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54959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赵佶瘦金体书法艺术摭谈摘要:作为皇帝的宋徽宗赵佶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他在位二十余年,荒于朝政,民怨鼎沸,最终北宋江山葬于他手,自己也沦为阶下囚,客死他乡。但是作为艺术家的赵佶是极其成功的,他的画作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以“瘦金体”独步天下,字字瘦挺秀丽,展现出“曲金断铁”之美。关键词:宋徽宗瘦金体书法艺术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他昏庸无能,重用IW党奸臣把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极尽奢侈浪费,最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在外交上他软弱无能、丧权辱国,金兵南下之时,北宋已无抵抗之力,赵佶被俘,客死他乡,国破家亡

2、、改朝换代。另一方面他是一个书法家、画家以及美术教育家,在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因此史学界对赵佶评价就难免褒贬不一。元朝宰相脱脱写的宋史就感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从史书上看,赵佶并非纨跨子弟,在登上帝位前,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从小举止不凡,而当时的皇亲贵胄大多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唯赵佶富有才情,沉浸在图史、射御、丹青、笔墨中。赵佶十六岁就已声名远扬,享有赞誉,尽管后来他荣登帝位,政务繁忙,在艺术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赵佶所创造的“瘦金体”超群绝伦,这种书体挺立劲健,文雅娟秀,其代表作有瘦金体千字文松芳诗帖欲借风霜二诗帖等,在绘画领域范畴艺术卓有成就,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翠竹双雀图听琴

3、图等。一、赵佶书法的艺术渊源赵佶书法初学黄庭坚,后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自创“瘦金书”,体现了“书贵瘦硬始通神:赵佶用自己的帝王之身学习艺术,以瘦金书名闻天下。瘦金体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集“徽宗定鼎碑,瘦金书”。瘦金书的特点可以用十六字概括:“凌空取势,中宫收紧,四面舒展,瘦劲奇崛,谈到赵佶的书法传承,在蔡绦的记述铁围山丛谈中发现,薛稷、黄庭坚两人对赵佶书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作品风格和用笔特点来看,赵佶继承延续了薛氏兄弟二人的笔法。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万几之余,翰墨不倦。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信行禅师碑是薛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精通书

4、法得以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列于初唐四家。此碑爽爽有神,骨气洞达,挺劲有力,尤其是竖画的轻勾微曲,赵佶的瘦金与此碑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从薛曜的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来看,不论是笔画的起收笔,还是提按动作,挺拔精神,线条瘦硬,笔势刚劲,用笔纤瘦与赵佶有太多相似之处,说赵佶效法遵循薛曜不是虚言。薛稷、薛曜兄弟是得褚遂良之笔法的人,褚遂良又是得了二王笔法的人,也就是说从二王到薛稷、薛曜形成了笔法的传承。以二王为中心的笔法历经了南朝到隋,并辗转传到了褚遂良那里。所以说从笔法的传承来看,赵佶的笔法是间接来自二王。二、赵佶书法艺术风格特征分析“瘦金体”整洁流畅,极具现代美,在现代美工中的“仿宋体”也具有“瘦金

5、体”的形式美。瘦金体特别适合于题画与勾勒的线条统一,令人过目难忘。赵佶的书法形式中有正楷、行书、行草书三种形式,然而瘦金体主要是正楷与行书,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一)正楷风格特征“瘦金体”又被称为“瘦筋体”“鹤体”,它的独特在于“筋”上,筋指筋脉,“打断骨头连着筋”,刚中带柔,最能体现瘦金体的本质特征。“鹤体”指鹤的身体线条优美,挺拔高雅,瘦金体正好符合了这样的气质。赵佶的楷书将薛氏笔调清瘦、放纵的特征加以融会贯通,加入了“写意”的成份,点画起止,转折形态置于贯气而富于提、接、顿、挫的节奏变化之中,行笔风流果断,线条曲折锋利,在转折处大胆运用以竹节,将病笔变为不凡的手笔,成为御书风流惆

6、悦的抒情样式。赵佶的瘦金体结字用外拓法,如画竹节、兰草,运笔瘦劲犀利、舒展、遒丽,轻轻落笔重重回收。长横收笔带钩,竖尾收笔带点,撇像匕首一样锋利,捺如切刀一般神似,竖钩细长含蓄,连笔干脆利落。结体则使用相向法,丰圆秀丽,富有诗情画意,整体法度森严,笔画穿梭而章节有条不紊,给人带来清丽优美的感受。瘦金书给人瘦细却又飘逸腴润的感觉,没有强大的控笔能力是难以掌控的。瘦金体独特风格的形成可以得益于赵佶过硬的绘画功底。北宋工笔画需要练习高质量的线条,有一定的韵律感,富有弹性,线条首尾转折呼应。赵佶偏于瘦劲的审美,形成与其绘画毫无违和感的书体。从古至今许多工笔画家在取法瘦金体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形成了个人风

7、格。如吴湖帆先生,近代著名画家,早年临习瘦金书,后学米芾,得两者劲俊豪迈之势,他大多数书法作品都能发现一些瘦金体的痕迹,显得飘逸洒脱,意趣清丽,与其画作搭配,称得上是相得益彰。林芳诗贴是其大楷代表作品,全长265.9厘米,每行两字,共二十行,单字大超过12厘米,这幅墨色淋漓的旷世之品,瘦硬中见丰腴,别开洞天,一气呵成。赵佶小字楷书千字文长卷作品,是赵佶二十二岁作,强烈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打动了无数观赏者。洋洋洒洒一千多字,以精美工楷小心谨慎在格内书写,法度完善,章法自然,洒脱飘逸,上承晋唐韵味,下含北宋意趣书风,无败笔可寻。大观圣作之碑沉静内敛,纤细萧闲,其字形是根据碑的图案花纹布局,通篇整

8、齐排列,秀美和谐,周围的图画修饰着中间的字体,有图有书,创造出了一种协调优美之感。(二)行书风格特征赵佶的行书是继承王羲之书风而创立自己的风格特征,若将中国书法比作一条长河,那么王羲之为源泉,赵佶就就是其支流。王羲之的中庸之美,赵佶阴柔秀丽之美,皆令人叹为观止。从墨迹可清晰地看出继承运用的功力之深:到处是连绵之感,墨韵高古,逼真传神,疏朗超脱。三十二岁中期时所书的恭事方丘敕构成了他在二王以外,自成一脉的瘦金行草独特艺术风格,从王羲之风归自远的中庸之道,改变成笔走龙蛇一样的洒脱飘逸,形成一种极致的阴柔之美。从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兰花、竹节、柳叶等清新脱俗的意趣,赵佶的

9、行草写出了字中生花的境界。三、瘦金体对后世书法艺术影响在宋朝书法群体中,赵佶没有列入“宋四家”,更有甚者认为瘦金体不算是正统书法,这实际上是不太公允的。赵佶在艺术上富有创造精神,抛开历史学家、政治家的偏见,在书法楷、行、草三书体的成就来看,赵佶书法风格特点体现了北宋的风貌特征,就像是颜真卿书风能够代表着盛唐时期的强国精神。赵佶的传世作品有很多,或正或行或草,飞龙舞凤,高雅萧闲,风格多变,显现出赵佶非凡分艺术造诣和艺术才能,为后人临摹学习留下丰富的取法材料。宋徽宗吩咐官员编纂宜和睿览集宜和画普宜和书谱,为后世提供宝贵的研究书画理论资料。同时赵佶还命蔡京等认真选择刻写了大观帖十卷,被称为历代丛帖之

10、王,此帖远远胜于丛帖之祖淳化阁帖,这使得二王的书写之迹不失真并且永久流传了下来。许多文人大师都曾赞美并学习过瘦金,现代著名书法家邱金生先生创立瘦金书法网,成为众多瘦金体爱好者交流的网上学习平台;工笔画家于非闿在他的画上常常用瘦金题字落款;20世纪的书法泰斗启功先生的书体瘦,但是在力度上启功体不如瘦金体,也不及后者清雅秀丽;有“当代硬笔书法第一人”之称的庞中华先生也深受瘦金的影响,他的作品挺拔潇洒,清劲俊拔,很清晰的能看到些许瘦金体的痕迹。瘦金体是宋徽宗自创的一种书法字体。瘦与金,萧条与繁华,有一种别致感受。君临天下的徽宗皇帝在万民敬仰的舞台上挥舞长袖,将得天独厚的艺术修餐和境界空灵的艺术感觉挥洒得淋漓尽致,得心应手。他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艺术上,在典雅巧幽的幻想中追求人生境界的极致。参考文献:陶宗仪.书史会要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霍然.宋代美学思潮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3王壮弘.艺林杂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书画美术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