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64789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教学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其自身的特性,经济学在诸多学科中算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形、公式、模型、数学推导等复杂的内容,往往令初学者感到高深、艰难。这个学科特性对教材的趣味性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经济学教育提出了许多难题。就目前经济学教育的形势而言,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教材、教师等方面,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入探究。经济学是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即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规律的理论,对指导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开始为

2、经济学奠定基础,到如今形成体系完整、分类详细的经济学理论,其间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过程,凝聚了无数经济学专家学者的努力成果,也为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经济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产生的一门社会科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更是被高校列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教授好这一门课程,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是高校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专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3、,经济学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要求教授这一门学科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教材上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本质规律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归纳,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质进行讲述和展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预设目标很难达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教育方针方面。由于历史方面的诸多原因,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更多地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有许多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容充斥其中,例如“公有制不如私有制”“私有制无剥削”“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等观点俯拾皆是。这样的观点无疑是与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悖的,若是不加辨别地全盘吸收,对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会造成极大的打击。因此,很有必要就此对经济学的教育方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教材内容方面。第一,理论体系庞大,内容多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问题的不断解决而日渐充实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逐渐扩大,且内容大多抽象,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很多经济学方面的专业术语虽然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其深层含义还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第二,理论脱离实际。经济学方面的教材大多是引用一些经典的经济学著作,而这些专

5、著大多创作年代较早,与实际生活中日新月异的经济学状况相隔甚远,所以很难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现象严重,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教材内容与中国国情不符。经济学教材大多来源于西方,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针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所做出的分析和解释,事实上并不与我国国情相符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很难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师方面。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在经济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配套设施的相对落后和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听到的和记到本子上的东西不少,真正掌握的东西却不多,无形中更

6、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从长远角度来讲,这是不利于经济学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二,考核方式单-O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一直以来沿用的都是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忽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方面的引导和考查。知识不能得到运用就只能是死知识,如何让知识活起来,是当前经济学教育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四)学生方面。由于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对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等知识点应用得比较多。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难以接受,更不容易将其与枯燥的经济学文字描述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这些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由于

7、学生本身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有限,很难将经济学中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一)明确教育方针。首先在教育方针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明确的教育方针,对经济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要求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归纳中外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摒弃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全面掌握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二)解决经济学教材及内容方面问题的措施第一,加强教材管理。在经济学教材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避免直接引入西方原版教材,而应该选择国内学者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因为西方原版教材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研究

8、问题的视角也不尽相同,应该予以适当采用而不应该全盘吸收。而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立足点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对各国经济思想进行了适当的吸收和采用,有利于学生全面看待经济学思想,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第二,调整学科设置。高校在设立经济学课程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发和设立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如经济实践学、经济思想史、方法论等相关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还可以使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地掌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三)解决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

9、质是改进经济学教学工作的关键。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爱国精神教育和国情教育,强化爱国意识;其次,加强对经济学从教教师的审查和培训,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建立高标准的教师培训基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第二,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查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但是一味地考查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吸收和借鉴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知识的分组讨论来完成如经济学小论文、经济事件辩论会、班级经济学手抄报、黑板报等任务,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学科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组织、辩论、合作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

10、生的全面发展。(四)解决学生学习方面问题的措施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也可以自学数学方面的图表、公式、证明等经济学相关知识来对经济学进行辅助性学习。同时还要多关注社会上的经济事件,并关注知名学者、教授对该事件的专业性评论,自己也要善于分让研究生尽早养成团队合作的能力,尽早融入团队、适应团队协作,为将来的研究和就业打下基础。再次,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取得。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本身就属于研究热点,大到国家的重大项目,小到研究生的学科竞赛都有交叉学科的影子。因此,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可以实现研

11、究生的优势互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研究的热点领域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二)导师方面。研究生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因此,导师既要了解研究生在前期学习阶段所学的专业,又要发现他们的特长与兴趣,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织和融合在一起,因材施教地发掘研究生的潜能,引导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导师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科研背景及能力、专业视野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师也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取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掌握本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并将其融入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中。但这仍不能提供多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成立

12、导师组,一般由24名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导师之间应能够密切交流,研究方向具有可交叉性,全程指导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引导研究生将各自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作用于同一目标,增强他们从多个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养成。同时,导师应根据实际需求,请“外援”帮助指导创新团队研究中内部不能解决的难题,这样可以确保研究生的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导师组应根据研究课题需要对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度,对创新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和发表,并建立合理的奖励和激励机制,以鼓励研究生更好地进行创新研究。(三)培养环境方面。培养环境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协同创新能

13、力的提升十分重要。2在日常加强研究生理论知识学习,设立多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营造交流的氛围十分重要。导师应该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展示研究成果;也应该定期通过文献交流的方式,关注各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建立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气氛,打开研究生视野,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协同创新团队。导师应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竞赛、研究生创新项目、学术交流会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从交流和实践中拓展知识面、提升科研水平,为协同创新研究打下基础。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学科之间优势互补的明智之举,这有利于学科之间理论的融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复杂的

14、科学难题;将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应用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中,有助于在科研中协作解决科学问题,实现科学研究的突破创新,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通过协同创新培养高水平人才。作者:玛衣拉吐尔逊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徐琴,叶明.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72-73.2王宁可.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观察,2015(9):40-41.3辛敏英,姚远,黄金.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与探索J.求知导刊,2016(1):55-56.4杨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5.5徐新洲,薛建辉,勇强.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6):25-26.6陈长坤,申秉银.协同式研究生创新团队培养过程中导师角色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31-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