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5878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体掌握全市思政课教育教学生态,研究决策新时代我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政策举措,我组织力量开展了本次专项调研,调研范围涉及全市普通中小学(含民办学校)XX所、中等职业学校XX所、特殊教育学校XX所,调研内容包含思政课程教师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教研等方面。一、基本情况(一)思政课师资建设基本情况。据统计,全市共有思政课专兼职教师XX人,其中党员XX人,占比义义。小学段思政课任课教师XX人,专职XX人,占比XX%。学历占比本科义X%、专科X义,中师义义,研究生义义%,学历达标率100%,政治教育相关专业XX人,专业对口率X

2、X%。初中段思政课任课教师X义人,专职XX人,占比XX%。本科学历占比XX%、专科xx%,中师学历义人,研究生占比xx%,学历达标率义%o政治教育相关专业XX人,专业对口率XX%。高中段思政课任课教师XX人,专职XX人,占比XX%。本科学历占比%,中师学历X人,研究生占比义义,学历达标率义X%。政治教育相关专业XX人,专业对口率XX%。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任课教师XX人;专职XX人,占xx%,本科学历占比Xx%,专科XX%,学历达标率xx%,政治教育相关专业XX人,专业对口率XX%。特殊教育学校思政课任课教师XX人,本科学历占比XX%,专科XX%,研究生X人,学历达标率100,政治教育相关专业义

3、人,专业对口率%。总体看,全市思政课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较高,基本能够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初高中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职占比、专业对口率较高,小学段教师专业对口率低,兼职现象比较普遍。(二)思政课课程设置总体情况。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大部分学校能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标准开设思政课,X%的小学每周设置23个课时,所有初中七、八年级每周设置2个课时,九年级依据学情校情每周24课时不等;高中高一年级周课时为2节、高二文科每周34节、理科每周12节、高三文科每周46节不等,中等职业学校每周设置2个课时,特教学校每周设置12个课时,均为正规课时量。受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文理分科

4、的影响,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后理科不再开设思政课,高三理科班不开设思政课。绝大部分学校能够严格执行课时标准,没有占用、挪用、压缩思政课课时的现象,思政课教学有可靠的时间保证。但调研也发现,很多学校实践活动课未按要求开设,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访问、调研的机会少,缺少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全社会协同配合思政教育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没有真正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三)思政课教学教研和管理情况。一是各项制度不断完善。随着全市“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全面开展,各学校都更加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立了思政课创优行动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了领导听思政课

5、、包抓教研组、包抓思政课教师制度。二是常规管理较为规范。初中、高中学校均成立了政史地中心教研组,下设思政课年级备课组,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作业布置等,坚持备课组组长签字审核制度,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并配备校级领导包抓,指导督促开展教学教研工作。三是教研方式日趋多样。绝大多数初高中都能有计划地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校本教研氛围较为浓厚。尤其是规模大的初中和高中每次教研活动都能确定教研主题、安排主讲人,深入探讨,各抒己见,多视角研究思政课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深厚智力支撑。二、主要问题(一)思政课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不足

6、。调研发现,很多学校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专职思政课师资缺额较大。小学专职占比仅为xx%,初中XX%,高中XXO%,思政课专任教师人数少、课时多,难以保障课程质量。其次是思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不能很好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从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小学专业对口率仅为XX%,初中为xx%,中等职业学校为xx%,专业对口率偏低。由于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短缺,兼任教师没有足够精力深入钻研,造成思政课创新不足,全市思政课教师在“三级三类”骨干体系中占比较低。(二)思政课教师职业地位有待提升。受传统“重智育,轻德育”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学校领导对思政课不重视,特别是在小学段,通

7、常把思想政治课当做“副课”或者“选修课”,在学校业务考核评价体系中忽视思政课地位。在课时安排上,有37所学校一至六年级、18所学校个别年级每周只安排一课时,不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个别县区在评职称时,要求申报专业必须与学历或教师资格证一致,造成部分思政教学的教师不能申报,损伤了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三)思政课教师队伍缺乏有效培训。思政课教师缺乏长期有效的进修渠道和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上,对如何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不够重视,使得一些教师停留在以传统讲授法为主,导致学生思政课参与度不高。在培训方式上,很多学校采取校内思政课教师相互观摩,缺少借鉴和引入外部优秀课程资源,导致培训形式大于内容,弱化了教师知识

8、更新、教学能力提升的积极性。在培训目的上,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走过场、留痕迹的形式化培训较多,缺乏对后续课程培训效果的评估和监督。三、发展策略(一)提高认识是关键。办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保证正确育人方向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各县区、学校要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办好思想政治课的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把构建高水平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主要抓手,落实“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4字要求,切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学校校长要担负起办好思政课的“第一责任”,提高政治

9、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管理首要位置,将思想政治课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切实发挥协同育人功能。要切实关心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在人才引进、学科发展、科研立项、经费投入、资源使用和评优表彰等方面给予照顾,尽快建立起梯队合理、充满活力的思政课教师团队。(二)队伍建设是支柱。各县区、各学校在每年教师招录时,要适当向思政课教师倾斜,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思政专业教师入职,为队伍建设输入新鲜血液。在招聘思政课新教师、在职教师转岗任教时,要加强政治立场、个人品行的考察,把好思想政治关。要逐步提高思政课专职教师比例,保持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教师队伍。加

10、强思政课教师培训,支持鼓励教师针对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开展专题研修,不断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在绩效考核、评优晋升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事思政课教学。各县区要按相关规定和要求配齐专兼职思政课教研员,为区域内思政课教育教学发挥引领、指导、规范和服务功能。市、县教师培训机构要将思政课教师培养列入专项计划,在培训内容上努力实现专业性和实效性并举,在培养方式上多采用体验式培训。(三)改革创新是动能。各县区、各学校要引导思政课教师研究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网络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尝试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要注重知行

11、合一,将认知学习、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研学旅行等,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要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实例,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要推进思政课和中小学学科德育相互配合,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四)内涵发展是方向。市、县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的

12、研究和指导,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各学段的课程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校要尽可能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短期进修和交流访学的机会,增加思政课教师到优秀学校学习观摩的机会,聘请熟悉思政课程教学需求的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辅导培训。各县区要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及建设精品课堂活动,构建思政课教师骨干团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评奖树横的重要标准。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保证有一定比例的思政课课时用于学生实践体验。要注重自我教育,强化对学生品行学习的自我规划、自我观察和总结反思的指导,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由感知到认同、由认同到信仰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