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35466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以现象学为基点TheEffectofAestheticExperiencetoConstructingEcologicalConsciousness:OntheBasisofPhenomenology作者:孙丽君作者简介:孙丽君,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孙丽君(1969),女,汉族,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土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现象学、生态美学。原文出处: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4年第20147期第71-77,171页内容提要:在现象学的视野中,审美经验的本质是对自我构成的

2、经验,也是对自我有限性的经验。这一经验是生态意识的一部分,与生态意识构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循环关系。在个人意识领域,审美经验构成了反思认识论传统的冲力,也是形成生态真理观、生态价值观的基础。在公共文化视域中,审美经验是形成对话的动力。审美经验对个人有限性的反思,也有助于反思人类语言的边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14年12期关键词:现象学/生态意识/审美经验/生态真理观/生态价值观/语言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象学视域中生态美学的方法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ZWo22)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407

3、-0071-07随着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人类文化逐渐转向了以生态为核心和基础的生态文化阶段。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拨,生态文化不仅需反思形成生态危机的原因、表现及改进方式,同时,也要求人们在自我意识领域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可以说,只有在人的意识领域中推动人与自然的相互理解,并在人的意识领域构建生态的真理观、价值观?审美学,才有可能使各种生态措施推行开来。作为以意识意向性为起点的哲学思潮,现象学对人类意识的研究、对人类审美经验的研究,不仅使审美经验本身显现新的本质和内容,也论证了这种新型的审美经验在构建生态意识的过程中所起的基础作用。一、审美经验是反思认识论思维的冲力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4、,在于认识论思维方式。在认识论思维方式中,人类视自己为自然的主人,视自然为利用的对象,认为自然可被人类自由支配。所以,人类不顾自然的规律,按自身的意志对自然进行任意的破坏和改造,导致了当下的生态危机。认识论思维是形成生态危机的基础,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认识论思维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割裂关系。认识论将人与外物两分,认为外在于人类的存在都是客体,其中,自然就是人类面对的最为根本性的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利用自然的关系。认识论思维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共属一体的关系,自然成为人类的工具,这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第二,在认识论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认识论极端抬高

5、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形成人类对自我能力不受限制或人定胜天的错觉,这是形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认识论主客两分的过程中,能进行主客二分的,正是人类主体,因此,主体有能力进行主客二分,就构成了认识论的预设,但认识论并不能说明主体能力的来源。正因如此,认识论奠基于主体形而上学:主体的能力不需论证,先天而来。在这一层面上,认识论将康德的先验哲学视为哲学上的哥白尼转向。只有到了现代,具有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主体才掌握了上帝的立场”,主体的上帝地位蕴含着一种可怕的倾向:既然主体能力是不证自明的,那么,人类的能力就可以无限发展、不受制约。所以,主体形而上学必然导致主体能力的无限扩张,人定胜天正是这种扩张的

6、结果。在人定胜天的思维中,自然成为人类御员的对象,在对自然的无限索取中,酿成当前的生态危机。要构建生态意识,就要反思形成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思维方式。但正如现象学所发现的刃雕,所有人类知识的建构,来自于人类意识的意向性,人类的意识具有意向性,构成了现象学的起点。但是,人类意识意向性并非先天就有,而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用胡塞尔的话来讲,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世界存在着,总是预先就存在着,一种观点(不论是经验的观点还是其他的观点)的任何修正,是以已经存在着的世界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当时毋庸置疑地存在着的有效东西的地平线一在其中有某种熟悉的东西和无疑是确定的东西;现象学对生活世界的研究,表明

7、认识论那种奠基于主体形而上学的哲学是一种无根的、不科学的哲学。现象学对意识意向性构成因素的探讨,构成了现象学追求科学哲学”的根本动力,构成了对认识论哲学最为彻底的反思,也为生态文化提供了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思维方式中,审美经验不仅是人类生态意识的一种构成元素,它还构成了生态意识反思认识论思维的冲力。首先,由于现象学的使命在于在纯粹的直观中阐明内在于现象之中的意义:即阐明认识本身以及对象本身根据其内在本质所指的是什么,审美经验的本质就来自于对意识意向性各种相关项的追溯过程。现象学的审美经验,本质上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经验。对于胡塞尔来讲,特别有一种奇迹超过于其它奇迹,即纯粹的自我与纯粹的意识。

8、正是意识到纯粹自我所具有的构建能力,构成了胡塞尔对审美经验的基本描述。在审美活动中,”对于主体而言,它们作为现象才是现象;正是主体在一块画布上的风景面前把自身确立起来,主体从自身之中把悲剧性的东西产生出来,并且使这个事件充满了戏剧性。因此,我们又可以反映这些事实了,正是在这些事实之中,主体对这个现象世界的构造发生了”。所以,宜人的风景,开心的是我;但是情感,是我对风景的归属,而反过来,风景是表达我内心的信号与密码。在现象学的视野中,一些现象之所以美,就来自于这些现象确证了人类意识的形成过程。现象学运动对审美经验的本质界定有一个共同方向:那就是强调意识意向性得以形成的基础,强调自我意识之所以形成

9、的基础,而审美经验本质上正是对于这一基础的经验。胡塞尔发现了生活世界对人类意识意向性的决定性作用,海德格尔则关注人类通过什么样的活动获知世界,伽达默尔发现了传统对人类意识意向性的决定性作用,梅洛-庞蒂则强化身体在构建意识意向性中的作用。总之,从某种意义上,现象学运动就是对人类意向性能力形成过程和形成因素的研究,这一研究向度决定了现象学视野中的审美经验是对自我形成过程的经验,通过在意识中建构自我的形成过程,人类意识到自我的有限性,审美经验就是对这一有限性的领悟,在这一领悟中,人们与自我的有限性和解并安于自身的有限存在方式,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的本质。海德格尔对人类两种活动的区分,集中解释

10、了审美经验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类都是在自我的世界中形成的,要了解自我,必须了解世界对自我的构成性。人类有两种性质的活动,一种是以使用为目的的日常活动,一种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审美活动正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使用活动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以此在世界为基础的向前的筹划,此在之所以能筹划的可靠性来自于此在生活在一个特定的世界之中,但此在只有忘了构成他的世界,他才能自由地筹划他的使用活动,因此,在使用活动中,人们不可能形成对自我构成过程的意识。只有在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中,此在才能倒转其视野,进入构成他自身的这个世界之中,意识到正是这个世界,构成了现在的自我。在海德格尔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科

11、学活动、以认识为目的的活动,都具有一个强烈的使用目的,因而本质上都属于第一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而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这一活动不是以使用为目的,因此,审美活动隔离了人类的日常活动,使人们进入艺术作品的世界之中,在这一世界中,人们倒转了自身的关注视野,惊异地意识到构成自我的世界。其次,在现象学的视野中,审美经验是生态意识的一种构成元素或组成部分,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这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不是认识论的那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循环关系。认识论的审美经验本质上是由人类意识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代表了人类主体的自由感,代表了一种“无功利的功利性”和无目的的目的性”。认识论的各种美

12、学理论,其基础都在于这种对自由主体意志的追求。在这一追求中,人类将外在的规律内化为自身的目的,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无限进步的理念。这是一种线性的思维,主体构成了这一线性思维的起点。但是,在现象学的思维中,审美经验与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种奠基于主体形而上学”中的线性思维方式,而是“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推动整体的循环方式。一方面,生态意识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真理观,生态审美观。其中,审美经验是生态意识的一部分,审美经验的内容受到生态意识的决定和制约。没有生态意识的整体改变,单靠生态审美观的单兵突进,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生态审美;另一方面,现象学认为,意识的意向性是一个生成的、历史的概念

13、,人类的生活世界决定了意识意向性的基本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生态意识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审美经验的改变;同时,审美经验的改变又形成了生态意识新的生活世界,二者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互动关系。这是探讨审美经验与生态意识关系的前提。再次,由于审美经验的原初性,审美经验构成了反思认识论的冲力。这一冲力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象学视野中的审美经验强调对自我构成过程的反思,作为一种自我有限性经验,它促使人们重新关注自我有限性的来源,关注意识的构成过程。这种对自我世界的反思正是对认识论基础主体形而上学最为彻底的反思;第二,审美经验作为冲破旧传统的力量,对认识论思维形成了一种冲力。生态意识不是无源之水,生态意识的产生

14、,也有自身的生活世界。从这一角度来讲,认识论思维构成了生态意识产生的醐是和传统,构成了形成生态意识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对于生态意识来讲,认识论构成了一个已定的存在秩序,要冲破这一存在秩序,就需要寻找这一存在秩序的基础并考察这一基础的“科学性”。在这里,现象学提供了一种思路,现象学的审美经验则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路径。可以说,认识论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活动的思维根基,但现象学证明了使用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后发的活动,依赖于通过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意识,只有在以审美经验为代表的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中,人们才可以倒转自身的结构,反思自身的世界,反思认识论的盲点。“每当艺术发生,亦有一个开端存在

15、之际,就有一种冲力进入历史中,历史才开始或者重又开始。而生态意识的本质,在于使人们意识到自己仅仅是生态环链的一部分,自然构成了自我,自我的有限性本质上来自于自然对自我的构成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审美经验对自我有限性的反思构成了生态真理观与伦理观的基础。二、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真理观的作用每种哲学视野,都有自身特有的真理观,生态意识也必须构建符合生态原则这一基本目标的真理观。这一真理观不仅能扬弃认识论真理观,而且能促使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将自身视为自然生态环链的一环。可以说,现象学视域不仅有助于形成这样一种真理观,在这一视域中,审美经验作为真理观的基础,对构建生态真理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象学

16、看来,古希腊时期、认识论时期和现象学时期的真理观,其本质区分来自于对个人视域与公共视域的态度与反思。个人视域即个人看问题的角度,由于人们的生活世界不同,导致了人们都有独特的个人视域。而由于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或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群体或文化的公共视域。而个人视域与公共视域之间的矛盾与融合,构成了真理观的不同向度:古希腊时期处于文化初创时期,公共视域正在构建,古希腊的真理观就奠基于对公共视域的追求过程。对古希腊人来讲,真理首先来自于个人视域,这是一种自然的态度,因为外部世界首先来自于人们的个人视域。在个人视域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大家认可的公共视域?最终,古希腊哲学家意识到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基于自身的私人视域,但私人视域并不能构成大家公认的真理,真理意味着必须有一轨共视域,追求真理,也就意味着构建公共视域。那如何构建这一公共视域呢?古希腊人认为:人类的精神,具有向一个公共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