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依赖与创新绩效——基于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依赖与创新绩效——基于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视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供应翻獭与三殿_S?客户和供应商双重视O引言在供应链中,企业与外部组织最直接的联系是客户和供应商。它们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收支,也是企业依靠的资源网络,能够为企业创造外部价值。创新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反映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代表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动力源泉。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指出,中国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7956.3亿元,占GDP比重为2.44%,说明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和国际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单一企业在中国难以掌握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企业开始寻求外部其他企业的合作,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建立
2、战略联盟,以实现不同领域内的有效协作和企业间差异化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客户和供应商作为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外部主体也可能带来风险,而有关二者对创新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学者从关系依赖视角对供应链的影响产生竞争性观点。部分学者认为,供应链依赖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1,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异质性、互补性资源,支持其创新活动23。其他学者认为,供应链依赖可能导致资源挤占,从而减少创新资源和机会45;同时,议价能力下降,会增加商业信用的让渡和经营风险6,从而抑制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供应链依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并提出缓解措施。
3、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制定与供应链伙伴间的战略,可以有效指导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1.1合作观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组织无法实现完全自给自足,且各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存在异质性差异7。当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关系依赖程度较高时,会产生信息甄别的外溢效应,以缓解企业与供应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1。不仅如此,客户和供应商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激发组织创新思维的碰撞,促进组织创新3,从而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从风险承担的视角来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创新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供应链伙伴关系依赖程度是影响供应链关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关系依赖程度低,关系的稳定性降低,会
4、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影响存货周转效率8,还会增加企业的创新风险,抑制研发创新投入9。当关系依赖程度高时,供应链关系相对稳定,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利于研发创新投入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风险和创新风险。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高度依赖的供应链关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基于以下假设进行研究:H1a:其他条件相同,供应链依赖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1.2竞争观随着企业与供应链伙伴的关系依赖程度的提高,大客户与大供应商在交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议价能力愈发突显,其对企业的资源挤占及其他行为,会抑制企业创新。当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依赖导致议价能力成为交易的主要形式和地位时,会对企业创新产生负
5、面影响,如资源挤占、风险上升10。从资源挤占的视角看,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依赖会通过降低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来挤占创新所需资源,进而抑制企业创新。当企业依赖于大客户和大供应商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在产品价格、财务结算等方面受到挤压。不仅如此,如果企业的大客户与大供应商发生变更,企业将承担巨额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研发创新的投入9。由此可见,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依赖会导致创新资源不足,挤占创新资源,从而抑制企业创新绩效。从风险上升的视角看,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依赖程度越高,风险的传导效应就会越强4。风险转嫁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大客户与大供应商可能会将自身的风险转嫁给企业,从而增加
6、企业风险11。具体而言,当供应链伙伴出现财务危机,企业难以独善其身。若一方对另一方有很强的依赖,一旦交易中断,企业的销售或采购将会大幅减少,并面临较高经营风险,甚至引发财务危机。第二,大客户与大供应商的变更会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供应链伙伴关系变更迫使企业必须寻找新的伙伴,重新建立合作关系,这不仅会增加沉没成本,还会增加企业关系维护成本,从而占用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以及损害为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创新动力9。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Ib:其他条件相同,供应链依赖会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2研究设计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依据2007年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V年度报告的
7、内容与格式的要求,上市公司开始披露供应商和客户的部分信息。因此,本文选用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剔除金融类、ST等及重要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年度数据。最终得到17963个观测值。其中,专利申请情况来源于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数据库,其余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金融研究(CSMAR)数据库。本文使用Statal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本文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2.2 模型构建本文构建模型(1),用于检验所有假设。其中i表示上市公司,t表示年度。该模型中还控制了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的影响。2. 3变量说明2.1.1 被解释变
8、量企业创新绩效(InnOVation)为被解释变量。选择企业的研发投入/总资产作为创新绩效的表现指标。2.1.2 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客户依赖度(CUD)和供应商依赖度(SUD)作为供应链依赖两视角的代理变量,将企业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与企业销售总收入的比例,称为客户依赖度,将企业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与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称为供应商依赖度。同时,本文采用客户依赖度与供应商依赖度的均值测量企业供应链依赖度(SCI)。2.1.3 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常用的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财务指标包括企业年龄(Age)、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1.eVerage)、营业利润率(PrO、资本密
9、集度(FiXPr。)、企业所有权性质(State);公司治理指标包括独立董事占比(lndep)两职合一(DUaI)、高管团队规模(TMT)。另外,控制了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的固定效应。3实证分析3.1 描述性统计创新绩效的均值为2.3%,最小值为0,表明我国企业创新意识有待加强。自变量方面,客户依赖度、供应商依赖度和供应链依赖度的均值均超过30%,最大值均超过75%0说明企业在供应链上对大客户或大供应商的依赖是普遍存在的,探讨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2 相关性分析客户依赖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不能由此认定其关系,因客户依赖度受诸多因素影响,需进
10、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供应商依赖度与供应链依赖度的相关性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初步部分验证了假设Hlbo3.3 基准回归由表1可看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负。这表明,供应链的依赖度在客户依赖度和供应商依赖度两个维度上都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即企业对供应链伙伴的依赖会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此结果验证了假设Ib的结果,而否定了假设Ia的结果。表1回归结果4缓解策略由前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可知,企业对供应链依赖度过高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应当采取措施降低或缓解企业对供应链的依赖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采取数字化转型来缓解企业对供应链依赖度过高的抑
11、制作用。较高的数字化转型程度意味着对供应链信息的掌握程度更高,能够帮助企业依托不同的供应商和客户完成商业活动,缓解企业对大供应商和大客户的依赖,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此,本文基于客户和供应商两个维度,构建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伙伴过于依赖的抑制作用。Innovationi,t=O+1CDSDi,t+2digii,t+3CDSDi,tdigii,t+4Consi,t+i,t其中,digi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借鉴吴非等12做法,对年报中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特征词词频计数,后加总词频,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指标体系。对词频数加以处理再取其对数,从而得到反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
12、指标。结果表明,企业对客户、供应商依赖度与数字化转型的交乘项均显著,说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对供应链依赖对创新绩效造成的抑制作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容易获得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并直接与合适的客户和供应商取得联系,降低对大客户与大供应商的依赖性。5结论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企业外部关系网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企业对其依赖程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供应链上的客户和供应商分别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企业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依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主要发现如下: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会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负向
13、影响;数字化转型存在调节效应,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降低供应链依赖对创新的负向影响。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其一,企业在制定创新策略时,应当重视企业与外部供应链相关者的关系对创新的潜在影响。尤其要注意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以及过度依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当有效管理和维护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平衡利益和权力,妥善处理供应链中的各种冲突和协作。其二,企业决策者需构建全方位视角。在对客户和供应商的管理中,企业决策者应当基于完整的供应链视角和高度,尽可能通过多元策略抑制供应链依赖对创新的负向效应。例如,通过多元化客户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等方式,减小对单一客户或供应商的依赖,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其三,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供应链依赖风险。企业通过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带动企业随新兴技术发展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对客户和供应商的需求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使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实现信息传递,捕获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