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民悦年少求学与年老办学轶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民悦年少求学与年老办学轶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秦民悦年少求学与年老办学轶事秦民悦,明朝人,是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的一代名臣。在舒城,他是最负盛名的乡贤之一。舒城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他的感人故事。秦民悦(公元14361512年),字邦约,一字崇化。(秦民悦画像)他少小家贫,立志诗书立家,走科举之路,改变家庭命运。舒城五里村有一座金鸡古墩,是舒城古代八景之一。这里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有一只金鸡栖息在古墩上,金鸡每天引吭高歌,迎来黎明,唤起人们从事新的一天劳动,激励人们警觉、自励。秦民悦家就在五里村,当然知道古墩金鸡的寓意。上学后,他就是用金鸡精神激励自己,每天鸡鸣即起,勤奋学习。四书五经,必修之书,他都按照熟师要求,该读的读,该背的背,从
2、来都不打折扣,还常常抽空找一些课外书籍,诸如稗官野史之类的,简直是无书不读,好学不坠。因此,他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而且涉猎面广。同时,他注重练笔,坚持每天作文不断,至少不下一千言,锤炼驾御语言的功力,追求布局谋篇的章法,力戒一般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人的。他的汗水和辛劳,终于得到了理想的回报。他年少,就历经县里、府里的选拔,层层过关,成为生员(秀才)。(舒城金鸡墩景观桥夜景图)十七岁,他乡试中举。二十一岁,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他高中进士,登上仕途。他的读书求仕的事迹,在“五十少进土”的科举时代,是卓尔超群的。一时间,从县、府到省,从省到京都,人人赞不绝
3、口,夸他是“年少美才”、“万人之英“。一股学习秦民悦的热潮,在舒城、在江淮大地,勃然而兴,形成风气,影响到整整一代人。在仕途上,他宦海扬帆,顺风顺水,历任行人、工部员外郎,出为广平知府、江西参政,又入为右都副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在元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为官五十余载。正德年间,秦民悦已经七十多岁了,体质也不如当年,适丁忧,皇上批准他致仕归里。回到舒城故里,他也一直没有闲着。当时,县丞何雍正在忙着恢复、重建宋朝前贤李公麟在城东创办的龙眠书院。他不顾年高体弱,积极帮忙筹办,还应邀写下建龙眠书院记,勒石刻碑,立于书院。(舒城飞霞公园内龙眠书院)也是受到县丞办学的启发,他在城西尚书第附近的金鸡墩上,兴建了金鸡书院,与龙眠书院,一东一西,共同承担起县学的职责。同时,他还在书院里,建筑了一座象征文运的“魁星楼”。这是学子们祭祀“魁星”的圣殿,也是交流、聚会场所。秦民悦以自己的身教,也用这种古代风行的建筑,明确地告诉学子们,要学好圣贤书,把自己出售给帝王家。(魁星楼)秦民悦,功成名就,荣归故里,仍忙里忙外,费尽心血,把自己的余热,贡献给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这种老骥伏杨的雄心,鞠躬尽瘁的精神,都是我们后人要继承、发扬的传统的宝贵财富。他去世后,赠太子少傅衔。他有作品敬庵集传世。陈存选20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