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学徒制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现代学徒制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类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目标、发展目标、办学思路等。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把学校建成以化工相关学科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类型目标:应用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橡胶企业公司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发展,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高
2、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办学特色目标:立足四川,面向西部,突出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准确评价自身条件,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使专业设置具有特色,形成品牌专业;挖掘自身优势和潜能,课程设置上能弥补他人不足或能独辟新径填补某些空白,使课程开设有特色;切合实际地选择确定自己的质量监控体系与管理制度,使教学与管理具有特色;多渠道招生,多形式培养,学生能有多方面发展,最后能多门路就业,使毕业生具有特色。发展目标: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双师结构合理、实验实训条件更加完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现代高分子企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使其成为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主要
3、抓手。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组织系统指与教学直接相关部门的集合。这个系统由企业、学院、校企联合教研室、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企业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它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人、分管教学校长、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学督导组以及教务处等相关机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者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中教务处的作用最为突出。它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第二层次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机构,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起主体作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第三层次是校企联合教研
4、室。校企联合教研室是教学安排、教学运行、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监控的基本单位,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基础,是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执行者。第四层次是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学生教学信息员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不可或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学院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支持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三、教学质量标准系统质量标准系统就是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集合。各主要教学环节指理论教学(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和辅导答疑、考试和考查等环节)、实践教学(实验、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本专业制定教学质量标准遵循了以下原则:1 .导向化与创新化。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
5、策和质量标准要求,并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发展。2 .系统化与科学化。一是标准做到成龙配套,避免由于存在标准缺口、质量真空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二是在确定教学质量标准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考虑到教育对象群体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又使标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制定标准时力求具有一定的弹性,让它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使管理对象既有努力方向,又感到切实可行。3 .具体化。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具体,既有具体的成果标志,又有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努力克服模棱两可和笼统抽象,以免使教育者无所适从,管理者无法检查。4 .全员化。教学质量标准是全体学校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必须有广泛的群众
6、基础,得到群众的认可。为此,在制定标准时,既充分考虑上级要求,又注意总结教师和学生所创造的经验,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来。此外,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时还注意分层次、分类别,符合本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本专业遵循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原则,经过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认真研究和分析,分别制定了备课、理论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实验教学、实习、考试与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另外还制定了教材建设与选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质量标准。四、监控运行系统监控运行系统指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制度的集合。教学管理制度是进行有效监控的先决条件,规定了教学
7、过程中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本专业针对教、学、管三个层面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做事有准则,处理有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学校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维持教学秩序高效、有序地运转,保证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高。监控运行系统建立了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教学例会制度、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干部和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6项制度。1 .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领头人,负责学院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的制定。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牵头人,负责
8、贯彻执行学院制定的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在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分管招生就业院领导和学院各部门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的意见后,组织有关部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负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分管招生就业工作的院领导也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领导者之一,主要负责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负责收集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的意见和建议,向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的制订。学院设立在院长领导下的教学督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学院聘请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专家、教务处处长、教学各系(部)主任组成。该委员会对专业和课程建设、任课教师质量、教学过程的管理质量进行
9、现场调研、分析、反馈、督促、咨询、评价及指导。2 .教学例会制度。分管教学校长每周召开一次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系负责人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有关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对于教学型高校而言,教学例会制度有利于形成学校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中枢,可以有效地领导全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3 .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本专业每年新进的教师都要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掌握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了解教学规律,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义务,以缩短工作适应期。培训合格后,教研室为其配备导师,制定岗前培训计划。4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10、。教学检查采取日常教学检查与定期教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正做到常抓质量不松懈。日常检查:以各级人员听课、抽查教学进度、教学秩序、教师上课、学生出勤为主,不定期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情况。定期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期初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开学后前2周内,检查人员由校领导、教务处和各学院负责人组成,主要检查各项开课准备工作,教师到岗情况,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教学秩序。期中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第9至11教学周,检查人员主要由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各系负责人及教务处处长等人员组成,主要检查教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听课制度落实情况、青年教师培训情况、专业建
11、设和教学改革情况、课堂教学情况等。期末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一周内进行,检查人员以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教务处处长以上人员为主,督促检查各系在阅卷、登录学生成绩、成绩报送及试卷分析等各个环节是否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求认真落实,检查教学改革项目进展情况、专业及课程建设进展情况、学期教学总结完成情况等。每次教学检查的结果均由教务处以书面形式汇总,并将检查结果报送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及时提请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尽快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尽快整改,并依据学院相关规定视情节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5 .干部和教师听课制度。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促
12、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而且有利于各级领导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本专业规定同一教研室的教师每学年应相互听课至少一次,教研室主任每学年至少听课16次,系负责人每学年至少听课12次。听课人员必须认真听课,并通过将听课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6 .教学督导制度。许多高校都实行教学督导制度,并且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学校在原先离退休专家专职督导的基础上,又聘请了在职教师和管理人员为兼职督导员,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督导员队伍。这样做的好处是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增添了活力,使督导组随时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状况,增添了监控的权威性和监控结果的可信
13、度,使学校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专家治校”的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7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目的是通过了解高校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以及适应工作程度等情况内容,达到了解学校教学质量水平,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主要是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开展问卷调查,毕业生本人自评,学生毕业前的自我评价及毕业生质量抽样调查等方式,掌握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对其中的重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供学校决策参考。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五
14、、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指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案的集合。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不可能单靠一种方法完成,它需要依靠各类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构成整体上的综合效应。因此,选择合理的评价组合,是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本专业建立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室、实验室、考试与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系统。其中评教、评管、评学从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学习三个维度展开,属于“面”上的主体性评价,其特点是经常性、全员性、周期性;专业建设质量、课程建设质量、考试与考查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实验室工作等专项评价则是在
15、“点”上进行,其特点是不定期地、有重点地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确定评估对象,使一些重要环节的评价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这样就形成了整个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点面结合,相互促进,全面监控,整体优化”的特点,避免了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的现象发生,使各种教学质量要素都得到了有效的监控,体现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能够全面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开展教学评价应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规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本专业开展教学
16、评价遵循以下原则:1 .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教师和学生相比,以学生为先”、“教师和管理人员相比,以教师为先”的理念,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及评价要求毫无保留地告诉所有参加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强调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数据、信息、评价结果等进行量化处理,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是评价过程中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本专业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教师任务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集体协作性、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3 .科学性原则。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能够为全体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所接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