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云自治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紫云自治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二O一五年十二月前言“十三五”时期是紫云自治县深入贯彻中央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五型”城市的关键时期,是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全面提升林业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是切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紫云地处安顺南部,是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区位重要;同时,紫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以山地丘陵为主,岩溶地貌面积1528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6.9%,是安顺市石漠化分布广、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区域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2、,科学划定并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稳步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城镇建设,对紫云县“五位一体”建设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安顺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以及紫云自治县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及紫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相关林业法律法规,为促进紫云县林业生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山绿民富的生态紫云,全面提升紫云的生态优势,以及实施“生态立县”提供科学指导,特编制紫云自治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o本规划范围为紫云县行政区域,国土面积22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27.2万人。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升森林品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生态紫云为核心,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8.56%以上,林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科技林业、效益林业和法治林业。第一章“十二五”林业发展回顾1第一节“十二五”林业发展取得的成绩1第二节“十二五”林业发展主要经验3第三节“十二五”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第二章“十三五”林业发展条件分析6第一节面临的机遇6第二节应对的挑战7第三章基本思路9第一节指导思想9第二节基本原则9第三节规划目标10第四章总忖局12第五章全面建设生态体系13第一节全
4、面推进生态体系建设13第二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15第六章加快建设林业产业体系17第一节壮大培育山地高效林业特色产业17第二节稳步推进木材精深加工和林副产品加工产业20第三节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21第七章极力打造生态文化22第一节加快宜居紫云生态城市创建22第二节推进城乡绿化美化23第三节繁荣生态文化产业24第四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24第八章夯实林业发展基础26第一节强化森林资源管理26第二节优化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8第三节加强科技创新29第四节加强森林防火30第五节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30第六节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31第七节加强林业应急体系建设31第九章保障措施33第一章“十二五”林业发展回顾“十二
5、五”期间,紫云林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着力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精品水果、茶叶、中药材等林业产业,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实现了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三个重要指标稳步增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为“十三五”时期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节“十二五”林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一、造林绿化规模显著扩大,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造林任务21.2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27万亩,封山育林11.0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40.60%提高到2014年的49.96%,森林资源
6、持续增长,生态功能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为紫云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紫云自治县以坡耕地和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为重点,主要依托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植被恢复费、县乡村造林绿化规划、扶贫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等工程项目,启动了绿色紫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及县级资金投入,整合其他部门资金,鼓励和吸收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已经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森林抚育补贴、公益林补偿及林木良种补贴等,为逐步建立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林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助民增收效果
7、明显“十二五”期间紫云自治县坚持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建设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现代林业产业基地。通过引导企业实施林业产业项目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鼓励村民流转闲置的荒山荒地,参与公司开发建设、发展林业产业,既实现了“绿水青山”,又获取了“金山银山”。目前,全县已发展精品水果4万亩,蓝莓0.6万亩,金刺梨1.3万亩,茶叶种植3万亩、中药材种植4万亩、核桃5万亩、油茶5万亩、冰脆李示范种植基地0.2万亩,建成年产200万株冰脆李优质苗木繁育基地。林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化规模日渐壮大,有效拉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大幅提
8、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林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四、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造林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基本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各项林业政策,加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86.9万亩,勘界宗地数20454宗,勘界率95.3%;完成林权证打印12189本;全县林权纠纷123起,面积3.1万亩,调处53起,调处面积0.9万亩,纠纷调处率29.5%。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林业宏观调控体制,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林地使用权和森林、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林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造林管理模式,大力推广承包、租赁、联
9、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有效造林形式,坚持谁绿化、谁管理,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谁经营,把建设、管护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使责任权利相统一,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鼓励和提倡懂技术的大户造林,个人承包荒山造林,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开展造林工作,实行包苗木、包栽、包活、包管、包成林制度,直至成活率达到90%以上,确保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造林绿化取得实效。五、依法治林扎实推进,资源保护卓有成效坚持依法治林,紫云自治县成立了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履行全县林业行政执法职能,审查林业行政执法案件130余起。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一步加强,年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为0.05%。,年林业有害生物
10、成灾率平均为1.0%。以内,均低于年度控制指标。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公益林管护面积126.5万亩。进一步提升了森林公安执法水平和社会形象,共破获刑事案件33起,开展“六个严禁”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使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第二节“十二五”林业发展主要经验一、坚持围绕主基调,服务主战略坚持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服务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规范和简化使用林地审批、林木采伐等行政许可事项,“十二五”期间共办理使用林地面积647亩,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根据贵州省森林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着力推进
11、全县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努力提高林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在主动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同时,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加速发展。二、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明晰产权、利益驱动,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全面带动了林业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的格局。深化市场运作,鼓励通过以地生财、以林生财、整合项目资金、林权抵押贷款、财政补贴等办法,解决好造林绿化投资问题;同时通过产权所有、收益共享等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及个人投资。三、坚持工程带动,加快林业发展紫
12、云县累计完成珠防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植被恢复费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18万亩,占同期营造林面积的85%,为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调整和优化了林业生产力布局,以重点突破带动了林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实行工程监理制、造林招投标制等工程建设新机制,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营造林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坚持兴林富民,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把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改善生态状况和林农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将兴林和富民相统一,并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林业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优先
13、、兼顾发展的前提下,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逐步加深了对生态与经济相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力度调整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的关系,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发展模式,农民从林业上得到的收益逐年增多,激发出了更高的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进一步加快了林业产业发展。第三节“十二五”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森林资源整体质量不高、树种结构较为单一紫云自治县虽然森林总体比“十一五”期间有所提高,但任然存在森林经营管理集约程度不够,林分质量普遍不高等现象,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4.85立方米/公顷,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6立方米/公顷。森林质量总体水平较差、生态效能不强。树种结构较为单一,全县主要用材树种
14、是马尾松、杉树两个树种。二、林业产业实力薄弱、森林旅游业有待开发紫云自治县林业用地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但林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总体上林地生产力、森林资源利用率偏低,林业产业实力薄弱,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突出。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显得相当突出,集约化、多元化经营水平不高,发展方式粗放,林业二三产业不发达,林业蕴藏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普遍存在组织规模大不、经济实力较薄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问题,因此林业产业发展带动致富增收效果不明显。紫云县有着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但森林旅游网络尚未形成,有的旅游资源未得到较好的保护,出现破坏性开
15、发的现象。森林生态旅游是旅游行业的骄子,是林业发展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极具后发优势,紫云县目前森林生态旅游的效益不高,有待进一步开发。三、林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有限林业建设长期依赖于中央投入,省级投入不足,市区配套多数不能落实。“十二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5177.31万元,而同期省级财政投入仅2387万元。由于长期投入不足,营造林投资标准低,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设成效不明显,对林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网络以及森林防火、林业科研、机械装备等的投资力度不够,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林业加速发展的要求。同时林业投资体制不活也是制约各种资本向林业聚集的深层次原因,财政投入政策、林权
16、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林权流转等相应配套制度等还需要继续推进和完善。第二章“十三五”林业发展条件分析“十三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期,是提升林业建设质量与效益的重要转型升级期,也是打造紫云“五型”城市的发展突破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第一节面临的机遇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跨越发展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