看,要客观认识成渝合作中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机社会,一是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经贸往来密切。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腹地和战略后方,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统计显示,近年来川企入渝投资、渝企入川投资分别占两省市引进国内省外资金总额的16%和19%。二是成渝之间明确了统筹协调重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已经对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了包括七项重点任务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整体政策框架和战略安排。三是成渝民间交往频

5、繁、文化认同度高。成渝同属巴蜀文化,文化习俗相似,语言接近,民间血缘相通,成渝合作有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三、从中心城市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格局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来看,要客观认识成渝“双城”的“城市同级”“带动功能”和“产业协同:一是成渝“双城”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处于同一层级。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成渝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重庆定位为“西部开放开发重要支撑”,将成都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建设自成渝至北部湾出海口的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二是成渝“双城”具有类似的城市核

6、心带动功能。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于成都和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明确的差异化定位,但都强调要充分发挥核心功能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如对成都提出了“充分发挥成都的核心带动功能,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进程,共同打造带动XX、辐射西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对重庆提出,“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联动沿江城市带和XX毗邻城市发展,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三是成渝“双城”产业协同发展潜力较高。目前.,成渝两地在电子信息、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业等产业领域存在趋同现象,可能会造成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但如果携手发展,将有利于最大限度

7、地共享资源要素,吸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超级产业集群。四、建议在三方面重点发力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发展定位,XX可考虑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着眼良序竞合发展,进一步助力构建双城良序竞合关系。要整合成渝共有优势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资源,深化产业链、产品链合作,形成水平型的产业分工格局,助力构建跨区域超级产业集群。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建设,面向整个长江流域优化产业格局、产业链延伸和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外向化

8、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电子核心部件、新材料、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着眼成渝相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双城经济圈的整体效率。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要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增强小城镇服务功能,发挥其在统筹城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承载作用。三是着眼区域一体发展,进一步创新区域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要在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信息互通、产业互补、生态共治、平台共建、市场共享等领域,共同策划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库,并积极争取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纳入川渝省级和国家级重点项目库。二是着力构建“各取所需”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和企业家联盟,助力总部经济发展,支持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促进跨区域项目联合推动,深化园区合作共建,鼓励飞地经济发展,研究建立“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利益分享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