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堡二号隧道安全施工方案(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家堡二号隧道安全施工方案(修改).doc(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总则1.1、编制目的结合本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现场管理水平、工艺水平、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主/客观因素影响,隧道开挖过程中存在坍塌、大变形重大施工安全风险。为及时、有效地对此类重大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伤亡事故以及环境破坏事件做出应急响应,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事故和环境破坏的损害程度,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2、工程概况晏家堡二号隧道全长7081m,为单洞双线铁路隧道。隧址位于湖南省龙山县猛必乡与永顺县万民乡交界处,隧道起讫里程DK123+206DK130+287。DK123+206DK130+075(6
2、869m)为双线隧道,DK130+075DK130+287(212m)为三线车站隧道;隧道设1座斜井、1处平导辅助正洞施工,长度分别为603m及315m。洞身纵坡依次为+8.5/3794m、-3.5/3287m人字坡。隧道进口端位于猛必乡独家村附近沟谷内,交通不便,出口端位于万民乡熊家寨村,交通较便利。3、编制依据及原则3.1编制依据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1.2、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3.1.4、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 号);3.1.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
3、;3.1.6、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3.1.7、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3.1.8、 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1007 号);3.1.9、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铁建设201088号3.1.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3.1.11、建设部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质2005105号);3.1.12、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强制性贯彻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实施细则3.1.13黔张常铁路QZCZQ-1标实时性施工组织
4、设计;3.2编制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应急有备,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的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专业救援原则;突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设想全面;符合相关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3.3适应范围适用于本项目部防隧道塌方、大变形作业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特别是通过不良地质段塌方作业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4、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1、洞口斜坡失稳隧道进口、出口、斜井、平导洞口位于炭质页岩斜坡地段,且存在顺层,炭质页岩层间结合力差,岩体破碎,岩质软,且易滑塌,需要加强防护。隧道开挖容易造成围岩失稳,导致塌方危险。4.2、浅埋段坍塌DK129+105DK129+340段穿越浅埋沟谷
5、,埋深640m,地表有河流通过,常年流水,隧洞开挖极易坍塌冒顶,工程地质条件差。4.3、洞身段突然坍塌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不准确,掌子面地质素描有欠缺,隐患未发现,现场施工对围岩特性认识不足,支护措施不到位,支护强度不足,台阶落底两侧同时开挖,仰拱开挖不符合要求,停工后初支暴漏时间过长,二次衬砌施作不及时等;软岩分界段、构造带、沟谷浅埋段、长期停工、春融期雪水下渗等易发生坍塌。4.4、对设计资料上已提供的危险地段认识不到位,采取的预防、防护措施不得当造成塌方事故,可能造成人员生命财产及设备、物资损失。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为快速、有效地处置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塌方、大变形事故,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
6、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防止事态扩大,尽可能地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6、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6.1应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分部、各部室等有关人员组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方案组、配合调查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善后处理组。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框图应急救援领导组长物善后处理组物宣传报道组物后勤保障组物治安保卫组物技术方案组物配合调查组物抢险救援组物综合协调组 6.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6.2.1分析判断本工程事故、
7、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6.2.2组织制定和批准本工程施工现场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2.3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进行应急救援行动;6.2.4及时报告公司、业主、监理和地方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情况;6.2.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应急救援级别;6.2.6决定救援人员、员工何时从事故区域撤离,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6.2.7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6.2.8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6.2.9协调物资
8、、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给以支持;6.2.10宣布应急结束、组织、指挥恢复生产和生活。6.3项目应急处置工作各小组职责6.3.1、综合协调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分部经理)担任(因事无法在现场的,委托副职担任),成员为各小组组长、各级负责总体协调的有关人员。主要职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综合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启动相关保障预案,确保现场治安、医疗救援和通讯畅通,调集抢险救援急需的物资、设备等,收集、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6.3.2、抢险救援组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级负责生产组织、设备物资的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专、兼职应急抢险救援队人员。主要职责:实施抢险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
9、施,并不断加以改进;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救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抢险抢救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项目经理或副经理,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6.3.3、技术方案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总工程师担任,成员为各级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职责: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抢修组织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中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6.3.4、配合调查组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或安全总监担任,成员为各级安全、工程、设备、物资
10、管理人员(按照主管部门分工确定)、相关专业人员。主要职责:保护事故现场,协助负有法定职责的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协助开展对现场有关人员的约谈、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相关责任人提出内部处理意见。6.3.5、治安保卫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的内部治安保卫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保卫,协助属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道路交通、现场警戒等。6.3.6、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及事故调查工作人员生活保障、食宿安排等后勤服务;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讯(信)工具
11、、器材等。6.3.7、宣传报道组组长由书记担任,成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新闻报道、媒体和舆情应对,发布抢险救援相关信息。6.3.8、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书记或人事、工会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稳定工作;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协调工作;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和慰问伤员及家属。7、预防与预警7.1危险源监控 7.1.1、危险源监控的方式、方法通过查看地质勘察资料、现场观察等方式监控掌子面情况,开展施工地质调查,地表沉降及围岩变形观测,进行隧道塌方、大变形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做好数据分析研究,及时掌握隧道施工地质情况。同时听取有关方面
12、专家的意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7.1.2、危险源监控采取的预防措施7.1.2.1、做好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1)根据隧道工程的要求,按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监控量测方案的内容,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监测断面,适时埋设测点并采集数据。每日量测数据当天进行整理和分析 ;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要求监测人
13、员每日对监测数据及时输入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备份,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报告不及时。2)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隧道岩溶、断层、褶皱等不良地质发育隧道,加之大气降水丰富,山体内排水系统四通八达,地下暗河、落水洞、溶洞、溶蚀裂隙等较为发育,加之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流带、水平径流带等的存在,致使隧道内的涌水量加大。因此,隧道施工中需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边岩溶探查等施工地质工作,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富水、岩溶隧道的施工工序管理范畴中。3)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及时进行
14、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7.1.2.2、洞口失稳风险处置措施洞口及明洞工程段防护技术措施隧道洞口段工程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防护及洞口段衬砌、洞门施工等。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减少开挖”的原则,洞口采用明挖法施工。及时进行边仰坡防护施作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具体施工工艺分述如下: 洞口排水首先施工隧道洞顶截水沟,截水沟距坡顶开挖线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3,以免淤积。 洞口边仰坡开挖与防护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布置,在洞口范围内测量放样边坡控制桩,
15、按照设计坡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高度2.0m,采用随开挖随防护。开挖洞口时以尽量减少破坏原有植被和岩体为原则,按设计坡度一次性整修到位,围岩破碎的部位用网喷锚杆加固。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人工钻眼小炮爆破。洞口段开挖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风、供水、供电设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场地、机械停放场地。洞口边仰坡施工开挖前,先在明洞边仰坡开挖线外布置观测点,严密观测洞顶围岩变化。观测点应布置在仰坡顶510m范围,间距每5m一个。还应根据岩层走向、厚度、顶部位置具体设置,应保证能观测到顺层岩体的位置变化。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洞顶围岩变化,当洞顶沉降出现突变,产生较大的横向、竖向位移时,应实地观察洞顶地表有无出现裂缝,并加强观测。如果观测数据有继续加大,裂缝宽度变大或者数量增多,则洞口可能出现失稳,需要停止进洞进行处理。对局部孤石进行清除,边仰坡设置锚杆框架梁及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洞口段正洞施工:进洞开挖,开挖方式应采用三台阶法或者双侧壁导坑法、保留核心土法。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每循环进尺以一榀拱架间距为宜,尽量采用预裂爆破。观察记录工作面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