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融入“双廊”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河口市融入“双廊”建设实施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梅河口市融入“双廊”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12月J=.刖三2021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提升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施工表。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国家对吉林省的布局要求,实现新的突破;有利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立足吉林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开放通道等条件,重构战略布局,重塑发展优势,筑牢振兴基础。作为“一主六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城市,梅河口市在环长春四辽吉松
2、工业走廊、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中承担着促进工业和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的重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全面融入“双廊”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增长极,依据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20212030年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梅河口市“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结合梅河口市产业实际,编制本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一、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近年来,梅河口市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三三四四五五
3、”战略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结构趋优、质效齐升、活力增强的态势,工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动能持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是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圈的区位中心,是东北亚经济圈、长春经济圈外廊联动区重要节点城市。梅河口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是长白山区出入松辽平原进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咽喉要道,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形成了接轨长吉图、沟通渤海湾、连接长白山的综合交通体系。工业基础更为巩固。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
4、4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年平均增速达6.9%;先后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天衡药业等国内领先药企,中如建工、世基集团、泸州老窖、广州江楠集团、皓月集团、东旭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达88户,产值超亿元企业26户,超10亿元企业达2户;四环制药口服固体制剂、惠升制药产业化生产车间、谷红制药GMP、新梅河精酿啤酒、弘越果仁、菊乃香清酒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工业投资67亿元,工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取得新成效,工业支撑作用凸显,医药健康产
5、业集聚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形成百亿级规模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发展到17户,拥有剂型56种,批准文号543个,药品品种452个;通过引入新装备、新工艺,技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果仁、啤酒、大米等食品加工产业“老树发新枝”,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态势愈加显现,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进驻规模企业50户,食品加工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装备制造、建筑及其配套、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引进中如建工、北京住总、苏州绿可等企业,成为梅河口市工业发展新引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与中科院、深圳人才专家联合会、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
6、期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搭建合作平台,加快了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梅河口市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着力转变和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梅河口市自成为全省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以来,加快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方面发挥高位推进、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了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从政环境。大力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并积极推进“帮办帮跑”,完善各项审批服
7、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设立了10亿元的产业和民营经济引导资金,以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融资难问题,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产业生态基础不断夯实,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新突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均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全部淘汰燃煤小锅炉;严格排查企业在水、气、声、固废等方面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二)存在问题目前,梅河口市特色产业在医药健康、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建筑及其配套、新兴
8、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但也应该意识到工业发展短板弱项还十分明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链、价值链有待延伸。产业在上游供应链环节较为薄弱,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本地缺乏相应配套企业和产业链条下游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尚未摆脱“低准入门槛、低水平扩张、低成本优势”的传统路径,食品加工业仍以粗加工为主,加工程度浅,精特优产品少,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不高,新兴产业多处于“高端领域、低端环节”,自主研发和设计产品较少,整体竞争力不足。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工业企业较少,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储备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较低,自
9、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缺乏,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和生产制造水平双低,以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改造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目前只有部分医药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较高,多数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定位不准确、形象不鲜明、宣传力度不够大。与国内知名品牌相比,无论是区域品牌还是龙头企业,都缺乏叫得响、立得住、耳熟能详的全国知名品牌,品牌竞争力不足。四是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有待加强。目前,企业招聘硕土以上学历高端人才存在一定困难,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同时,未能及时配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教育、医疗、住宿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利于人
10、才的“引进和扎根”,高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三三四四五五”战略布局,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融入“双廊”建设为主攻方向,牢牢把握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争创全国先进水平两条主线,坚持工业强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推动梅河口市工业做大做优做强,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
11、能,构建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研发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以食品加工产业为重点,以装备制造、建筑及其配套产业为特色,以新材料、清洁能源和环保、信息产业为突破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工业发展贡献梅河力量。(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灵活运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办法,增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配置功能和聚合功能,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方面的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直接投资产业园区建设,为产业
12、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2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把创新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能规模,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医药健康、食品加工产业的产业链完善和产业集聚,增强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以主导产业为基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3 .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立足自身优势,聚焦重点,突出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业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能发挥优势和特色重点领域创新和产业化中。选择重点项目进行突破,积累、推广成功经验,带动工业全面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产品、企业,努
13、力在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领域中取得突破,带动相关配套产业整体提升。4 .坚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坚持产业集聚和集约发展,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大力引进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聚氛围,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企业以及配套设施,形成高质量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使企业的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产业聚合效应,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O5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的红线,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
14、、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建设产业上中下游纵向和关联产业横向之间的循环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构建特色产业绿色发展新局面。(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产业生态更加优化,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建成东北亚区域性大健康产业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高地,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扩大。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逐步落实推进,节能降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特色鲜明、首位产业突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上等水平,梅河口市在“双廊”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实力大提高。全市工
15、业稳步增长,医药健康、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工业产值迈上一个新台阶。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其中,医药健康产业产值220亿元、食品加工业产值23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产业体系新优化。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新兴产业成为梅河工业发展新增长点。龙头企业做引领。引导特色产业企业和项目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企业整合重组,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1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4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
16、亿元企业30家以上。创新品牌促升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科研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到2025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新增省级技术中心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在优势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绿色发展谋双赢。瞄准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整体工作要求,推进特色产业全链条绿色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下降均控制在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三、主要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对接“双廊”建设,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巩固提升食品加工业,着力发展建筑及其配套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提速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工业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