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建设方案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管建设方案建议书.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智慧城管建设方案建议书目录第1章概述11.1 建设背景11.2 建设目标31.3 建设原则4第2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思路72.1 主要建设内容72.2 系统主要用户102.2.1 市层面用户102.2.2 区层面用户102.2.3 街道层面用户112.2.4 各级领导112.3 主体建设思路112.4 系统建设思路142.4.1 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142.4.2 立足实际,务求实效142.4.3 资源共享,减少信息化整体投资142.4.4 “一张图”的管理模式15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163.1 系统总体架构163.2 系统软件结构173.3 系统物理架构183.4 系统安全架构20第4章系统建
2、设224.1 监控指挥中心建设224.1.1 监控指挥中心概述224.1.2 基础硬件、网络支撑系统234.1.2.1 大屏幕显示系统234.1.2.2 计算机主机系统244.1.2.3 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他264.1.3 基础环境建设系统274.2 数据普查与综合数据建库294.2.1 基础空间数据建库294.2.1.1 基础地形数据294.2.1.2 道路交通数据304.2.1.3 POI数据304.2.1.4 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314.2.1.5 地名、门牌地址数据314.2.1.6 3D地图数据建设314.2.1.7 360度全景影像数据324.2.2 城市部件普查建库324.3 核
3、心应用系统补充建设344.3.1 环境通系统344.3.2 协同业务系统364.3.3 监督指挥系统384.3.4 综合评价系统394.3.5 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404.3.6 地理编码系统414.3.7 数据共享交换系统424.3.8 移动督办系统434.3.9 管理维护系统444.4 智慧城管扩展应用系统建设454.4.1 车辆综合监控系统454.4.2 工地余泥监管系统474.4.3 环卫保洁信息管理系统484.4.4 固体废弃物清运信息管理系统494.4.5 智能联机分析处理系统504.5 社会化信息采集体系建设514.6 “环境通”平台(无线数据采集系统)534.6.1 体系结构设
4、计534.6.2 软件设计544.6.3 数据管理55接口管理55服务器端和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564.6.4 手持式无线终端功能57基本GIS功能57城管信息查询57数据编辑工具58GPS管理58城管巡检58城管部件数据编辑60接收任务61远程销单61事件报送62数据同步624.6.5 手持式服务器端功能634.6.6 移动定位服务63GPS定位63GPS轨迹显示63追踪服务644.7 软硬件网络环境配置644.7.1 网络环境基本配置644.7.2 硬件环境基本配置644.7.3 644.7.4 644.7.5 无线数据采集器654.7.6 呼叫中心基本配置664.7.7 软件环境基本配
5、置664.7.8 664.7.9 统软件66第5章项目实施管理675.1 项目实施建议和工程进度计划675.1.1 项目组织管理675.1.1.1 项目领导小组675.1.1.2 工程实施项目组675.1.1.3 项目专家顾问团队685.1.2 项目管理机制685.1.2.1 城市城管工程项目领导小组695.1.2.2 项目执行组695.1.3 实施准备725.1.3.1 实施阶段的准备725.1.3.2 硬软件引进735.1.4 工程实施进度745.1.5 工程实施745.1.5.1 项目监督管理745.1.5.2 项目控制内容745.1.5.3 项目进度规划755.1.5.4 进度控制前提
6、755.1.5.5 项目范围的控制755.1.5.6 项目验收765.2 质量控制和系统测试785.2.1 数据质量控制体系785.2.1.1 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785.2.1.2 对基础资料的质量控制785.2.1.3 对数据采集手段进行正确选择785.2.1.4 对软、硬件配置的要求785.2.1.5 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795.2.1.6 数据采集中的监控795.2.1.7 结果控制795.2.1.8 数据质量评价标准795.2.2 软件质量控制体系815.2.2.1 软件质量控制体系815.2.2.2 成立软件质量管理小组815.2.3 系统测试815.2.3.1 测试准备825.2.
7、3.2 测试内容82第6章经费预算846.1 监控指挥中心建设846.2 数据普查与建库846.3 核心应用系统补充建设846.4 智慧城管扩展应用系统建设856.5 系统硬件和第三方软件856.6 系统运营85第1章概述1.1 建设背景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枢纽、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同时又是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现代化的基地。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城市的发展不仅能提供舒适方便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学习、交往及就业机会,还容易形成更加开放、进取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精神文化氛围。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复
8、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提高城市化水平,要重在提高城市化质量,核心问题是提高城市管理功能。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城市管理成为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实际上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承上”角度来看,关系到能否有效发挥已有城市基础设施及总体城市功能的问题,其实质是一个将城市各组件以血脉相连,调和气血,新陈代谢的过程;从“启下”角度来看,涉及城市进一步理性发展问题,其实质是一个健康成长壮大和休养生息的过程。与城市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相比,城市管理贯穿城市发展始终,不具阶段性而具长效性,因此,城市管理所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在我国,由于城市管理的组
9、织体系仍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以及城市管理的硬件设施配置不当和软件系统设计缺位,往往是“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硬件”,忽视“软件”,注重上项目,要规模。导致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交通堵塞严重、“马路市场”侵占道路、社会治安问题增多、垃圾增多而处理难、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差、生活空间脏乱、秩序混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写乱画等现象,说明我国在城市管理上的问题相当突出,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管理已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而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信息中心,则首当其冲。同时伴随着网格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对城市管理的促进作用越
10、来越明显。网格计算技术是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领域的核心技术。网格就是互联网技术即将迎来的第三次发展浪潮,简单的说就是在互联网上用户能实现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和共享。将来用户使用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就像从电网中使用电能那样简单方便。网格的具体特征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了资源孤岛。这其中城市管理的应用服务都将在网格平台上实现质的飞跃。特别是网格的发展和应用对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立一个城市管理网格化工程是城市政府实现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条很好的途径。首先城市网格可以帮助政府整合和管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化资源,实现
11、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次还可以提高各部门现有信息化资源的效率和利用率,为需要相关资源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价廉物美的信息技术服务,从而降低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这种城市管理新模式从管理体制上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技术上基于“政务关联”平台,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借助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环境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监督平台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新模式所承担的城市管理主要是市政、市容管理,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和城市环境的维
12、护,城市设施状况的快速检查,涵盖了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城市国土房产管理、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建筑管理等内容。实现了城市管理内容的具体化,使城市部件精确定位,对于管理对象做到了从未有过的清晰。也可以对某类部件进行快速、准确的专项普查,对城市进行全时段监控,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使城市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做到一清二楚,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新模式将城市管理部件准确定位并编码,通过城市管理监督员全天候不间断巡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种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某类城市管理对象的专项普
13、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且可以及时处理问题,有效防止因井盖丢失、消防设施残缺、地下空间隐患等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从而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可有效整合了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有力推进了节约型管理和资源节约型城区建设。新模式可充分整合城市的信息化资源和城市管理资源,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系统,在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可实现了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市民与政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总之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在城市科学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新模式从功能设定、理念确立、组织设计、方
14、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管理对象精确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拓展空间。1.2 建设目标基于前期“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的建设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以及“环境通”建设的整体框架,“智慧城管”项目的具体建设目标如下:1、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打下全业务综合城市管理体系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完善“智慧城管”的运行体制与机制,纵向上完善一级监督(区)、两级指挥(区、街)、三级管理(区、街、社区)的运行模式,横向上通过实现城市管理各相关业务工作网格的叠加和事部件数据的统一,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相关业务进行集成,构建以三级联动、多部门协同为特征的全业务综合城市管
15、理体系。2、摸清管理对象底数,丰富“环境通”基础信息并有效促进信息共享针对前期“数字城管”建设未能按照建设部的相关标准进行基础数据的普查和建设的问题,通过对城市部件、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的采集,摸清管理对象底数,丰富“环境通”的基础资源库。同时,基于“环境通”整体架构,积极推进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双向共享,提升“智慧城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为打破现存的“信息孤岛”现象做出贡献。3、完善闭环体系,建立保证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在应用软件方面,通过系统扩展,完善前期“数字城管”建设缺失的环节;在监督评价方面,通过建立包含内部和外部评价在内的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自动监督评价机制,在综合考虑内部管理要求和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城市管理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顿和提高,确保城市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