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挑山工》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挑山工》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5挑山工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认识“泰、杖、敞、拘、蕴”等5个生字。2 .默读课文,梳理信息,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情境,比对表格,理解挑山工语言中隐含的深刻哲理。3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境说话等,体悟挑山工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向上攀登的精神力量,并从中受到激励和启迪。【教学重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情境,比对表格,理解挑山工语言中隐含的深刻哲理。体悟挑山工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向上攀登的精神力量,并从中受到激励和启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学习活动一梳理感知:认识一种职业1 .出示插图,复习
2、学法出示课文中“哈尔威船长”和“黄继光”的人物图像,回顾之前是如何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这两篇课文的。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2 .揭题导入,感知人物今天我们学着运用这种方法,把视角从大人物的身上转换到一位小人物的身上一一挑山工(1)赏画激疑:欣赏课文插图中的挑山工,说一说,“挑工山”是个怎样的职业?(2)资料补充:挑山工,就是靠人力把一些生活用品或是货物等从山下挑着担子运到山上去的人。泰山海拔1540多米,足有6000多级石阶,山顶上游客、道士的日常用品,庙宇、山路维修的改造原料,大都是挑山工用双肩挑上去的。3 .默读略读提示,说说本课的学习任务。4 .
3、任务构建:挑山工到底是个怎样的职业?他们又是怎样登山的呢?我们先来完成略读提示的第一个任务。5 .出示名片,完善信息(1)自由默读课文。(2)查找信息: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完善挑山工的名片。6 .独立阅读,梳理信息,在学生完成之后,展开集体交流,重点交流以下内容:(1)查找信息: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句子。出示: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自由读、指名读挑
4、山工登山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八画一画,看视频动了解挑山工如何登山。(2)为什么这样登山,找一找,读一读。出示: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受不住的。齐读: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3)聚焦:“搭、垂、一甩一甩、起步、登上、转过、斜行、转回来”等动词。7 .品析体会:联结书本插图,丰富形象,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挑山工形象?身体结实;工作艰辛;身负重担,埋头挑担。设计意图:立足单元学情,迁移学法策略,从旧知到新知,从单篇到整体,回扣语文要素,落实核
5、心素养。本课是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应该要体现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一贯性、连续性、渐进性和纵深化。从旧课的学法回顾,到本课的学用尝试,是从旧知到新知的联结,是阅读策略的迁移,这样就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而不是“孤篇”教学。挑山工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行当,教者设计了“职业名片”这一创意任务,既是对挑工山这种职业的信息梳理,为下文的感受人物品质做好铺垫。但更重要的价值是通过“职业名片”中的三项内容(登山动作、行走路线、工作照片)的填写,引导学生聚焦挑山工的动作描摹和行走路线的曲折上。通过动作细品、句式比较和画折尺形图,体会挑山工负重登山的劳累辛苦和行走路线的
6、曲折漫长,从而对外貌形象的感受就更加的立体丰满了。学习活动二梳理探究,解登山之疑1.激疑思考:泰山上的挑山工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么辛苦,走在游人的后面,被落下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作者在泰山上遇到了一个挑山工,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作者几次和挑山工相遇,分别是怎样的情形,填写在学习单上。学生填写学习单,教师巡视指导。汇报,出示学习单,师生共同填写。2 .品读文中的两处外貌描写,体味作者寥寥数笔,便刻画出挑山工健壮、纯朴的形象。3 .填写完学习单我们恐怕会和作者产生同样的疑问:“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
7、吗?”是啊,身背重物,还多一倍的路程,怎么丝毫不比轻装简行、手拿登山杖的游人走得慢呢?预设: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J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对话读:游人是:没有挑子走得快挑山工是:挑子重,折尺形路线长,走得慢游人是: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挑山工是: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所以,别看我们
8、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作者通过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这样的挑山工形象,这段对话也是课文中唯一的一段语言描写。它不但起到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还发人深省。学习活动三聚焦语言,悟登山之理1 .导读中第二个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一出示:作者说“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找出这几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哲理。交流理解:抓住“我跟你们不一样”“不能耽误工夫”“一步踩不实不行”“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到前面去了”等词语谈理解,说含义。2 .说到联系上下文,挑山工的话与前文呼应,出示: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以为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边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
9、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师生合作,拆分课文重组读:师: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的时候,生: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师:你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的时候,生: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Q师:你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的时候,生: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师:他们并不是仙人,也不会腾云驾雾,他们能走到你前头一一预设:就是因为他们不停,一个劲地走。因为
10、他们有标,坚持不懈地走。预设:做事情也和挑山工登山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到达终点。只要脚踏实地,过程中慢一点没关系,最终会走在前面。作者把游人和挑山工登山对比着写,使得挑山工的形象更为突出,这也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引导小结:这位挑山工朴素的话语告诉我们的哲理:(3)品析人物:再来说一说,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挑山工形象呢?脚踏实地,意志顽强,坚持不懈,努力攀登设计意图:理解挑山工话中所含哲理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此环节从理解“行中之难”,到感悟“言外之理”,再发现“表达之法”,由表及里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不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还启发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同时,通过
11、品析语句、对比文段,让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手法,积累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四:升华精神,拓展延伸1 .由浅入深,理解精神(1) “因为我需要它”是需要这幅图吗?(2)“它”是指什么?引导理解:脚跳实地、坚持不懈、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2 .由文入境,情境表达(1)联系生活:如果你的面前也有这样一幅画,它会怎么帮助你呢?当我在遇到学习难题,想要退缩时,墙上的这幅画告诉我:当我在遭受一次次失败与否定时,墙上的这幅画告诉我:当我想偷懒玩耍时,墙上的这幅画告诉我:(2) “挑山工”的精神历久弥新,不少文人墨客也留下了歌颂挑山工的诗句,如:如果让你从这两首诗中选出词语作为画作名,你会选择哪个词语?举例:稳越南天图,肩担日月图,攀登图,脊梁图(3)引导小结: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挑山工这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朝着目标不断攀登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3 .联系拓展,推荐阅读简介作者冯骥才,推荐阅读其更多作品完成课堂作业练习。设计意图:文本的力量,在于其传递的精神价值。挑山工不仅是一篇文章、一幅画,更是一种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通过分析文本,学生可以理解这一精神,但教学层级不可止步于此。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本环节从文本解读融入生活实际,从单篇课文联系课外阅读,以诗句鉴赏、创意品析、情境表达和联结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挑山工”精神有更深刻、广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