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86235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写作课程与教学:回归真实的任务情境作者:王从华作者简介:王从华,教育学博士,博士后,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研室主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点负责人,江西省中小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实验项目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小学写作教学协作会副理事长(341000)o原发信息: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太原)2019年第20191/2期第4-9页内容提要:我国写作教学由不可教转向可教,亟须回归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基于真实任务情境重构校本化写作课程,围绕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对部编本写作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依据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设计与开展

2、写作教学,建构基于真实写作任务情境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写作/课程/教学/任务情境期刊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9年06期梁启超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写作教学的先驱,他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指出:文章的作用在于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传达给别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所传达的,恰如自己所要说的。令读者恰恰领会我的原意。”梁先生所说的文章主要指记述文和论辩文,基本上属于普通文和应用文,因此,他对文章的功能定位是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特别关注读者,主要强调作者思想的表达要令读者领会我的原意。蔡元培、刘半农、夏丐尊等人均强调写作教学要满足生活、工作的需要,即回归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

3、具备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动笔的能力(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239.)。这类文章的作者、读者、话题、写作目的和文体都是特定的,文章的功能是为了完成生活或工作中的某项任务。夏丐尊先生特别强调作文的六种态度,即谁为了谁,为了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说什么话(夏丐尊.文章讲话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188.),这六种态度实际包含了写作的七个要素:读者、作者、写作目的、写作地点、写作时间、写作方法和写作话题。这一时期的写作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交际功能,交际目的和读者意识都很明确,而且文体分类也比较丰富,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1963年语

4、文教材推出了新的文章学系统,把写作文体归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教学文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发展的趋势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写作教学理论界非常关注真实写作个性写作创新写作;另一方面,中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写作语境不断窄化,读者被窄化为教师和阅卷老师,写作目的被窄化为“获得高分,写作文体窄化为三大教学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写作教学脱离真实生活情境,写作目的是为了生产出得高分的“小文人语篇”(王荣生.文章体式所造成的难题J语文学习,2004,(10):18-21.)o对学生而言,写作不知如何下笔,难学;对教师而言,写作不知教什么,难教。1998

5、年NAEP(美国国家教育进展两古)通过研究200多个写作教学课堂,指出真实读者的重要性,认为读者不真实,交流不真实,写作就比较无效,建议最好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为真实的读者写作。(Art,P.NAEP/NWPstudyshowslinkbetweenassignments,betterstudentwritingJ.TheVoice,2001f6(2):16-17.)20世纪80年代以来f随着情境认知理论及其在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西方国家写作教学面向学校生活的写作拓展为面向生活世界的写作。因此,我认为:当前的写作教学亟须回归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基于真实任务情境重构校本化写作课程,围绕真

6、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对部编本写作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依据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设计与开展写作教学,建构基于真实写作任务情境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一、基于真实任务情境重构写作课程(一)写作课程重构需要回归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系统的一部写作学论著。刘勰在序志篇中,用一句话“是以君子处事,树德建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功能立德立言。如何立德立言呢?他在文体论和创作论之前的总论里详细论述了作文之关键是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变骚,正如序志中说到的: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诗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到了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提出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创作论主张是与之一脉相

7、承的,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几乎成为我国古代文章写作的终极追求。换言之,长期以来,我国古代的作者把文章看作是载心原道的工具,可以超越时空,尽管认可”文章合为时而著,但往往对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认识不足,把写作当成了“树德建言”的工具。随着现代情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提出,人们对“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清晰、深入。源自真实的或模拟生活世界的写作任务,不仅能够让写作学习者认识到写作的意义,激发写作的兴趣,而且能为学习者搭设写作的支架,为学习者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帮助。随着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谈译.第三次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84.)时代的来临,写作的功能不再局

8、限于载心立言,而且还有与人交往”应对生活和工作的事务”以及用来学习”等。因此,中小学写作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需要基于自我表达与人交往应对生活和工作的事务和用来学习真实的任务情境,充分发挥写作的功能,通过跨学科的真实写作实践,全面促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二)写作课程重构应基于完成真实写作任务的需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写作是知识转换的加工过程。美国学者琳达弗劳尔和约翰R海耶斯认为,成熟的写作者的写作过程具有三个主要成分:任务情境、作者的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这三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任务情境和外部储存;(2)有关主题的知识、读者的知识和修辞的知识;(3)有关计划、述写和复查的

9、知识。三部分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写作是高级的认知过程,是认知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语言交际原则的视角来看,写作是一个不断挖掘和重塑作者思想的过程,需要一个作者和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魏小娜.真实写作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7-119.)。以上三个视角,为写作课程的重构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写作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要回归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的知识转换、认知过程和交际情境关联起来,通过写作,认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活世界。(三)写作课程的重构不仅要基于儿童现实世界,还要着眼未来世界中小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阅读世界和想象的世界)是丰富

10、多彩的,未来的世界基于现实世界,又超越现实世界。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盒子的好奇心。(美戴维钳金斯著,杨彦捷译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8.)写作课程应把中小学生的学习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未来生活世界链接起来,在真实的任务情境和拟真的任务情境中学习写作,并培养用写作解决学习、认知和与社会交往问题的能力。当前,我国中小学写作课程一定要突破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类教学文体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框架,以学生学习、认知与交往的生活世界为中心重构写作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根据真实任务情境的需要,开发更多的文

11、体类型,让诗歌、童话、小说、剧本等文学文体和读书笔记、研究小论文等实用文体的写作知识成为写作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倡导任务型写作教学评价,并使其成为中浮写作课程的主要模型。课程内容(基于真实写作任务情境的写作知识)的除旧纳新是写作课程的重构的核心内容,写作课程知识开发有三个主要渠道:(1)整合、鉴别与筛选古今中外已有的写作知识;(2)辨识和抽取语文教师优秀写作课例中的写作知识;(3)萃取优秀作品中的核心写作知识。这些知识能够与真实的写作任务关联起来,并能够转化为中小学生的写作经验。二、围绕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对现有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有学者指出,我国当前在使用的教材有的写作任务是有写作核心

12、知识和要求的提示的,有的则没有,有的太大、太宽泛,操作性很差(荣维东.写作教学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环节J.语文建设,2018,(6):21-25.),这种评价基本是符合实际的。如新课标某某版本高中实验教材中关于描写的课文内容,先是给出了两个描写的例子,然后指出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使客观事物有形、有声、有色地再现于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简单阐述了描写时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有明确的目的,善于抓住特点,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这些写作知识脱离了具体的写作语境,因此显得比较空泛、笼统。而同时期一些国外写作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很值得借鉴的。如美国的母语教材写作和语法:交流实践(十年级用)描写单

13、元呈现的则是具体、详尽也更为实用的策略性知识。比如,课文在一般性地提出描写是让你形象地再现经历并与他人分享的叙述”之后,还给出一些描写的具体特征:”大多数描写包括:(1)感觉语言,说明作者所见、所听、所尝、所闻和所触的经历;(2)准确语言,包括形象的动词和精确的名词;(3)形象化语言,如拟人、夸张、明喻和暗喻;(4)逻辑结构,如时间顺序或空间JIl好。”随后,编者又详细介绍了写作一篇描写性文章从准备到修改、发表等各个环节可以采用的各种方法、策略和技巧。譬如,编者提出在缩小选题范围时要考虑读者和写作目的,并具体写道,选择读者能理解和欣赏的细节描写。你所选择的细节、语气、对文章主题的态度等,有助于

14、实现写作目的,也就是写作原因,进而给出两个因读者和写作目的不同而描写的细节和语气有所变化的例子供学生比较(洪宗礼,柳土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7)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3-74.)这些策略性知识镶嵌在例文支架中,和具体的写作情境(读者、写作目的、写作过程)相结合,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和使用。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呈现具体化、情境化的写作知识,是写作教材编写发展的方向。写作任务语境”包括读者、目的、角色、话题、语言等要素。这些要素是真实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潜在动机资源。写作的本质是交流,这种交流机制是写作活动得以Il页利进行的“支架。特定的交际语境”引发了学习者的写作动机,在写作教学过程

15、中,学习者总是通过揣摩并设想着读者的需求、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的意图选择话题,与读者进行对话与交流。斯皮维从读者要素出发认为:读者对作者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能成为作者发明创造的有力工具。正如许多老师所意识到的,一旦作者能预想出读者们已知的、想要知道的和将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的东西,这反过来会有助于写作”。(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4.)现有教材写作单元提供的知识主要有三类:(1)提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爱好的知识,如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2)呈现话题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知识,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JlJ真美;(3)呈现写作方法与技巧的知识,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人要抓住精神,这是写作单元内容的主流呈现方式。基于此,回归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对教材的写作单元进行分析,判断是哪一类知识的呈现方式。(2)针对不同的单元编排方式,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并根据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需求选择具体化的写作知识。如针对第一类知识单元需要根据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真实的或拟真的写作任务情境,指导学生自由写作。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这一次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