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4245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化系列电视片江南解说词以夫子庙为中心,沿着秦淮河畔,看秦淮风景。风华烟月,金粉荟萃,秦淮河上的风景,貌似是为了故事情节才修造的,先有了故事的起承转合,最后围绕着这个故事,再造出来一段风景。故事老了,风景依旧。老了的故事把人世间的沧桑细细诉说,而风景,则是这人世间沧桑的留影和形式。好些年前,很多游玩秦淮河的文人骚客,他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因了秦淮河的浆声灯影而惊羡留恋,这样,他们就留下了许多关于秦淮河的诗词文章。有时候那一些文人墨客仅仅为了一些绮丽的梦想,有时候为了那么点欢乐那么点忧愁,他们就把情感投向了秦淮河,秦淮河就风姿风情万种,就成了文人骚客的风景。当这一些文人墨客也加入到风景中来了,秦淮

2、河就进一步地诗情画意了。也许,恰恰由于这样的情形,走过秦淮河,我们变得特别地风雅起来。“城里的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舫箫鼓,昼夜不绝。每年四月半后,秦淮的景致渐好了。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在河里,上下通明J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这样描写了秦淮河。有关秦淮的记忆,是一些拆散了的日记。仿佛就是昨天,昨天的清早或黄昏,然而重新翻读,却是恍若隔世。诗人说,江南有我许多的表妹。而我只能采其中的一朵。这话,真叫人怦然心动。这一天,照例是阳光很好,早上,卖花的姑娘依然是从画舫经过,她喊着:卖花,卖花哎。她的声音是甜津津和脆生生的。花是新摘的,花瓣上还有昨

3、夜的露珠。就在这时画舫的窗子“吱咯”一响,小姐探出头去。小姐是冯梦龙笔下的小姐,是木刻影印的三言二拍里的小姐。卖花的姑娘立在桥头,看看桥下的流水,水上的荷花,今天心情真好,卖花的姑娘就在心情好的时候哼起歌来:约郎约到日出时,等郎等到月偏西小姐就在这时候走下画舫,小姐是来卖花的,小姐听了这样的歌唱,竟是久久无语。风花雪月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沧海桑田。后来,庵堂就是秦淮河上的这个小姐的家了,往事过眼,岁月无痕,一颗菩提的种子,落在宿命的佛士,暮鼓晨钟,小姐只在忆起那支民歌时,有了超越红尘的飞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诗里秦淮河,唐诗里的秦淮河繁华并且

4、伤感,岁月如流,悠悠秦淮,繁华似水,伤感是岸。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是梦醒时分的感怀,人们不愿意忘记艳绝风尘的李香君或者柳如是,不愿意忘记回眸一笑百媚生,更不愿意忘记芳心侠骨在风起云涌中的长歌当哭。明代未年河南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在金陵相遇,才子佳人,一见倾心。后来阉党马土英、阮大钺收买侯方域不成,对他们进行加害,侯方域投奔史可法,李香君被福王选进宫中。清军破了南京,侯方域和李香君在栖霞山的白主庵相会。李香君拿出桃花扇追怀往昔。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这一朵桃花,是已经消亡了的大明江山,在后来的岁月中,最抒情的一个刹那,这一刹那的开放,

5、是秦淮河上的千古绝唱。和李香君仿佛,在那一个动荡的时代,柳如是的的命运,经历了更多的风风雨雨,秦淮河上的轻歌曼舞稍纵即逝,当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闺中病妇能忧国,却对辛盘叹羽书J清军南渡,南京沦陷之前,柳如是劝说自己的丈夫钱谦益自杀殉国,并表示自己紧随其后。钱谦益犹豫再三,终于同意了,于是二人载酒水上,声言欲效仿屈原,投水自尽。直到天色已晚,钱谦益探手水中,说了声,水太凉了,怎么办?柳如是气急之下,纵身要往水里跳去,却被钱谦益死死拖住。数天后,钱谦益屈节降清,而柳如是,开始了她漫长的反清复明生涯。在给自己女儿的遗书中,柳如是说,将我悬棺而葬吧,我一生清白,不沾清朝的一寸土地。只有在秦淮河了,

6、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子,才会落在风尘女子的肩头,也只有秦淮河的青楼,琴棋书画才能够和金戈铁马合成动人的交响。梁实秋说,秦淮河的大名真可说是如雷贯耳,至少看过儒林外史的人应该知道。其实秦淮河也不过是和西直门高梁桥的河水差不多,但是神气不同,秦淮河里的船也不过是和万牲园风水月处的船差不多,但是风味大异。今夕何夕,月色如水,在这样的月色下让这一个一个的故事串成珠链,让珠链在今夜的月色里闪耀熠熠的光芒。当年,朱元璋在建造南京城的时候,没有依照常规,建一个四四方方的城市,而是根据地形地势,将秦淮河划分在市区以内,将南京建成了南北狭长的样子,据说,这一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就是为了不想失去对秦淮河一带富庶的

7、商业区和居民区的控制。不然,我们或许只能从前人的诗词歌赋里去领略秦淮河的繁华似锦,只能从线装书的字里行间,去感受夫子庙的雕栏玉彻了。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始建于宋朝,由东晋时期的学宫扩建而成,然后,几番关怀备至兴废,历经沧桑,在清朝同治8年重建后,又遭侵华日军损毁。84年以后,历经数年论证和规划,维修和复建,夫子庙得以再现辉煌。夫子庙的一边就是贡院,这是当时江南最大的科举考场了。这一张遗落的榜文上,第一名是文天祥。1256年5月8日,文天祥参加殿试,他不打草稿,洋洋万言一挥而就。1256年的皇帝是宋理宗,宋理宗在策题中问,有什么办法才能改变

8、人才匮乏、土习浮华、国库空虚、兵羸军弱的状况。文天祥一步上前,行过大礼之后,不慌不忙,侃侃而谈:皇权独断、贪官充斥、宫廷奢华是造成这一些状况的根本原因,要让它有所改变,就应该以正人君子代替贪官污吏,然后节约开支,壮大军队,使民有道。一席话说完,主考官将文天祥排在第七名,宋理宗看过花名册,再一次想起文天祥落地有声的对答,就朱笔一挥,将文天祥放到了第一的位置上。最初,至少是唐宋,作为通过考试的方式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的演进,也曾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带来了活力。而也正是封建社会自身的限制,使科举制度日趋腐朽并走向没落。读书和应试,成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

9、阶梯,和他们取得功名利禄的捷径,因此有了“一品白衫”和“白衣卿相”,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在黄卷青灯下,忍受着“十载寒窗无人问”的寂寞和辛苦,并且以青春和生命编织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憧憬和梦想。江南贡院,应该是最大的八股文生产基地了。当年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的老先生,是这样说起贡院的情形的。考生入场时,都有送场的,人不少,门口闹嚷嚷的。天不亮点名,搜夹带。然后大家归号,一般快到晚上,头场的题目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扛着在各号里走。所谓“号”,就是这一条狭长的胡同,两旁排列的号舍。每一个号舍,恰好容得下一个人坐着,从前有人

10、说是号舍象一顶轿子,几天里吃饭、睡觉、做文章都在这顶轿子里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交试卷的时候跪在地上好半天,说是从少年时代参加科试,至今已经考过30多次,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自己是多么希望能够获得功名呵。考官读完他的文章,批了四句话:“年在花甲外,文在理法外,字在红格外,名在额数外J科举的得失已经成为一种关连到家族、亲人、故乡荣辱的庞大的社会命题,名落孙山的考生,他的无奈和悲哀远在名落孙山之外。回家的路一下子遥远和漫长起来,守在异乡清冷的客栈里,听窗外几声风雨,就桌前一杯苦酒,也不由得感慨系之。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而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一向真切醇

11、厚的乡情和亲情,竟也变得苦涩起来了。归家途中的落弟考生,收到了妻子寄来的家书: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都说是家书抵万金,读着这样的来信,真不知该喜该忧啊。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辛酸,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比比皆是。吴敬梓出身豪门,急公好义,因为科举落第和婚姻破裂而在33岁那一年从老家迁居南京秦淮河畔,并且在秦淮水亭,完成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五十五回,这一部长篇小说,写的就是明朝儒林文人在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下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形是奇形怪状,色是声色犬马,姿是挠首弄姿,态是丑态百出。吴敬梓,自称“文木老人”。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中

12、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这话是鲁迅说的,鲁迅还说了,吴敬梓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也是在夫子庙,也是和儒林外史有关,这一个人物就是“才情恣肆,一泻千里”的“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随园老人袁枚去夫子庙,一如既往地先去逛一逛书店。开设在夫子庙的书店,诸子百家、通鉴史籍、诗赋词集、方志史乘、戏剧小说、野史秘闻,真所谓是应有尽有。但是这一天,书架上琳琅满目的龙文鞭影、八股通义竟是少有问津,而大家挤在柜前,争相购买着一函新书,竟是儒林外史。袁枚不由得一愣,是谁将这部荒诞不经的稗官野史刊印出来了?于是,多年前与吴敬梓一次针锋相对的论争又一次闪现在了袁枚的眼前。那个时候,儒林外

13、史的手稿已经在文人墨客中间争相传阅了,袁枚翻开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当他读到“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时,不由一阵心惊,贯索是牢狱,文昌是文运,朝廷迫害文人,这不是大逆不道的宣传吗?待全书读完了,袁枚召来当时南京文坛上的头面人物说道,这一册儒林外史攻击科举,流毒太深太广,我要当众宣布它的罪状。吴敬梓听说了这话,哈哈一笑,然后说道,他袁枚只看到他自己春风得意,却看不到天下萤光苦读的寒士被拴死在四书五经上的苦难,他召集文人又不能代表文人的利益,岂不是天大的笑话。现在,立于“桃叶渡”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吴敬梓扬长而去的背影,我们的耳边又一次响起范进:“噫!好了!我中了!”的叫喊。

14、这一声叫喊渐行渐远,远成过眼烟云,远成烟消云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朝花啊夕拾,王谢故居,花开花落,乌衣巷里,燕来燕去。在漫长的历史记忆里,竹林七贤,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在魏晋特殊的风景里,他们就这样把酒临风地在竹林里站着,站成雕塑。也许,当时的天地过于地黑暗,所以他们生命的光辉和文字的神采,就更显得耀眼和醒目了,也许当时的社会过于动荡,所以他们人格的固守和意志的执著,就更显得坚毅和神圣了。魏晋的泥路上,驾着马车,颠簸着走来的,就是阮籍。马车上装着酒缸,马车没有方向,走到哪里,那里就是目的地了,也不知要喝多少酒,喝到醉时,这时就见真精神了。“晋

15、人多善饮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有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疏远世故J这是南宋文学家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的评说。所以阮籍醉酒,是壮志难酬时的明哲保身,是鄙弃礼法时的嘻笑怒骂。醉酒佯狂的阮籍,儒内玄外,诞而不邪。和阮籍的醉里乾坤半梦半醒难得糊涂这样的一种姿式不同,嵇康,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在竹林七贤中,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名士。我们看到的才华横溢锦绣文章的嵇康,正在自己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炉火正红,火星四溅,嵇康畅快淋漓地挥舞着铁锤。而这时候,他超脱俗情,藐视功名的心志,也一览无余。鲁迅先生在谈到阮籍和嵇康这样的怪诞时说:“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J嵇康的死,是一个天大的冤屈,他为受到迫害的朋友仗义正言,却正好被居心叵测的当权者找到了加害于他的理由。我们看到走向刑场的嵇康神色自若。走向刑场的嵇康抬头看了太阳,还没到受刑的时辰,便要来一架琴,弹奏起广陵散。霎时四周一片安静,只有琴曲昂扬激越,如泣如诉。当广陵散烟消云散以后,这个时代也一去遥远了,留下来的,是文章和精神,美妙灿烂的文章和超凡脱俗的精神。不仅仅是秦淮河上的那一幕风花雪月,天老地荒,持之以恒的是平常日子,百姓人家。不仅仅是夫子庙前的那一声之乎者也。前世今生,经久不衰的是风土人情,衣食住行。就是现在。现在的秦淮河,现在的夫子庙,古玩字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民俗传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