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为刘备找借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中天为刘备找借口.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易中天为刘备找借口读三国时,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会有刘备向孙权“借荆州”的说法?布很多学者也搞不明白这个问题,于是就干脆宣称:刘备从没有向孙权借过荆州。而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则是一种无理取闹的行为。易中天先生就沿袭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刘备真如易中天教授所说的那样,从来没有“借荆州,那么孙权为什么要不断向刘备讨还荆州?而刘备为什么会答应将荆州归还给孙权呢?其实,刘备是借过荆州的。此前,孙、刘两家在赤壁之战前有过一次“江东和谈”,这次“和谈”以孙吴为主导,基调之一便是:战后的荆州应归属于孙权。后来,孙、刘两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刘备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当初在和谈中吃亏太大了。他想突破江东和谈”的束缚,
2、便使出了赴京借地、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自领荆州牧的变通手法。即使他使用了这一系列手段,也没敢否认“借荆州”的说法。所以,面对孙权讨要荆州的行为,刘备曾对孙权承诺;“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三国志先主传)易中天先生误读了“借荆州”这段历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误读之一:荆州属于刘备易中天说:荆州本是刘表的,刘表死后,那就是他儿子的。所以赤壁之战后,刘备就表荐刘琦做荆州刺史,并没有说荆州是自己的。后来刘琦病死,刘备在大家的推举下接班做了荆州牧。按照维承关系,荆州该是刘备的。荆州是刘备的,江陵和南郡当然也是。只不过江陵被周瑜占着,得去讨要而已。因此资治通鉴就不说从权借荆州数郡,而使用求督荆州的说法
3、。因为从继承系和权属关系看,刘备向孙权要江陵,只能说是索江陵,不能说是借荆州一.在易先生看来,整个荆州就应该是属于刘备的荆州本属于刘表,但刘表临死前将荆州转给了自己的小儿子刘琮,刘琮向西操投降,荆州自然就属于曹操。孙、刘两家联手打败普操,并占领了已经不屈于刘表的荆州大部分领地,刘备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就是想强调刘表与刘琦的,专承关系,意在淡化荆州已不再属于刘表的事实。说白了,刘琦就是刘备为拒还荆州制造的“接口”而已。易中天之所以错误地得出了荆州应届刘备的结论,是因为他的目光仅仅局限在刘表一刘琦一刘备这个传承关系上,而忽视了这个传承早已被“刘琮降普”所打破的事实。误读之二:曾肃的话没道理在鲁肃与
4、关羽的谈判会议上,关羽被鲁雨驳得哑口无言。但易中天先生说,鲁肃的话没道理。他说刘备“借荆州”时并非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梢有此常识的人都知道,刘备的,军败远来”是发生在“江东和谈0之前,但易中天先生非要建改鲁肃的原话,结果把鲁肃搞成了一个很弱智的形象。误读之三:借少还多易先生还说,孙权索要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是刘备打下来的,根本不应该还给孙权。刘备亲自打下三郡,这的确没错,但刘备赴京口借地在前,出兵南三郡在后。也就是说,刘备是在征徙,孙权同意后才进兵南三郡的。所以,南三郡依旧是“借”的。易中天先生之所以错误地认为刘备打下的南三都应属于刘备,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刘备赴京的目的何在。误读之四
5、:孙权同意刘备“领荆州牧”易先生说,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也同意刘备“领荆州牧工根据历史记载,刘备向孙权提出过要都督荆州,但孙权并没有同意。三国志鲁肃传教:.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曾公。”暂肃所提出的方案,并不是同意刘备任荆州牧,而是提出暂且将荆州的一些土地借给刘备。何况南郡属于荆州,孙权刚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又怎能同意刘备“领荆州牧”呢?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琦死,群下推先生为荆州牧。也就是说,刘备这个荆州牧”是自封的,看来,是易中天先生非要孙权同意的。误读之五:荆州牧应该到治所就任对于后备诣京见权,求都将荆州”这句话,易先生还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胡乱揣测刘备的心理说:“我现在不是荆州牧吗?荆州牧就应该到荆州去就任易中天还说,刘备“求督荆州”就是要求到江陵去上任的意思。事实上,刘备“诣京见权”时,根本不是什么荆州牧。他在“诣京见权”后,才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在刘琦死后,他才自领荆州牧的。易中天先生把最基本的历史时间顺序都弄错了,难怪会得出非常荒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