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技术基础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碰撞技术基础复习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汽车碰撞技术基础制动时间:车辆制动过程所需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M称为驾驶员反应时间。第二阶段时间12称为制动系统协调时间。第三阶段时间13称为持续制动时间。制动距离:车辆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踩下踏板到完全停止,车辆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跑偏量:车辆在平直道路上紧急制动时,保持方向盘居中不动,车身自动向左向右偏驶,这种现象称为制动跑偏。制动跑偏引起的车身最大横向位移称为制动跑偏。制动过程中车辆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为方向稳定性。影响方向稳定性的包括跑偏和侧滑两种情况。跑偏的原因主要是左右车轮特别是左右转向轮制动力不相等引起的,通过维修和调整可以减轻,以致消除跑偏现象。侧
2、滑是指车轮连车轮的侧向滑移,这常常是由于紧急制动车轮被抱死后,侧向附着系数趋于零,使路面丧失了抵抗侧滑的能力造成的。车辆碰撞的三个阶段:(1)直接碰撞过程一从两车刚接触到两车刚分离,称为直接碰撞过程。(2)碰撞后过程一从两车刚分离到完全停止,称为碰撞后过程。直接碰撞过程又分为两个阶段:(1)变形阶段一从两车刚接触开始到压缩变形达到最大,两车速度相等时称为变形发展阶段。(简称变形阶段)(2)恢复阶段一从变形最大,两车速度相等开始,到两车刚刚分离称为变形同复阶段(简称恢复阶段)碰撞的主要特点:(1)时间短一包括变形阶段和恢复阶段的时间,一般只有0.1s左右,而物体的刚度越大,碰撞时间越短。(2)碰
3、撞力大一碰撞力通常是物体重量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人们把碰撞前后相对速度之比的绝对值定义为弹性恢复系数k,(1) k=0,即V=0。小球一点也没有弹起来,变形一点也没有恢复,全部是塑性变形。所以,k=0称为完全塑性碰撞。(2) K=I,即V=VO。碰撞后小球的速度与碰撞前一样大小,在变形解读那产生的变形全部得到了恢复,即全部是弹性变形。因此,k=l称为完全弹性碰撞。(3) 0kl,即0vv0,变形中既有弹性部分,也有塑性部分,所以称为弹塑性碰撞。一维直线碰撞,也叫对心正碰撞。碰撞前后两车质心的运动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只要用一个坐标轴就能完全描述两车的运动状态,故称为一维直线碰撞。一维直线碰撞中又分为两种:(1)正面碰撞一碰撞前两车速度的方向相反,形成面对面的碰撞。(2)追尾碰撞一碰撞前两车速度方向相同。因后车速度快,追上前车,后车的头部碰上前车的尾部。发生碰撞前后两车的位置需要用平面上两个直角坐标及一个转动角来描述,这样的碰撞称为二维碰撞。它又可分为许多种类。如果根据两车速度方向及是否对心(对心是指两车质心位于碰撞点法线上)可分为:非对心正碰撞,对心斜角正碰撞,对心直角侧碰撞,非对心直角侧碰撞及非对心斜角侧碰撞。二维碰撞还可以根据受力特点和求解方程不同分为以下四种:(1)忽略转动的二维碰撞;(2)绕碰撞点转动的二维碰撞。(3)一般的二维点碰撞;(4)一般的二维面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