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调研报告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正处于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长期以来,企业在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定岗定编、干部选配、教育培养等方面受制于传统模式限制,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与发展的要求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匹配的地方。特别是在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不间断提升的进程中,新站新线、既有站信息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呈现逐年增多、交付工期紧、资金投入密集等特点,腐败问题也随之多发,作案方式大都隐蔽性强,且涉及项目多、时间跨度长、累积金额大。坚持严的工作主基调,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监督力度,着力在预防中构建廉政风险控制长效机制,不仅是落实全面从严治
2、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坚持问题导向,在案件教训中找准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成因从近几年以来查处的信息工程领域的腐败典型案件看,信息工程领域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究其问题及成因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一信息工程市场特点导致围猎多发1.垄断地位强。信息化建设工程大多由非运输企业承担,背靠庞大的资本市场,资源富集、资金密集,信息工程建设项目多、物资采购频率高,市场化、多元化经营模式拓展延伸快速,发生“靠路吃路”、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的廉政风险不间断增大。2 .工程利润高。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买卖交换过程,施工工
3、艺要求复杂,有的还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较传统的粗放型的行业,利润率更为诱人。工程建设涉及工程招投标、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多个环节,且大多属重要敏感事项。3 .供需不平衡。信息工程领域项目招标和物资采购大多存在工期短、招标采购时间仓促、供应商扎堆的特点,在“粥少僧多”的供需紧张矛盾下,很多投标单位和供应商不得不在招投标过程当中施展浑身解术,利用“市场潜规则”进行渗透拉拢。一些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有的利用职务影响充当了“说客”,有的甘愿鞍前马后充当“马仔”,直到深陷违法犯罪的泥潭。二权力监督和制约缺失导致权力滥用1 .监管模式落后。随着信息
4、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种类日益增多、数量也大幅增加,订单小至几万、十几万,大到几百万、上千万,且信息工程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也在快速更新迭代中,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近几年以来,随着铁路企业改革发展的不间断深入,机构的重组和变革加快,一定程度上出现管理缺位的现象。2 .管理制度滞后。近几年以来,针对信息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上海局集团公司先后出台了工程建设领域领导人员从业行为准则领导干部不得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承诺以及经营管理问责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对违规违纪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划出了职业底线和纪律红线。但实践运用中,这些制度存在三个缺陷:首先是规定的内容
5、缺乏针对性,无法适用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其次,这些制度往往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缺乏对腐败行为的预防、控制等具体措施;最后,制度中规定的惩罚机制缺乏约束力,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担心查处案件会影响到上级对本单位绩效考核,往往会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和做法,给违纪人员带来放松的心理。管理制度的缺失严重影响公司化整治管理,权力运转得不到有效制衡,重要敏感事项缺乏预警控制机制,从而造成腐败问题多发。3 ,廉政风险点隐蔽。信息工程大都是大基建或运输主业更改配套项目,相对传统工程因其体量规模总体较小,长期以来很难被各方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信息工程大都为基建配套或更新改造附属工程,有的新
6、站新线大都比较偏远,实时监督难度大且容易缺位;有的施工项目为高精尖的新科技产品,传统的监管的手段难以触及。从近几年以来查处的信息系统个别党员管理人员腐败案件可以看出,此类案件存在隐蔽性强、反复发生、金额较大的特点,且“小官大贪”现象比较突出。此外,信息工程领域很多项目比传统基建工程复杂,工程估价比较困难,除非具备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背景,否则很难察觉到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廉政风险。(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腐败易发1.干部培养不到位。一方面,信息工程领域专业性较强,专业管理人员多为理工科背景出身的技术人才,业绩考核和职务晋升等往往偏重于个人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的积累,缺乏对政整治管理论和法律法规
7、等的学习,不同程度存在“重业务轻思想、重效益轻管理、重技术轻廉政”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综合人员大都对信息工程市场外部环境了解甚少,监管能力较弱经验缺乏,加之企业在培养既懂业务、又会监督的综合性人才队伍方面周期较长,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长期得不到缓解,管理人员整体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一直存在。2 .干部交流不畅通。受到专业、政策、环境等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干部交流不畅通的瓶颈难以突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关键管理人员在同一个单位、同一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更迭迟滞。这不仅造成干部工作经历单一、综合知识匮乏,还会导致出现利益小团体、经营决策“一言堂”、一个部门一个人“说了算
8、”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3 .用工形式不规范。企业用工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一些铁路企业中,劳务用工占比倒挂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关键岗位长期由劳务派遣工担任技术骨干。这些人员由于是非正式员工,在低薪水、高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但对身边的腐败现象往往唯命是从,而且其工作的稳定性相对正式员工较差,流动性较强,面对金钱诱惑时,更容易放松思想警惕,造成底线失守,行为失范,最终走上违法违纪道路。二、加强监督力度,着力在预防中构建廉政风险控制长效机制一以强化廉政教育为基础,从思想上做好防范1.在教育对象上强调重点。坚持以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为核心,以典型案例和党纪法规为教育材料,开展
9、一直不间断性廉政学习教育,引导疏通疏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不间断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廉洁守纪的行动自觉。2 .在教育形式上寻求创新。要突出主题、结合实际、把握动向,针对企业员工分散、流动性强、廉洁意识不强的特点,以富有针对性、创造性、前瞻性的教育形式,精准找好切入点,选对施教法,唱响主旋律。综合运用廉政专项党课、廉政文化参观、案件庭审旁听、多媒体互动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强化主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疏通疏通大家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着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3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结合。要适应“时”与“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注重将日常教育和重点教育、廉
10、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法治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专业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有机结合,强化自我约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因人施教,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抓住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分层施教,突出针对性,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廉政教育产生共情共鸣,真正入脑入心。二)以强化制度建设为关键,从源头上做好设防1.管理制度有效化。要对现有规章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特别是涉及企业经营行为的敏感管理事项,重点细化领导及管理人员从业行为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并注重落地落地实施后的评估、分析、完善及清理工作,不间断增强规章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加强相关管理制度顶层设计,推进形成经
11、营管理互控机制,推行建立廉政承诺制度,谨防重要事项一个部门、一个人“说了算”现象。针对微腐败常见问题,梳理涉及员工群众利益的监督事项,强化对小微权力的监督。4 .廉政交底公开化。针对信息工程建设项目落地落地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苗头倾向,建立管理人员廉政约谈制度,告知必要的廉政纪律,抓早提醒。对领导干部、专业管理人员的用权行为、回避事项等纳入厂务公开予以公示,畅通监督渠道。开展“廉洁公约”签订,定期走进工地开展谈心谈话;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做到工程推进同步监督检查;强化施工过程监管,通过规范程序标准,严查暗箱操作、偷工减料、擅自变更、以次充好、虚报多报等问题。5 .管理手段信息化。按照“制度
12、+科技+阳光”总体思路,强化信息科技手段运用,会同业务部门完善合同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报销、项目外包等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监督,有效杜绝管理漏洞,谨防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坚持问题导向,将工程承发包、物资设备)采购招标、验收交付等腐败易发环节,纳入全流程管控重点,加强联防联控流程设计,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环环相扣、过程可控的线上信息管理系统,力保权力运转网上留痕、过程受控。三以健全责任清单为抓手,从履职上做好立规1 .建立背书制度。以签订廉政承诺书、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目标责任书等为手段,进一步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构建信息工程建设在立项、招标、采购、分包、落地落地实施、验收等
13、全流程的廉政建设责任体系,把落地落地实施部门、参建单位在廉政建设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清单,融入到信息工程管理监管中,实行“工程建设与廉政建设”任务双交底。2 .紧盯决策事项。优化“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报备制度,进一步规范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等事项,必须按照“集体领导、个别酝酿、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经党委会前置进行决策,做到程序合规、一事一议,决策议案会后形成纪要备查。3 .严格失责追究。针对信息工程领域围标串标、违规分包、非法转包、违规调概变更、虚假验工计价、信誉评价虚化等影响企业健康经营的行为,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管理硬约束,对违规
14、供应商进行警示或清除,进一步净化经营环境。四以干部队伍培养为手段,从选拔任用上做好机制建设1.强抓后备干部的选拔。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放眼基层一线,不但要着眼工作业绩优,更要紧盯政治素养好、群众威信高等关键要素。在干部选拔中,注重将廉政情况作为公开推荐必要条件之一,引入竞争机制,着力好中选优。2 .要强化后备干部的考察。要定期对干部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理论功底、政策水平、能力素养等进行综合跟踪评价,并把考察范围向“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延伸,假设发现苗头性问题,开展约谈提醒,帮助他们主动纠偏,维护纪律的严肃性。3 .创新后备干部使用途径。分层分级建立干部挂职锻炼机制,推进技术业务部门
15、与综合管理部门人才的“双向流动”,为培养技术水平高、廉政意识强的综合型人才打通通道。同时,对在同一区域、同一岗位的干部使用实行年限交流和末位淘汰机制,畅通干部“能上能下”的途径,净化廉政风险滋生的土壤。五以内外监督为抓手,从整治管理效能上做好作用发挥1 .强化巡纪上下联动。以接受巡视巡察等“政治体检”为契机,围绕政治监督重点,聚焦“两个责任”落实,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对“靠路吃路”、设租寻租、损公肥私等问题线索落地落地实施精准有效的监督,对腐败问题落地落地实施强力惩治。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杜绝把执纪办案当成“硬指标”,把监督工作当成“软指标”,推进形成巡纪上下联动机制,切实起到惩治腐败
16、的震慑效果。2 .强化案后问题整治。要建立“两个同步”“三个一”工作机制,即在开展问题线索初核时同步进行调查研究,在立案审查时同步谋划落地落地实施“后半篇文章”,做到“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一案一警示:在查处典型案件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施治,用好用活典型案例反面教育材料,引导疏通疏通党员干部摒弃“看客心理”,达到“惩治一个警醒一片”的良好效果。3 .强化纪审协调共商。建立纪委、审计及业务部门协调商议机制,充分运用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阶段考核与专项考核等方式,定期研究问题线索,盯住工程立项、招标、分包、采购、落地落地实施及验收等重要环节的权力运用,对供应商信用评价运作及结果公开程序进行监督,完善监控预警和纠错机制。特别对资金投入集中、体量较大的重点项目,引入第三方审价强制措施,切实堵住违规漏洞。将纪检部门“旁观者清”的优势和相关部门精于业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强强联手、同频共振,坚决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