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敦煌残书》3687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遗书《敦煌残书》3687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余书社2024-02-0516:43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己关注敦煌出土一卷书法,揭露古人用笔核心机密,把它悟透了,比学王羲之都靠谱!学习书法的难点在哪?有人说是笔画,有人说是结字,还有朋友说是作品的气韵,这些的确都关乎作品的成败,但书法的真正关键和难点,是“笔法”“用笔”。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在兰亭序十三跋中说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也许结字的风格会因时而变,但笔法却能一以贯之。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学习古人书法时不必担心他们的字是否已经“过时”了。当代人写字比不过古人,说到底有两大原因:首先是笔法的缺失,书写时用笔越来越单调;其次就是个人修养的不足,这
2、会导致作品格调、内涵的单薄。因此,有些书法家也是诗人、画家、文学家,或者通晓道家、佛家理论,这的确能弥补修养不足的问题。但笔法单薄的致命缺点如果没有克服,那么其他的一切努力就好比空中楼阁。唐代张彦远在所著法书要录中记载了“笔法”的传承,从中可知晋唐时期是它的繁荣期。从晋唐时期名家作品学习笔法最可靠。如果能抛开一件作品所写内容,专注于对用笔的分析,学起来可谓事半功倍。上世纪人们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就发现了这么一件书法,它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通过卷中的异体字可知写于武则天时期。可惜这么一件至宝也让西方垂涎,最终被法国人伯希和带走,至今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文物编号为3687。学界认为,这件作品是
3、学习古人用笔“核心机密”的最佳选择,如果能把它学习通透,比临摹王羲之作品都靠谱。原因是这件书法是真迹,且用笔自然,无任何过度修饰成分;而王羲之作品无真迹,摹本与真迹相比有了难以避免的差异。这件文物既有晋人书法之纵逸,又有唐人用笔之严谨,开后世李邕、颜真卿、赵孟笔法之先河。如果您仔细浏览,就会发现其中有李、颜、赵三家的风采。此卷用笔极为丰富,以“不”“外”等字为例,起笔逆锋而入但有顺锋的态势,入纸后收挫调锋,行笔中侧并用,刚健挺拔、婀娜有致,绞转、顿挫有力。“外”字的捺画尤其精彩,行笔过程中的换锋、提按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字舒展,牵丝引带、一气呵成。这部作品每一个笔画都值得好好揣摩学习,古人用笔的一些“核心机密”如Ift挫、调锋、转笔、衔接等尽在其中,如果能把此卷学到位,笔法这一关也就过了!而今,我们对3687号敦煌残纸原作进行超高清1:1复刻,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为了便于您临摹和欣赏,我们还进行了纯手工装裱,并制成一款镜心装立轴,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Touen-houngPelliotchinois3G87期济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