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梳理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梳理及练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二、课下注释及翻译参考课堂笔记三、文言知识归纳()重点虚词去后乃至乃:副词,表示时间相接或在前面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可译为“才(二)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三)一词多义1 .信:则是无信信:名词,信用与朋友交而不停乎信:形容词,真诚,诚实(四)古今异义L陈太丘与友即行
2、2 .太丘舍去3 .下车引之4 .元方入门不顾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引: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光顾(五)词类活用L友人惭2.陈太丘与友期行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六)文言句式1.省略句:去后乃至(“乃”前省略主语“友”)待君久不至(“待”前省略主语“家君”)2 .判断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四、内容理解1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
3、己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2 .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些地方?参考课堂笔记。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1)不同意。友人失信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体现,也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2)同意。元方说友人失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理,友人已经认错,又
4、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4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5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民无信不立。(孔子)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6 .参考课本复习一下敬辞和谦辞。陈太丘与友期行练习一、基础达标(12分)1 .世说新语是(填朝代)临川王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4分)2 .下列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与人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B.尊苣在不待苣久不至C.相委面去俄面雪骤D.期日空撒盐空史差可拟3 .下面是对
5、文章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己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5.对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6、”)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J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J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弃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日:“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K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祖:祖父。捐:抛弃。舆:手推的小车,14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陈太丘与友朋行()相委而去()尊君在不()乃载祖归养()15 .请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1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谷父母厌憎,欲捐之。17 .分析【甲】【乙】两文中的“友人惭”和“父惭”,谈谈二人感到惭愧的愿困有何昇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