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探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科技强审是指导新时代审计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不可或缺的手段,是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保障,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现代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重要一点就是计算机审计的广泛普及,即审计工作的信息化。通过计算机来开展审计监督不仅突出了审计重点,而且丰富了审计手段。同时,审计效率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大量的业务和财务数据中发现和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资金、重大
2、经济案件等,计算机审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客观上要求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审计单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信息系统日趋复杂,数据量急剧增长,信息化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和审计方法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人员通过传统审计方式已无法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审计信息化技术对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审计工作必须紧跟信息化互联网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二)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规范化审计的前提。当前的审计工作,除关注重大经济活动和财务凭证外,还包括业务工作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传统审计在选择
3、样本、执行审计程序及结果分析上主要依赖职业判断,不同审计人员对同一事项的判断存在一定差异。审计工作只有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发挥计算机高速准确的优势,从自动筛选、自动汇总、自动进行数据的排序和分析功能,采用信息化管理,规范审计程序,进行科学审计,才能促进审计工作高效性、规范化发展。(三)审计信息化有助全面审计,增强审计说服力,降低审计风险。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可提升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计算机审计的快速、精确、可跟踪控制的特点,也扩大了审计的范围,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增强了审计说服力。计算机审计使得计算结果比传统的手工审计结果更精确可信,而且计算机审计的结果有利于查看电子账薄,有利
4、于被审计单位更方便快捷的核实审计结果,有效的保证了审计项目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为国家审计充分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责,全面提升审计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1、计算机审计人才缺乏是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在基层审计机关,专业的计算机审计人才极度缺乏是一个制约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计算机审计的中坚力量基本上是参加过省厅计算机审计中级班的学员,但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人员流动频繁导致人才流失,该局近年来就有三名参加省厅中级班的审计人员调离,对计算机审计工作影响较大;其次是缺
5、少兼具财务会计、审计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针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编写各种测试和审查程序模块,审计人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计算机的编程、数据库应用等专业知识,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依靠短期培训所能够实现的。2、金审工程的实施推进工作缓慢乏力目前,虽然已经进入了“金审三期”的阶段,但是大多基层审计机关基本都是运用审计署在一期推行的OA与AO系统,应用水平不高,上级审计机关推进乏力,一些地方以省、市为主导建设了相应的数据管理平台或中心,对AO系统应用进行了精细化的扩展,但总体上看都是地方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上下级缺乏联动,资源也无法共享,从整个审计系统直至单个审计机关内部形成一个个信
6、息孤岛,给综合性多部门的大数据分析带来不便,并且这种局面也存在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造成损失浪费的隐患。3、电子数据的采集获取不够及时和法制化目前,很多地方基层审计机关在电子数据的获取上都没有与被审计单位直联,该局也不例外,虽然建立了审计数据管理系统和分析平台,在数据采集上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数据的采集工作仍然依赖于发文件、打电话,甚至于审计人员上门采集,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数据获取的及时性,由于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审计部门在有的业务数据如公安户籍管理、车辆管理、不动产登记等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很大难度,有的被审计单位诸如地税、社保、公积金等信息系统的管理权限在
7、上级,基层审计部门无法获取,上级审计机关无法做到将基层数据分割提供,没有完整详实的数据作支撑,信息化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4、缺乏规范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没有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致使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审计存在一定风险。目前,在基层审计机关,被审计对象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信息化程度普遍不太高,计算机的操作也不够规范,包括数据采集程序、取证的充分性以及审计软件自身缺陷等等,如果没有统一的准则和标准来进行评判和分析,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5、计算机审计培训学习效果不够显著目前,计算机审计培训学习主要依赖于省厅中级培训,不定期开展的一些短训效果不明显,简单的基本知识灌输,与实践
8、相脱节,现阶段基于工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审计计划管理粗放,地方临时交办的任务越来越多,审计人员疲于奔命,连短训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参加长期的脱产专业培训学习,同时,地区间的交流研讨开展得很少,没有做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审计精英人才的知识优势。三、加强基层审计机关推进审计信息化的应对措施(一)牢固树立大数据审计思维。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全覆盖背景下,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向信息化要数据、要效率,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促使审计转型发展。要深刻理解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计
9、算机审计必须要以应用为基础,要牢牢地抓住审计业务这个核心,要坚持应用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软件开发上尽可能避免重复投资,要做到在开发中应用,在应用中开发,通过大量的计算机审计实践与探索,反复地总结和提升,形成审计模块、固化审计思路,再应用于实践,循环上升,为提高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水平提供坚实的保障。(二)培养适合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审计干部队伍。计算机审计必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人才培养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要建立起常态化的、科学的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应该以省一级为单位,定期举办计算机审计基础学习班和提高班,每年应不少于二次,鼓励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脱产学习,有重点地培养计算机审计的领军人
10、物,其次是要组织安排地区间计算机审计的经验交流和研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达到提升计算机审计能力的目的。(三)着眼现实需求,深化实际应用。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质量复核、行政无纸化办公等方面的运用,加强对审计资料的归集和管理,提高审计档案利用价值。逐步建立被审计对象基本资料数据库、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库,审计资料数据库、财经审计法规数据库等,丰富审计应用资料,有效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突出计算机审计在医院、社保、医保、民政等业务数据量较大的系统和部门审计中的运用。集中力量攻破数据采集难点。在摸清审计对象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归类,集中计算机审计力量,对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采集逐个突破,必要时邀请上级审计机关计算机专业人员予以帮助指导,切实提高计算机审计的运用效果,达到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四)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目前,现有的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已经不能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开展计算机审计难免会有一定的困难,给审计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审计证据的可靠性都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因此,要尽快出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性文本。规范计算机系统内控评价、审计过程和操作技术以及证据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