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13.020.10CCSZ04标准T/CSES1282023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TechnicaIspecificationforidentificationofcarbonemissionreductionofcomprehensiverenovationprojectsofpubIicbuiIdings202372-20实旅2023-12-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目次前言2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35一般规定36碳减排量认定47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148碳减排量认定报告的编制17附录A18附录B21附录C22参考文献23,I1刖5本文
2、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有关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环境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窕院有限公司、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诺蒂奇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博优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德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丰调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克而瑞
3、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容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苏州大学、亚测(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协会数字科技地产分会、中冶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耿靖、李想、魏玉剑、郭斌、潘为箴、范泽云、方力、孙大明、宋鹏程、陈斐、钱军、王定平、马晶晶、寿宗奇、张利鸣、张斌、李永基、褚庆祥、张兆娟、孙永康、王铁楠、张颖、冒勤、胡静、金颖、沈景华、方峰、李波、金立赞。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综合
4、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的基本要求、般规定、碳减排量认定等。本文件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开展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所产生的建筑运行阶段碳减排量认定,其他类型建筑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T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GB/T42340-2023生态
5、系统评估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评价方法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801-20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1161-2016民用建筑能耗标准ISO14064-1:2018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14064-2:2019温室气体第2部分:项目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公共建筑public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GB50352-2019,定义2.0.313.2综合性减碳改造wholesystemcarbonred
6、uctionretrofitting对建筑围护结构、供用能设备(系统)和生态碳汇系统进行减碳技术改造,或者对建筑内多个供用能设备(系统)进行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等减碳技术改造的活动。3.3项目边界projectboundary实施综合性降碳改造项目所影响的建筑或各供用能设备(系统)的范围和地理位置边界。3.4基准线情景baselinescenario用来提供参考的,在不实施项目的情景下可能发生的假定情景。GB/T33760-2017,定义3.43.5碳减排量carbonemissionreduction经计算得到的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基准线情景的碳排放量相比较的减少量。IISO1
7、4064-2:2019,2.7,有修改3.6基准期baselineperiod用以比较和确定项目碳减排量的,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实施前的时间段。3.7项目期projectperiod用以比较和确定项目碳减排量的,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实施后的时间段。3.8计入期creditingperiod计算项目情景相对于基准线情景产生的碳减排量的时间区间。3.9账单分析法billanalysismethod通过收集能源消费账单、计量表的表计数据,分析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前后项目边界内建筑供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量以确定碳减排量的方法。3.10关键参数keyparameters决定公共建筑供用能设备(系统)运行能耗的
8、主要参数。3.11关键参数法keyparametermethod以改造前后现场检测得到的关键参数值为依据,计算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前后项目边界内建筑供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量以确定碳减排量的方法。3.12碳库carbonpool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存储碳的部分。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碳库。3.13碳汇carbonsink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3.14生物量biomass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GB/T42340-2023,定义3.7,有修改3.15供暖度日数h
9、eatingdegreeday公共建筑供暖系统运行时间内,当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C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C的差值度数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积累加值,其单位为3.16空调度日数coolingdegreeday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时间内,当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C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269的差值度数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积累加值,其单位为Cd4基本要求4.1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项目除应符合本文件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相关标准与规定。4.2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应在保证室内适宜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建筑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量,改造后的建筑室内环境指标应满足改造设
10、计要求。4.3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后应按照国家相关公共建筑节能量核定导则对项目边界内建筑或相关供用能设备(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功能不受影响。4.4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宜优先使用投入少见效快的改造措施,或通过合理的调节,改变不合理的运行管理方式,提高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5一般规定5.1 公共建筑减碳改造项目基准期和项目期应符合以下规定:a)基准期和项目期般以1年为一个单位长度;b)基准期和项目期时间长度至少应包含供用能设备(系统)或建筑的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c)基准期和项目期的时间长度应保持一致。5.2 项目碳减排量应当产生于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之后。5.
11、3 项目计入期宜采用七年一更新的方式,最多可申请三个计入期,每个计入期结束需对基准线情景的适用性和排放因子的计和等内容进行认定更新。5.4 碳减排量认定时,当影响供用能设备(系统)能耗的建筑使用量、建筑使用时长、人均建筑面积等主要影响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以项目期内的运行工况为标准工况,对基准期排放量进行修正。5.5 公共建筑基准期碳排放量的修正应按建筑类型对非减碳改造措施引起总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修正,保证建筑在基准期和项目期的运行条件基本一致。5.6 碳减排量认定方法应优先采用账单分析法。采用账单分析法进行碳减排量认定时,应确保在减碳改造前后具备至少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逐月计量账单
12、数据,计量账单数据应完整准确。5.7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确实无法采取账单分析法进行碳减排量认定时,可采用关键参数法进行碳减排量认定:a)无法获得减碳改造前后至少1个完整循环运行工况下的计量账单数据;b)对某一设备(系统)进行减碳改造且需要认定碳减排量,但该设备(系统)与其他设备(系统)没有分开计量:C)其他无法采用计量账单数据为依据确定碳减排量的情形。5.8 对于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项目,可等同采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NovA!项目发布的建筑节能量计算方法,使用基于该计算方法的评估、监测、报告和验证的软件工具(例如新加坡建设局开发的超低能耗建筑枢纽中的一系列软件工具)来进行碳减排量的认定。I注1:
13、本文件中的碳减排量认定方法已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NovA!项目发布的建筑节能量计算方法的认可,双方拟开展认定结果互认工作。6碳减排量认定6.1概述6. 1.1本文件中的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包括对建筑围护结构、供用能设备(系统)和生态碳汇系统进行的单项或多项减碳技术改造,不涉及对既有建筑的扩建行为及对既有建筑功能的改变行为。6.1.2碳减排量认定内容主要包括:a)边界及排放源识别;b)项目活动及基准线情景确定;c)额外性论证;d)碳减排量计算:e)监测及数据质量管理;f)碳减排量认定报告的编制。1.2 项目边界、排放源及碳库识别项目边界包括既有公共建筑物理和地理边界内的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
14、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炊事用能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内的设备设施和生态碳汇系统内的生物量。其中,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不包含分散充电设施。目前常见的公共建筑领域相关减碳改造技术或措施及其对应产生减排效果的用能系统列表见本文件附录B。对于在公共建筑内部其他系统开展的改造项目,如果对上述系统同样实现减排效果,也可以包括在项目边界内。项目边界内所包括的排放源和气体类型如下表所示:表1项目边界内所包括的排放源和气体类型排放源气体是否包括说明理由/解释基准线改造前,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消耗电力CO2是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改造前,供
15、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及炊事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化石能源燃烧CO2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CH4否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中CHj占的比例很小。在计算基准线排放时的燃料消耗中忽略CHJ排放是保守的。NiO否保守地忽略该温室气体排放由于安装光伏项目被替代的区域电网的化石燃料火电厂CO2是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项目活动改造后,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与插座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电力CO2是电力消耗产生的间接排放改造后,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及炊事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化石能源燃烧CO2是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CH4否保守地忽略该温室气体排放N2O否保守地忽略该温室气体排放项目边界内所包含的碳库如下表所示。表2项目边界内所包括的碳库碳库是否包括理由或解释地上生物量是项目活动产生的主要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