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62160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学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途径摘要坚持中国的文学本位立场,立足于新出土材料,构建早期文体的动态谱系,探求早期的文体观念、形态和规律,是追溯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重要途径。陈民镇所著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和早期发展一书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文体;中国古代文学;简帛文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系到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学话语体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与文

2、学内涵、外延的独特性,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风格及其演变进程具有独特的“中国特征”1。“中国特征”、中国文学的话语体系等,应从材料出发,特别是早期文学研究。近年来,新出材料不断增多,为探求早期文学的生成和演变提供可能。陈民镇所著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和早期发展(以下简称“该书”)2坚持中国的文学本位立场,立足于新出材料,构建早期文体的动态谱系,探求早期的文体观念、形态和规律,试图探寻早期文体的童年时代,该书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问题和本体性问题,涉及古代社会的政治宗教、礼乐制度及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等方面。一直以来,文体史研究偏重于单

3、向历时追溯和静态描写,难以揭示早期文体的衍生特质;且多聚焦于魏晋南北朝,对文体早期阶段的关注相对较少,然而,早期文体观念和形态,对中国文学研究具有本源意义,对于构建中国文学的话语体系而言意义重大。早期文体的发生和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谱系中。探寻这种生成谱系和衍生机制有利于揭示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并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学话语体系。正如明人沈承文体所说,“文之有体,即犹人之有体也”3405,早期文体犹如其童年时代。一、坚持中国文学的本位立场文体是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范畴。在全球化语境和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应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学脉,回归中国文学的本位立场。考察早期文体应深入

4、本土的传统积淀、文化心理,挖掘根植于本土精神的故事内核与深层底蕴。正如刘毓庆先生所说:“研究中国文学史,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研究中国人的精神产品,用中国的视角、价值、方法等,这本是情理中的事J4该书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的固有观念,努力实现文学、史学、哲学的大融合,探寻融入世界文学的路径。正如陈民镇所说,“文体”一词极具民族特色,在西方话语中难以对号入座4。“文”为“有心之器物”,有美善、文采、纹理、文德、文辞、文字、文籍等诸多义项,这些义项中有一以贯之的人文取向。“文”与“言”“辞”的结合,为“文”与“体”的联姻奠定了基础。文体之“体”由人体之“体”引申而来,侧重于整体义,是形式、内容及功能等三者

5、的统一。中国古代的“文体”兼有genre、form,type以及style的意涵,但又非简单的叠加关系。genreform或type即所谓的“体裁”或“文类”,西方通行抒情、叙事、戏剧“三分法”,因而有中国文学“抒情传统”或“叙事传统”之争。无论是“抒情传统”,还是“叙事传统”,都将中国古代文体的发展简单化了。“欲理解中国古代文体的民族性和基本特点,必须要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加以把握22o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具有很强的民族标识度。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直接参与了文体形式的构建。汉字存在复杂的声调,通过声调又可以避免同音字过繁的情形,中国文学文本尤其是韵

6、文的诵读因声调、平仄的变化而富有韵律性,从而被赋予独特的“声文”。“出于汉字独体方块的特点,单音节的发音以及多声调的音高变化,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使词句及音节的对称、音韵节奏的和谐成为可能,中国古代文体的生成和分化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4。早期文体的分化围绕着礼而展开。“礼”也是一个民族性概念,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礼仪或风俗,与英文的ritual不能画等号。该书强调礼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络,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显然不是ritual、CUStonI或者manner所能相当的;进而,提炼出礼的四个层次,即道德伦理、礼物、礼制、礼典。围绕礼所展开的阶层分化、王

7、官职分为文体的发生、分化及价值序列奠定了基础。文体的分化,一开始是在礼乐文明的背景下由王官实现的。与此相应,中国早期文体可分为“诗”“书”“祝”等三系。这三系围绕礼典展开,宗庙是它们共同的演绎空间。总之,文体的产生根植于中国早期文化,并在礼乐制度、社会思潮、地域文化、书写载体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衍生分化,呈现出复杂的文体谱系。其载体、内涵与形式皆有很强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二、树立动态的理论视角早期文体形态不稳定、边界不清晰,因此,应树立动态的视角,立足于出土文献,还原早期文体的生成机制和衍生谱系。正如陈民镇所说,“还原文体生成、发展、消长、分化的轨迹,首先便是要还原其历史语境,以文明史甚至是比

8、较文明史的视角加以观照,并以动态的、历史的眼光作切合考察对象的审视”218o文体观念是文体产生的思想基础。文体形态和功能则是文体的外在形式和具体运用。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促动。陈民镇强调早期文体的时空背景,认为文体形态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需置诸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王官体系为中国早期文体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文体的分化,一开始是在礼乐文明的背景下由王官实现的。文体的生成和发展并非孤立的、线性的;而是动态历史的,与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即便是同一种文体,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文体特征。例如,在春秋时期,人们将对器物文采的强调转移到对文辞的文采强调,是文学观念的突破;东汉以降,人伦鉴

9、识之术兴起,对人的言论及形体的品评,直接刺激了以体论文;82系入手,认为四言体便受到礼典中乐钟双音、四声音阶等音乐特点的制约;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早期文体存在“一体多名”“一名多体”等复杂体用关系。文体具有阶段性。每个朝代的文学呈现题材多样、形式丰富的多元形态。所谓的“一代之文学”,说的是主流文体,然而,文学的演进又具有渐变性和传承性。文学的代际沿革与历史分期常常错位。一种文体或形态跨入多个朝代,并不断衍生、融合甚至消亡。这种现象源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复杂动因。简帛文献为我们揭示了先秦文本、文体生成的复杂层次,提供了很多早期文本原生形态,如安大简异文、清华简祝辞祷辞等。本书善于运用上博简、清华简等新出文献,置于早期礼乐的文化背景,从文本互动、文体渗透的视角,动态呈现了中国古代文体的童年时代。参考文献1廖可斌.试论中国诗歌由古典向近代的演变问题以徐渭诗歌的非古典特征为例j.文学遗产,2020(5).1.2陈民镇.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和早期发展L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3阿英,编.晚明二十家小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4刘毓庆.回归中国本乎情理N.光明日报,2015-07-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