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带来的变化。2、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的人,忽视身边的人。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4、在我们做了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吃一堑,O5、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O6、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等正以惊人的速度O7、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或时,就是在反思自己。8、宽容让人们彼此,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9、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O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保持水土,易引发O10、在人
2、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减少的重要手段。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做到“和而不同”,下列同学的做法符合老师要求的是()。A.潇潇不假思索地直接将小组中学习最好的同学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B.小兰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不直接否定他人的看法C.小倩在其他同学的“说服”下,将自己正确的看法否定后直接抄袭其他同学的看法2、下列星球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是()。A.月球B.地球C.火星D.金星3、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A.宪法B.环境保护法C.土地管理法D.水污染防治法4、这次跳绳比赛取得好成绩后,我们回忆了事情的经过,思考了一下
3、如何做会更好,这是在()。A.怀旧B.反思C.宽容D.胡思乱想5、对于他人的观点,我们不应该()。A.诋毁B.夸奖C.包容D.理解6、没有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的行为是()。A.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造成洪涝灾害B.合理规划,植树造林,会造成土地沙漠化C.乱砍滥伐,开垦荒地D.保护耕地,退耕还林7、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C.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8、2010年8月7日,()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很多人员伤亡。A.广西B.贵州C.甘肃D.四川9、公民()是身份证上独无二的信息。A.户口所在地B.身份号码C.出生年月日D.性别10、
4、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A.3月12日B.5月2日C.2月2日D.2月4日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奥林匹亚遗址证明古希腊是世界上最早举办奥运会的国家。()2、地球上陆地的面积比海洋的面积多得多。()3、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4、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造成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6、宽容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的微循环,增进人的健康。()7、在重大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做到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人类生活中的不合理行为一定会导致自然灾害。()9、遇到冲突
5、时,我们可以毫不留情的指责对方。()10、科学有效的方法更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四、连线题。(共10分)1、牵线搭桥乱砍滥伐威胁人畜健康过度放牧青山变秃岭土壤污染形成地下漏斗过度开采地下水草原变荒漠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怎样做到尊重他人?2、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3、父母对我们非常了解,那么你通过哪些方法了解你的父母呢?4、我们应该怎么化解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生产生活日新月异2、成就默默无闻3、独立自主4、错事经过长一智5、集思广益6、湿地减少7、经验教训8、宽待和睦9、洪涝灾害山体滑坡10、人的行
6、为自然灾害危害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B3、B4、B5、A6、D7、A8、C9、B10、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X3、4、5、6、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土填污柒胁人畜健康乱砍滥青山变秃岭过度放过度开采地2成地下漏斗 草原变荒漠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1)语言可以体现尊重,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恶语伤人。(2)尊重还应落实到行动上,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3)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2、我们小学生能做到: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举报。3、答:(答案不唯一)我是问了外婆才知道妈妈的生日。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4、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其次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