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服饰带.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49043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满族服饰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代满族服饰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代满族服饰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代满族服饰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满族服饰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清代满族!箭带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政权,满族的先祖为肃慎族,起源于白山黑水之地,发展到辽金元时期的女真人就是其中的一支。1125年,由于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因此大量女真人进入中原,并长期与汉人杂居融合,仅有少部分女真人还生活在北方偏远地区,而明末清初的女真人(即后来的满族)就是这些部族的后裔。骑马狩猎是满洲先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因此为适应骑射的需要,清代的满族服饰在继承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之外,也加入了大量本民族的元素,设计出了方便、实用又自成一体的服装。清代的服饰十分繁复,清初时,由于战乱等因素,各阶层服饰没有定制,比较混乱,直到入关后的乾隆皇帝时,均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2、因此,清早期的顺治、康熙和雍正各朝的皇帝服饰在形制和纹饰上都有所不同,甚至差异较大。现在学术界所出版的文章及著录多关注于清代服饰的种类、等级、材质、纹饰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清代服饰的佩饰,尤其是具有满族特色的服饰带的整理及研究,确少有提及。北京故宫严勇曾在清代皇帝朝服述略清代服饰等级中介绍了皇帝朝服带的式样、等级及所用场合。殷安妮在其清帝行服叙要里,介绍了行服带的式样及基本功能。刘永华所著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一书中,很简略的介绍了清代服饰带的种类及式样。而关于服饰带的种类、形制、使用等级及历史由来等问题都没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因此,本文想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对清代服饰带进行系统的梳理,略陈管见,以

3、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满族民族服饰。一.清代服饰带的形制清初时,由于战乱等因素,各阶层服饰没有定制,比较混乱,尤其是入关前期与入关之后的服饰及服饰带的使用,差异较大。虽然清早期的相关实物资料较少,而且没有形成定制,但从清宫所留存下来的皇帝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所佩戴的朝服带仅以镂雕金版装饰,并无其他坠饰(图1);而从康熙开始,皇帝所着朝服带或其他服饰带均坠佩m分、荷包等佩饰(图2),与早期的形制差异较大。随着乾隆二十九年(1764)大清会典的颁布,标志着清代服饰制度的最终定制,此后清各朝均遵此制,未有更易。据清会典及现存实物来看,服饰带的种类主要分为:朝服带、吉服带、常服带、

4、行服带等,其形制基本相同。腰带的带鞋不用皮革,而是用彩色的绦带,带上有4块版饰,有鎏金、玉制或镶嵌宝石等形制,其中两个版饰的下部有铸环,用于佩挂佩吩(佩吩的中上部有中约,一般与版饰的形制相同)、荷包、鞘刀、火镰、筷子、牙签筒、扳指套等满族游牧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用品(图3)。几种服饰带虽形制基本相同,但也有明差异,其主要区别在于佩吩的样式不同(表1)。朝服带佩帧较长,下部广而锐;吉服带佩帧下部平齐,常服带与其相同;而行服带佩吩较吉服带更短且宽。前三种服饰带的佩饰较为庄重、华丽,系有荷包、鞘刀、火镰等也仅是起到装饰的作用;而行服带更注重野外生活的实用性,带的装饰相对较为朴素、简洁,一般不用金饰、玉饰

5、,多用皮革做为佩系,上面的佩饰也多为野外游牧生活所必须,如装食品的荷包、防身或食肉用的鞘刀、取火用的火镰、带指南针的牙签筒等,如图14。二、服饰带的使用等级1.在乾隆朝所编撰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史部皇朝礼渊图式卷四至卷七中关于清朝服饰带的记载:皇帝朝带一(图4):色用明黄,龙文金圆版四,饰红宝石或蓝宝石及绿松石,每具衔东珠五,围珍珠二十左右,佩帕浅蓝及白各一,下广而锐,中约镂金,圆结饰宝如版,围珠各三十,佩囊文绣、燧瞒、刀削结佩惟宜,绦皆明黄色,大典礼御之。“皇帝朝带二(图5):色用明黄,龙文金方版四,其饰祀天用青金石祀、地用黄玉、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白玉,每具衔东珠五,佩的及绦惟圜丘用纯青,余如

6、圆版朝带之制,中约圆结如版饰,衔东珠各四,佩囊纯石青,左腾,右削并从版色“皇帝吉服带(图6):色用明黄,镂金版四,方圆惟便,衔以珠玉杂宝各从其宜,左右佩帆纯白,下直而齐,中约金结如版饰,余具如朝带,常服带同。空帝行带(图7):色用明黄,左右佩系以红香牛皮为之,饰金花文缀银环各三,佩悦以高丽布视常服带的微阔而短,中约与香牛皮束缀银花文,佩囊明黄,圆绦饰珊瑚结、削、燧、杂斑I各惟其宜。”“皇太子朝带:色用明黄,金圆版四,饰青金石,每具衔东珠五,左右佩悦浅蓝及白各一,下广而锐,结佩惟宜,绦如带色。皇太子吉服带:色用明黄,金版四,方圆惟便,衔以珠玉杂宝各从其宜,左右佩帆纯白,下直而齐,余具如朝带。皇子

7、朝带:色用金黄,衔玉方版四,每具饰东珠四,中饰猫睛石一,左右佩绦如带色,亲王同其带色,宗室皆如之,觉罗用红带。皇子吉服带:色用金黄,版饰惟宜,佩绦如带色,亲王、世子、郡王皆同。亲王以下行带佩帕素布,视常服带物微阔而短,版饰惟宜,绦皆圆结,其制下达庶官,凡扈行者皆用之,带色金黄、石青各从其所得用。由以上典制,我们可以得之,清代的服饰带仅为男子所带,而女子不可带,并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的场合所佩戴的腰带是不同的,要与服装相配。其中仅有皇帝和皇太子才能用明黄色,宗室用金黄色,而亲王以下所佩腰带的颜色视衣着而不同。在各类服饰带中朝服带的等级规定最为严格,朝服属于礼服的一种,为举行登基、朝会、万寿节

8、、元日和祭祀等重大典礼时所穿,因此是各类服装中规格等级最高的,因此朝服带的等级区别也最严格,皇帝及皇太子用明黄色(体现了太子的尊贵地位),宗室用金黄色,觉罗用红色,其余皆用石青或蓝色;并且皇帝在出席不同的祭祀典礼时,腰带的版式均不同。清代服饰带上虽均饰有四块版饰,但等级不同,版饰的形状及镶嵌的宝石均不同,等级越高,装饰越华丽,用料越珍贵。而吉服带、常服带及行服带除绦带颜色严格按等级使用,其他版饰及挂件自亲王以下至文武官皆适宜即可,无严格定制。在清会典中还有一类特殊的记载,祭祀及銮仪卫校尉等所佩戴的服饰带为绿色。中国古代礼制的核心制度之一便是祭祀之制,自远古时代起,便有祭祀之典,而重视萨满教的清

9、朝更不例外,因此清代皇室对祭祀大典的重视也体现在了对相关祭祀人员服饰的规定。三、清代满族服饰带的由来及演变清朝的服饰带有着浓重的少数民族特点,它的形制和使用,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尤其与唐代时期盛行的躁蹬带最是相似(图8),相传踝梭带本为胡制,最初可能是源自古代中克地区,士兵们经常骑马打仗,这种皮制腰带上有带环,用作佩挂各种随身的物件,非常适用于马上之用。后来演变成在革带上用金玉杂宝等作为装饰,使之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所喜爱的带饰。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当时人们觉得胡人的腰带很有特色,遂被引入中原地区,汉人又在腰带上附加了许多小环或小钩,更加方便将小物件随

10、身携带(例如水壶、钱袋、香囊、刀、剑等)。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勒靴,有带,胡服也所垂踝蹬盖欲佩带弓剑、愉悦、算囊、刀砺之类。从此,这种带式广为流传,发展到唐代时,已基本演变为躁蹬带,并开始盛行。唐时曾经将躁蹬定为文武官员的必佩之物,用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花真、啰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称为“躁践七事工并在材质、数量上规划了佩戴等级。之后经宋、辽、金、元、明等朝代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统治政权时期,更加的流行此种腰带。清朝的满族人为北方女真人后代,尤善骑射,因此这种服饰带一直在满族先祖中沿用,又有所改进,慢慢形成了具有满

11、族特色的腰带,它将皮革带改用编织带,带上佩以荷包、火镰、鞘刀等生活实用器,又可佩戴弓箭等武器,使之骑马着装时更加的轻便及耐用,并且大大的节省成本。清军入主中原后,生活方式有所改变,社会逐步安定,从原来的草原游牧变为都市生活和繁琐的宫廷礼仪,因此服饰带的装饰性更强了,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四、沈阳故宫所藏的服饰带从发表的文物资料来看,现存的清官服饰带多收藏于北京故宫,且多为皇帝御用,林是精美,而沈阳故宫现存的清代满族服饰带较少,仅有件可辨认,但其带上的佩饰早已残缺(图9),此带的带绦正面为金黄色,里面为彩色编织,版饰以鎏金花卉纹装饰,佩的较长且下端平齐,为金黄色,中约与版饰相同,环上各系一

12、个葫芦形荷包,从颜色及做工上来看,此带应为皇子及以下级别所使用的吉服带。除此件吉服带外,还藏有少量的单独腰带(图10),其材质和样式与史料中记载的完全相同。沈阳故宫虽收藏的完整服饰带较少,但还有很多与服饰带相关的佩饰,值得引起关注及研究。沈阳故宫现藏有几十对保存完好的荷包(图ID,此类荷包无论从材质、用料、绣工、配珠等方面都非常的精致与华丽,且为成组出现,上端均有两条绳子,并佩有彩色药珠。还有几十把鞘刀(图12)及火镰(图13),用料考究,工艺精美,小巧精致,其上均有带绳,用于系挂。从以上文物图片可以看出,这些物件与北京故宫所藏的服饰带(图14)上的荷包、火镰、鞘刀等佩饰形制几乎相同,且精美程

13、度不相上下,所以这些物件应是清宫服饰带上的佩饰,且多为皇家御用。如果此种猜测正确,则可填补沈阳故宫清官服饰带的空白,有利于今后的清宫服饰研究及展览等工作。五、结语清代的服饰带,是北方游牧民族一满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是为方便骑马行猎打仗而存在。它不仅继承了中国占代传统少数民族腰带的特点,还根据本民族的需要,对其进行了改变,以编织带为本,使之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腰带。而随着清朝入关,生活方式的改变,服饰带的功能逐步发生改变,仅有皇帝出巡围猎或祭祖谒陵时,才会骑马狩猎,因此服饰带的种类多样,不仅可为实用品,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清朝将这种服饰带一直保留,不仅代表着满族特色,也是对先祖们马上得天下的一种追思和崇敬。注释:严勇清代皇帝朝服述略,收藏家,2007年第4期。严勇清代服饰等级,紫禁城,2008年第10期。殷安妮清帝行服叙耍,收藏家,2013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中国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