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设定及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设定及演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引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确立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作为框架性公约,这一目标只是定性表述了要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但并未明确避免“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应把浓度控制在何种定量化的水平上。公约发布后,如何确定定量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成为后续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国际谈判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历次评估报告都对气候系统在不同排放情景的温升及其可
2、能面临的风险做出过评估,但由于科学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气候变化科学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排放和影响后果之间存在时间滞后和空间差异,加上危险水平的判定涉及非科学评估范畴的价值判断,因此IPCC的历次评估都没有从科学上认定应该用什么指标表征“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也无法单纯从科学上界定全球升温到何种程度是不可接受的。与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2。C的情景和影响有关的科学研究由来已久,但将全球2。C温升目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最早见于1996年的欧盟理事会会议决定。在欧盟的推动下,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次年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后,将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上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以下逐渐成
3、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政治共识。2014年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可以认为是基于可获得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2。C的变化进程、面临风险、排放空间及减排路径选择做出了系统的评估。在科学评估和一系列政治行动的推动下,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将把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幅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的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的1.5。C之内作为其三个目标之一。至此,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从公约第二条关于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水平的定性表述,演进为巴黎协定第二条包含具体数值的温升目标。本文将从“全球2。C温升目标的由来、IPCC历次评估关于公约第二条的结论,
4、以及政治层面对温升目标的推动几个方面,分析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演进,并对未来科学评估、谈判进程及其对全球低碳发展走向的影响进行分析。二、与2目标相关的早期科学研究基础与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2。C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欧洲自然和社会科学界为推动气候变化有关决策所做的探索性研究。根据Randalls对欧盟温升控制目标由来的综述,温度控制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家对平衡气候敏感性的研究有很大关系。所谓平衡气候敏感性(equilibriumclimateSenSitiVity,ECS)是指均衡状态下,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于工业化前加倍的响应。如果平衡气候敏感性为2。U意味着
5、二氧化碳浓度倍增(一般采用550PPm)将导致全球平均2。C的增温。1967年,Manabe和WetheraId最先用热平衡模式估算二氧化碳浓度倍增的温度响应大概的2,之后的气候变化科学尤其是气候系统模式的预估,都将二氧化碳倍增作为核心情景进行计算,相应的2。C温升的影响也成为当时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实际上,最初ECS的值只是专家估计,后来IPCC第一到第三次评估报告,ECS均取值为1.5zv4.5oC;IPCC第四次评估将ECS确定为2.04.5。配在更多后续研究的基础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这个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ECS取值为1.54.5。&极不可能低于VC,很不可能大于6气候
6、变化的减缓政策和行动涉及一系列社会经济成本的估算和政策分析。1977年,Nordhaus探索性地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情景进行了气候变化的成本效益的分析,虽然从气候敏感性的估计值看,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并不唯一对应全球平均2的温升,但后续的应对成本效益分析都逐渐将二氧化碳倍增或2。C情景作为探索的起点,并得到了很多研究结论。20世纪80年代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之前,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关系,呼吁全球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威胁,但当时没有足够的研究基础确定应该选择何种指标,以及用什么样的具体数值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
7、化的最终目标。此外,由于应对气候变化所涉及的领域复杂,在政治或政策层面的讨论也更倾向于对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相对谨慎的表述,以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的成果。同一时期,有学者开始提出应从更广的视角对气候变化的阈值进行研究,确定在何种水平上的气候变化可以被接受或避免,即希望系统地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而不是仅仅关注碳排放。三、IPCC第一、二次评估报告与欧盟理事会的决定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FAR)。该报告基于当时的研窕进展指出: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排放正在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增强温室效应,使地表升温,建议国际社会立即启动政治进程,讨论如何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
8、报告按当时的照常情景(八)和控制程度递增的情景(B、C、D),评估认为在2025年、2040年、2050年、2100年左右,等效的二氧化碳将达到工业革命前水平的两倍,全球平均温度将每10年上升0.10.3。0若要将浓度稳定在当时(1990年)的水平,需立即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长寿命温室气体人为排放减少60%,甲烷减少15%-20%o但是IPCC第一次评估的重点在于强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增温效应,而当时的科学基础也不足以形成更为具体的应对目标建议,在FAR推动下形成的公约对最终目标做出了较为定性的表述。作为公约后续谈判进程的重要科学支撑,IPCC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在第二次评估中
9、纳入了对实现公约第二条途径的评估,并专门形成了解释公约第二条有关科学技术信息的综合报告。实际上,从IPCC第二次评估开始,为公约谈判提供有助于确定定量化长期目标的科学信息,就成为后续历次科学评估的重要任务。1996年发布的第二次报告(SAR)认为,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科学文献的确指出了实现公约最终目标的前进方向,但判定什么构成了“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及需要采取什么行动阻止类似的干扰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与2。C温升相关的结论,是在IS92IPCC排放情景1992中等排放情景和气候敏感性的最佳估计值下,考虑气溶胶增加的影响,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将比
10、1990年上升2。(:,海平面会上升约50cm,小岛国和沿海地区面临较大的威胁、,带菌生物体的地理范围和季节扩展。明确提出将“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幅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的2。C之内“,最早见于1996年欧盟理事会会议决定。欧盟理事会基于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及相关的IS92中等排放情景,考虑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认为应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半,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浓度的两倍,即约550ppm,从而实现将温升控制在与工业化前相比不超过2P,并以此作为全球减缓合作的目标。欧盟在这份文件中并没有给出做出这一目标决定的理由,其确定性表述也无法从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
11、得到有力的支持,因此这一提法在当时并没有获得更为广泛的国际认可。四、IPCC第三、四次评估报告与八国集团(G8)峰会推动2001年IPCC发布第三次评估报告(TAR),以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温升可以归因于人类活动(66%90%的可能性)。气候变化影响利弊共存,但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速度越快,其不利影响的主导地位越明显。TAR综合报告的第一个问题就指出,自然、技术和社会科学可以对确定哪些要素构成“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证据,但这种决策是一种价值判断,需要在考虑发展、公平、可持续性以及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情况下,通过一个社会政治进程来决定。由于气候变化的程
12、度和速度都很重要,因此确定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构成基础会随着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取决于当地的特点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后果、适应以及减缓能力。值得关注的是,TAR引入了5个“关切理由(reasonsforconcern),“概念性地表达了重视气候变化风险的原因(图1)包括:独特和濒危系统的风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影响的分布、综合影响,以及未来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风险。该图用全球年平均温度代表气候变化的强度,但特别指出未来的影响将是全球和区域平均气候变化强度、速度、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现象、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适应性的函数,其取决于多个方面。报告认为,设定避免“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水平的战略、目标和时间表
13、时,需要考虑气候、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的惯性和不确定性,从更为综合和直观的角度,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将其与全球平均温度相联系。如图1所示,虽然TAR没有明确提出什么样的温升应该成为“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指标,但显示4。C以上的温升将带来极大的风险。这5个“关切理由在IPCC的后续评估中被不断使用。O901990Ooar20,YeOO12图1.IPCCTAR中关于预估和影响风险的对应图。SRES:关于排放情景的特别报告;AlFl,AlB,AIT,A2,Bl分别为SRES中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相应温室气体排放情景;IS92a为IPCC排放情景1992中的一个排放情景。2007年,
14、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AR4),认为TAR中指出的5个“关切理由依然是考虑关键脆弱性的可行框架,且在AR4的评估中,许多风险被确定为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例如,对于“独特的并受到威胁的系统,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己对极地、高山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果全球平均温度比19801999年高1.52.5。(:,在迄今为止所评估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中,大约有20%30%可能面临灭绝增大的风险;海面温度上升约13。C将导致珊瑚更频繁的白化事件发生和大范围死亡。对于极端天气事件,预估的干旱、热浪、洪水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将会增加。对于影响的分布,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地区往往是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低纬度和欠发达地区
15、普遍面临增大的风险。对于累计影响,随着变暖增加,对净成本产生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对于大尺度异常的风险,持续多个世纪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幅度将大大超过20世纪所观测到的升幅,格陵兰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风险可能在百年尺度发生。IPCC的评估要求保持政策中立,这使得IPCC倾向于提供有助于读者对风险做出自己判断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就什么构成了对“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做出结论。但相比前三次评估,第四次评估报告对风险的解释和表述更加清晰直观,如图2所示。这一阶段重要的标志,是科学界强化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价值判断对确立长期目标的重要性,这也推动了政治进程上关于温升目标的讨论。Water
16、IncreasedwateravailabilityinmoisttropicsandhighlatitudesDecreasingwateravailabilityandincreasingdroughtinmd4attdesandsemi-aridlowlatitudesHundredsofmillionsofpeopleexposedtoincreasedwaterstressEcosystemsIUpto30%ofspeciesat.Significant1extinctions.,increasingriskofextinctionaroundtheglobeIncreasedralbleachingsMostrals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