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3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38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目录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11 .引言12 .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12.1 学习教育一一语言与思维双向锻炼12.2 生活教育一一社会与科学整体认知22.3 体育活动一一丰富多样的体能锻炼33 .结语4捕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提出的我国教育总目标,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需进一步提升发展。陶行知教育教学理念扭转了中国学前教育西方化的劣态,对本土学前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指引了其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学前教育的实践活动与陶行知教育理论进行结合,从学习教育、生活教育、体育活动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合
2、理化建议与策略,旨在对我国的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关健询:陶行知教育思想,学前技育,教育活动1 .引言我国从2001年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探寻中国基础教育的出路。虽然狭义上的基础教育指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已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模式上呈现创新趋势,例如STEM教育模式在幼儿园的应用,但是在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上仍然较为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系统的有效理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教育贡献了一辈子。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著作思想实践中,凝聚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思想即“行知思想”。陶行知思想中涉及到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叫因此笔者从
3、学前教育中总结了学习、生活和体育三个方面,将陶行知教育理论融入其中,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对学前教育的理论领域有所拓展。2 .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2.1 学习教育语言与思维双向锻炼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们可以与幼儿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训练。这个过程可以使教师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身心变化,当孩子们不能明确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从而逐步引导幼儿准确表达。在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教师和幼儿彼此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发展。教师也可以开展各项活动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例如幼儿园中举办的节日表演小品活动等,幼儿则可以通过丰富
4、多样的活动参与培养自主交流能力,逐步接触外界和社会。教师们可以为幼儿的说话创造足够的场景,充分调动幼儿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互相之间积极沟通交流,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与幼儿间有目的的一对一沟通,以及语言锻炼活动化这两个方法,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关键环节之一。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为表,思维为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达,因此思维的锻炼也必不可少。根据陶行知的相关理念,科学化的学前教育指的是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幼儿的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利用幼儿的身边环境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首先,教师们要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所需达成的目标有所了解,进而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上更加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
5、。再根据长期目标来制定合适的项目作为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化整为零,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幼儿们在整个学前教育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其次,要抓住社会和自然方面的合适内容,将现实生活的经验和科学教育进行互相渗透融合,从而使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更加科学完善。另外,设计可以锻炼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活动项目,而鼓励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作为陪伴者在一旁监督引导,使幼儿在活动中激发主角思维主动学习。举例,如果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对某个点有兴趣,教师可以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设计各项游戏化、趣味化活动,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为了了解孩子真正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可
6、以设置相应的“问题箱”,不断收集和积累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感兴趣的事情,凭此从幼儿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并带领幼儿进行思维认知。总之,教师们应多角度、多方面来对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出引导和调动。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是主体,教师们仅仅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此外,教师们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贯彻陶行知相关教育理念,从而达到“教,学,做合一”,这也是学前教育在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陶行知在自己的名字中就体现出他对“知行合一”的赞同。在实际的教学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从而对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和孩子玩游戏是增进师生关系,调动幼儿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这正能
7、够体现出做”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的初期,幼儿刚上幼儿园,对一切都很陌生,敢于表达内心想法的幼儿相对较少,教师们可以利用和学生们一对一交流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进行彼此交流,这样可以使孩子们逐步消除内心对上幼儿的紧张感和不适感,从而愿意上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2. 2生活教育社会与科学整体认知根据陶行知的相关教育理论,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相关能力要在6岁以前完成,这一阶段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们要对此阶段幼儿的社会性能力进行着重教育和培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在各方面发展幼儿社会性能力。首先,可以使幼儿全面的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为孩子们讲解生
8、活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可以自己在一旁监督幼儿们的自理能力,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再上前帮忙。其次,教师要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锻炼幼儿不同的能力。小班幼儿可以在美术课学习使用剪刀和针线等,午休之后可以学习如何进行叠被子、整理物品等技能;中班幼儿可以在吃饭时学习如何使用杯子、筷子等;大班幼儿可以学习读懂钟表、梳头洗脸等生活技能。为了使幼儿们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愉快成长,教师要制定科学的班级制度和规章,使孩子们意识到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从而使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得到有力保障。有效的社会性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教育,二者兼顾,才能帮助幼儿提高整体素质。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陶行知认为要建
9、设科技强国要首先从娃娃抓起,在幼儿阶段就灌输科学技术的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没有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放在知识传授的首位,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一些适合幼儿理解并学习的科学视频和图片,带领幼儿进行一些安全、简单的科学实验,逐步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当幼儿提出相应的问题时,教师们要尽可能的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对此作出回答,以便于幼儿的理解0此外,教师们还应该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明确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活动环节,使幼儿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孩
10、子们的参与感。在教室中可以放置“问题箱”,鼓励幼儿在遇到问题时在“问题箱”的支持下得到答案。3. 3体育活动丰富多样的体能锻炼陶行知提出学前教育要利用周围环境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要杜绝利用刻板的书本知识教育幼儿。根据科学的教学理念,学前教育中体育教育的一大作用是让幼儿喜欢上体育运动并且增强自身的体魄,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此外,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使幼儿们的自身素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指南也规定了
11、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能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幼儿的体育活动,积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设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的能力也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幼儿成长所处的环境和阶段,按照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来针对性地设定活动的目标,从简单到困难,从单一到复杂。在幼儿在园的三年内,随着幼儿的不断进步,教师们适当的调整活动目标,从而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加的科学、完整。(二)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户外游戏和晨间体锻可以与体育课堂的运动相互配合,教师们也应该制作一些体育玩具来有针对性的使幼儿
12、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从而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进行亲子体育活动,鼓励家长也动手制作一些体育玩具,家园共育,使得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中都能够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体质,也增进了亲子的感情。(三)科学有序的活动开展教师要使幼儿们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的变大,也要尽可能的投放一些适合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械。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能够为幼儿创造出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步从容易到困难的练习,可以使幼儿提高自身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并且获得良好的人生体验。在开展活动时,也要扣紧活动目标,科学的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要从简到难,逐步增强幼儿
13、的能力。4. 结语3-6岁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后,教师们需要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融入陶行知教育理论,不仅要在幼儿的学习利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也要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成长,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I庞丽娟,韩小雨.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J.2010.2程洁.STEM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创新J.学周刊,2021(10):185-186.3高敏.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启示J家长,2020(26):186-188.4翟红霞.谈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指导技能J.情感读本,2016(11):54.5王冠林.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018.6吴晨曦.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的实践J.长江丛刊,2016(0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