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鹳雀楼》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教学反思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提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考虑到学生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对古诗有了一些最基本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放手和他们一起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我决定采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模式学习。此外,教参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理”的确切要求,个人觉得应训练学生对生活有一些辩证的思索,因此,决定对学生进行一些拓展。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阅读古诗的要求是能展开想象,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感受语言的优美,教材中本单元
2、的教学重点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诗句的意思,因此根据本诗的特点,大纲的要求和学生情况,我将想象诗句画面,理解诗句含义,做为重点,将初步体会诗人情感,并有感情朗读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中自我感觉以下方面做得较好,扎实进行生字教学。初读古诗时,指导学生将字音落在实处,关注了“尽、更、层等鼻音的指导。随文识字时,根据形声字特点,关注“楼”的声旁,形旁,让学生以”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形声字训练。并指导学生书写评价。学习“黄”字时,针对学生容易把中间部分写成“田”,我出示了“黄”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记住挂玉的绳子,相信学生的错误率将降低;学“尽”时,用了联想识字法,让学生想象一个倒过来滴汤的碗,使
3、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展示中学会了生字。理解古诗时,充分借助课本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品味词句,比较句子,情感朗读等方法,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清晰,孩子们也学得轻松愉快。课后拓展引入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王之涣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站在不同角度写黄河的诗,以期让学生拓宽看问题的角度,知道人生处处有美景,登高望远固然可喜,然而身处平地或低处也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但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课下自我反思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择其一二叙之。其一,对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介绍及其诗词欣赏应放在课前谈话,放在课堂上,影响了课堂的节奏,把开头的节奏拖慢了,也因此整堂课后面的部分不够舒缓自然。其二,拓展部分可以更扎实地让学生积累下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拓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