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随着孩子交往范围的扩展和认识能力的发展,四年级的孩子开始对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缺乏经验,经常会遇到许多自己难以明白的问题,开始产生很多不安和忧虑,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的引导。二、教材分析(一)整体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而设计,作为循环上升的课程内容,本册教材主要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同伴交往问题,社区生活中的理性消费、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家乡的文化与发展问题。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
2、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四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同伴交往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学会解决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欺负等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自身发展创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以同伴交往为学习主题的单元。现代社会是消费型社会。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学习如何做聪明、理智的消费者尤为必要。当前,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也备受关注,加强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以理性消费为学习主题的单元。任何社会的发展与有序运行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对此
3、,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以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为学习主题的单元。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和关注家乡文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形成参与家乡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以家乡的文化与发展为学习主题的单元。(二)单元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同伴交往”“理性消费”“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家乡的文化与发展”四个学习主题,设计了“同伴与交往”“做聪明的消费者”“美好生活哪里来”“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四个单元共十二课内容。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4、友谊观,做个说话算数的人,并学会解决同伴间冲突,促进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购物常识,理性消费,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认识各行各业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引导学生从风俗、民间艺术的角度了解和关注家乡文化,并从家乡整体发展的角度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进度第1-2周:1.我们的好朋友3课时第2-3周:2.说话要算数3课时第4-5周:3.当冲突发生3课时第5-6
5、周:4.买东西的学问3课时第7周:5.合理消费2课时第8-9周: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3课时第9T0周:7.我们的衣食之源3课时第10-11周:8.这些东西哪里来3课时第12-13周:9.生活离不开他们2课时第14周:10.我们当地的风俗2课时第15-16周: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3课时第16-17周:12.家乡的喜与忧3课时备注:【1】该内容参考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回顾本学期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教研方面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教学方面结合班级学情认真开展教学,取得较好成效,具体总结如下:一、教研方面(一)学习课标标准,研
6、读课程性质本学期科组组织学习,重温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通过学习,我对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政治性、思想性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规定,综合性、实践性是对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要求。政治性思想性凸显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程的性质和要求,综合性、实践性体现道德与法治作为综合性、活动性课程的特点。1 .政治性。道德与法治属于德育范畴,德育不只是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的道德教育,还是提升一个国家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政治性明确了“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 .思想性
7、。道德与法治的政治性决定其思想性。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紧紧围绕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使他们
8、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指引。3 .综合性。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除学科课程外,其他几类课程都是综合课程,只是综合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道德与法治是什么样的综合课程,取决于综合的形式。简单的做法是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合并起来,组织成一门相关课程,也可以设计出融合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4 .实践性。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有机融人学生生活之中;课程设计
9、注重活动性,以学生活动建构内容体系;在教学中,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和法治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做中学,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文明的道德行为。实践活动作为道德成的根基,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强化实践育人。(二)参与校本教研,研读教师用书自觉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重点是精读教师用书,具有指导意义。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再细化;教学以多样且有效的活动为基本形式;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为对话创造有利条件,让对话成常态;探索法治教育的
10、有效方式,把握法治教育的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自然渗透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尊重法律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将法治知识教育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的融合。二、教学方面(一)结合课程性质,注重实践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是基于品德形成的规律而提出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必须基于交往实践。学生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通德修养与法治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本学期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较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例如第
11、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我组织学生参与两个体验活动,一是模拟快递员,请在十分钟内将不少于两件快递送到校内两个收件人手中,并请收件人签字。课前我和老师们提前打好招呼,让学生进办公室找对应的老师签收,老师们也乐意配合,学生跑上跑下,忙得够呛,累得气喘吁吁,感受到快递员的工作不容易;二是模拟厨师持锅翻炒,告知学生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每天至少要重复上千次,请学生悬腕,用空书包代替炒锅,站立“持锅翻炒”,持续三分钟以上,起初学生很兴奋,但时间推移,腰酸手累,逐步感觉到厨师的工作也不容易。最后,老师点拨:体验活动只是模拟了这些职业人劳动中的很小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又是怎样的艰辛呢?除此之外,买东
12、西的学问、合理消费我们当地的风俗也安排了实践活动,教学效果不错。(二)联系生活实际,重课程综合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是根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选择相关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形成本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创设符合主题,接近生活化的情境,例如:第2课说话要算数,让学生联系生活。分享一下和朋友诚信或失信的小故事,学生都有话可说,感受诚信带来的美好,也体会失信者对自己或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2.运用数学计算,让结论更有教育性。把数学计算融入道德与法治课,让学生通过计算,用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引发
13、震惊,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如果全校有5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000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这个环节,我给了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计算,还真没想到许多学生发出惊叹声,有的说出浪费真的很大之类的话语。又如课例买东西的学问、合理消费,融入计算,学生也是感觉,不计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从而淡化说教,让数据说话,更有教育意义。三、努力方向经反思,我感觉对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很薄弱。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价多样化,关注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我在期末的学业质量的评价还是比较传统,结合教材内容出纸质检测卷,采取开卷形式作答,最后给出等级评价,严格来说,这样的评价值得商榷,看来有必要在“评价”的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关于努力方向,尝试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实效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参与,通过作业评价的路径去充实和完善学业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