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沥青路改造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沥青路改造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组织设计.doc(5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内容摘要根据滑县2009年乡道建设项目第六标段Y026枣村乡东姜庄枣村乡S101公路,结合业主汇编施工招标第六合同段主要技术资料、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检验评定标准、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目前的施工队伍及技术和设备状况、并现场考察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了全合同段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冷再生施工新工艺,做到旧沥青路合理利用,减少劳动强度,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工程施工时间、提高自然环境保护。关键词:旧沥青路改造、冷再生、施工组织引 言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适用于一、二、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冷再生利用,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分为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两种方式。
2、对于一、二级公路,再生层可作为下面层、基层;对于三、四级公路,再生层可作为面层、基层,用作上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应使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既可使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等沥青类的再生结合料,也可以使用水泥、石灰等到无机结合料作为结合料。当使用水泥、石灰等作为再生结合料时,再生层只可作为基层。本论文就是农村公路四级乡道旧沥青路改造就地冷再生作为基层进行施工的。目前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全面实施,为公路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公路冷再生技术中农村公路旧沥青路改造工程取得初步成功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采用公
3、路冷再生机械施工,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破碎,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旧沥青层连同旧石灰稳定土一起拌和,作为路面基层的一种新型工艺。它具有原料易得,整体性好,刚度和承载力大,水稳性及抗冻性好,且随着时间的延伸其强度也不断增长的特点。旧沥青路改造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2)2、工程概况(3)3、施工总体部署(设备、人员、材料等)及进度安排(5)4、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施工方法(8)4.1施工前准备(9)4.2旧路面施工组织(12)4.3旧路面冷再生施工机械和劳动力
4、配置(14)4.4冷再生结构混合料组成设计(17)4.5冷再生中面的材料要求(20)4.6旧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22)4.7旧路面冷再生施工方法5、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29)6、雨季施工及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35)7、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36)8、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41)9、廉政建设实施方案(42)10.谢辞(44)参考文献(44)附表14:施工工艺框图(45)附表57:施工进度横道图、工程管理曲线、施工进度网络图(49)工程地理位置图(52)设计小结(53)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根据业主汇编的滑县2009年乡道建设项目施工招标第六合同段资格预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
5、件主要技术资料、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检验评定标准、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目前的施工队伍及技术和设备状况、并结合现场考察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了全合同段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文件和资料为:(1)、滑县冢赵公路的招标文件、招投标文件补遗书及合同文件。(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6、-2004)(8)、(JTGB01-2003)(9)、国际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体系。1.2编制原则1.2.1遵循资格预审文件规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1.2.2遵循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并按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质量评定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1.2.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坚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标段的施工。1.2.4坚持施工中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从加强基础管理入手,带动和实现质
7、量管理、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1.2.5坚持在施工中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优化、改进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2.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1.3施工组织设计目标1.3.1投标文件承诺4个月的预期施工期内完成所有招标文件中的全部工程内容。1.3.2做好质量动态监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3.3严格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控制施工,完成业主(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2、工程概况2.1工程说明2.1.1工程描述:滑县Y026东姜庄-S101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起点枣村乡东姜庄村,向南经汤营村,继续向南终点至S101,路线全长4.0公里。路基宽7米
8、,路面宽5米,公路技术等级:平原微丘区四级。2.2地形、地貌本区域地形为黄河中下游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地貌单一。2.3工程水文条件本项目处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地下水源较为充足,浅层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为2.413.4米,个别为1.4米。由于受季节和灌溉影响,夏、秋两季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冬春较低,其变化幅度约为1米。水源补给主要受黄河的影响,其次为降雨和灌溉渗入。水质良好、无侵蚀性。2.4工程地质条件该区域位于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秦岭系东西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三大巨型构造体系长期活动的区域。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台接替,至新生代演变为华北断块。2.5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关于发布
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域地震动加速峰值为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7级。2.6气象、自然区划项目所在地区滑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0.1;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7.5。历年最高气温为42.6,历年最低气温为19.3。丰水年最大降雨量为1200毫米,枯水年最小降雨量为31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613毫米,年降雨量分布不均,一般春季较少,夏秋季偏多,一般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全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有225.8天。平均无霜期为210天,年平均日照2518小时。春
10、夏两季大风较多,发生频率为4.6%,多年平均风速在4米/秒左右,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为14.1天。项目所在地公路自然区划为:5,沿线土质为低液限粉土。2.7工程路面结构类型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0厘米;再生基层厚18厘米;2.8本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3、施工总体部署(设备、人员、材料等)及进度安排3.1项目部的组建及驻地建设3.1.1项目部的组建本段工程为改建工程,根据本标段工程项目特点,工期、质量、进度的控制,设计文件要求及具体实际情况,在K0+500处,设置冢赵公路项目部(在全面断行施工期间,方便人员、机械全线调配及与外界联络),全面实施本标段工程建设。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
11、部、质检部、合同计划部、综合协调办公室、试验室、设备材料部、财务部、安全生产部即八部室。所配置的施工负责人均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和业绩3.1.2工地试验室建设 工地试验室设在项目部内,并已配置满足本工程需要的人员,仪器设备和,试验室必须经过安阳市公路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查验收合格。3.1.3其它临时设施根据本工程需要设置的加工车间,施工工作场地、仓库、拌和场均已建设完成,安排合理,出入畅通,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和生产的安全。3.2工期总体安排本合同段工程拟开工日期为2006年3月1日,计划工期4个月,计划到2006年6月30日全部完工。施工总天数为120天。各项工程工期计划如下(含业主剩余路基
12、工程):施工准备工作:2006年3月1日2006年3月15日旧路面整修处理:2006年3月15日2006年3月25日路面:收尾工程: 2006年6月16日2006年6月30日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表5;工程管理曲线图见附表6;总体施工进度网络图见附表7。3.3劳力计划根据我标段所承担的工程任务,我项目部设置了7个施工队,分别担任路基土方填筑,防护工程的施工。其中劳力安排在工程施工淡季保持在30人左右,在施工高峰期达到150人,平均达到80人。全工期的劳力计划见图6。3.4进度控制措施3.4.1我方承诺本合同总工期为4个月(含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我方将严格按合同工期和主要工程完工时间,合理编制网络施工计划及进度控制措施,并安排组织实施。3.4.2施工进度计划只能合理提前,不得滞后,并不以对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