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8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材分析】生活中物体的沉浮,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物体为什么会上浮和下沉,学生也有自己的解释。如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是本单元面临的问题,也是本课开始探索的任务0从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始,通过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观察物体的沉浮”既是复习沉浮的标准,又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作了铺垫。第二部分“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生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冲突,引起思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呢?他们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在此基础上编者特意安排了第三部分“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
2、体在水中的沉浮”从而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能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小组实验: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
3、皮)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豉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
4、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观察同一种材
5、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
6、中的原因。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
7、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板书设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沉I木块浮塑料块浮1同种材料物体改变体积、重量,沉浮不变2-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材分析】本课延续上一课的研窕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教材从上
8、一节课的内容引入,继续探索影响沉浮的其他原因。对学生来说,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本课的探索就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切入。教科书中提供了可控的材料: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和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正方体,意图通过特定的材料,探究出影响沉浮的因素,得到有关物体沉浮的规律。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利用小瓶子继续探窕相同体积下重量是怎样影响物体沉浮的实验,也为探索潜水艇的原理作了铺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能用控制变量
9、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控制变量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回忆、分析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1 .导入: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10、与它们的体积、轻重(板书:体积、轻重)一一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变化与它们的体积、轻重有没有关系呢?2 .出示7种物体的卡片,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4 .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1 .控制物体体积(1)提供小球,观察有什么特点?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一: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小球红球黄麻褐球思考:小球的沉浮和它
11、们的轻重有关系吗?预测结果(3)交流:实验结果与你们的预测一样吗?(4)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发现?(板书:体积相同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2 .控制燮量的研究方法(1)为什么借助这一组材料,我们就研究出了轻重对不同材料物体沉浮的影响?(2)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燮的方法来进行,这叫控制燮量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到的。(板书:控制变量)3 .控制物体的轻重(1)运用这个方法,想一想要研究体积大小与沉浮是否有关,该选用什么样的材料?(2)师演示实验,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轻重相同时,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4 .组织学生回顾、
12、交流(1)从两次实验中,你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吗?(三)拓展1 .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能让小瓶慢慢地沉下去吗?怎么做?(2)学生实验,记录分析。(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开始下沉我们的发现:绿豆数量(3)交流分析:说说小瓶子实验情况。这个活动改燮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没有改燮?2 .解释“潜水艇”的工作原理(1)出示图片和资料: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2)自由阅读分析:谁能来解释“潜水艇”的沉浮运
13、用了什么道理?(3)生玩潜水艇实验,下课。(四)板书设计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控制变量轻重?体积?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材分析】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1
14、、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4、分析:改
15、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亳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