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00112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1 .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让鸟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2 .过渡。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二、看“天堂”。1.放声读一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思考:你跟着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3 .交流。4 1:第一次:黄昏一一大榕树。5 2:第二次:清晨一一鸟儿。(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3 .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景象,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第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第12-13自然段)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4 .交流。树:(学生回答句子)树的大:(学生回答句子)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

3、树卧在水面上。(1)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一树木的大。(2)是的,这是一棵巨大的榕树。猜一猜,这棵树有多大?(3)教师简介,高15米,整棵树占地面积18亩,约1万平方米,相当于1所学校那么大。(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读一读,用朗读来展示榕树的大。5,树的茂盛。(学生交流汇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1)圈出“堆”字,你认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压、叠、盖)读读原句,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堆”?(重重地堆着,厚厚地堆着,堆得一一严严实实、不留一点儿缝隙)1 2)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绿叶的多。6 .过渡。绿叶的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

4、体会到树的茂盛呢?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她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1)“明亮、闪耀”表现出颜色很绿,绿得发亮,绿得让人觉得耀眼。(2)绿是生命的颜色,看着这样的绿色,作者觉得似乎(学生接读)你怎么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3)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嫩叶缓缓地生长,这一切都让作者浮想联翩,就让我们也来体会体会这令人心醉的绿,体会体会这旺盛的生命力吧,齐读。7 .过渡。来,拿起我们的书,我们就是这充满生机的榕树,尽情展示我们的生命力吧!齐读两段话。这样茂盛的、充满生机的榕树,你们看过吗?作者呢?看着这棵榕树,难怪作者从心底里发出深深的赞叹,引读:这美丽

5、的南国的树!南国的树是美丽的,那么南国的鸟呢?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你看到的鸟儿是怎样的?鸟多:(学生交流汇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1)“到处”说明鸟很多。你知道这儿有多少鸟吗?猜一猜。(有数万只鸟,有几十种鸟类呢。)(2)谁来读一读,读出鸟的多来。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3)应接不暇鸟很多。(4)有感情地朗读。想看看这群鸟儿吗?播放录像,说说除了鸟儿多,你还觉得鸟儿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快乐)过渡:是的,鸟儿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让我们

6、再来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鸟儿的自由与幸福吧!齐读。8 .咱们都谈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鸟和树,我想请研究鸟的同学再去读读树的句子,请研究树的同学再去读读鸟的句子,如果鸟有情,它会对树说些什么呢?如果树有灵性,又会对鸟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交流)9 .是的,鸟儿与树是相依相偎,互不分离的。当看完树和鸟,你心里又想说些什么呢?(交流:鸟儿真美丽,树真茂盛)除此之外,你还会称赞什么呢?读一读第9自然段,看看你会有什么启发。【设计意图】结合重点词句的理解学习,让学生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赞“天堂”。你们是这样称赞天堂的,那作者又是怎样称赞天堂的呢?

7、1 .齐读最后一段。2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质疑:谁来说说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悟出重点。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都不同)他第一次看到了什么?(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什么?(很多的鸟)3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快速阅读第513自然段,并把描写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句子画下来。想想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二【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再次强化,明确学法,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二、重点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一)指名让学生读第59自然段。想想大

8、榕树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大、茂盛)1 .你能找出哪些句子是写榕树的大的吗?(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教师出示大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这棵榕树的大)2 .教师引读。“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谁能说说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到了什么。(榕树茂盛、生命力旺盛)3 .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禁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感叹:这(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4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9自然段,要读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二)巴金爷爷

9、第一次来到大榕树下,他没看到一只鸟,不禁产生了怀疑: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啊?第二天,他又和朋友来到了大榕树下,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1.播放一段有鸟叫的音乐,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学生说说感受。(鸟多、欢快)5 .课件出示句子A.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B.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C.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D.一只画眉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她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注意重点词:“到处”“应接不暇”“有的有的有的”“兴奋”。3 .这都说明了什么?(鸟多

10、、鸟欢快)4 .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5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大榕树,并描写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我们称为静态描写;第二次看到了众鸟欢快飞舞的壮观景象,抓住了鸟的活动来写,称为动态描写。【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采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交流时检测学习效果,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通过两次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在表达中展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又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举三得的好策略。三、回顾课文,体会感情。看到这么奇特的榕树和欢快的鸟,作者再次发出了感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 .

11、注意两个“鸟的天堂”指代的不同。(第一个有引号,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没有引号,指的是真正的鸟的天堂。)3 .学生自由讨论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鸟的生存条件、食物、水分、人们的爱鸟意识等来讨论。)四、小结。大自然赋予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使它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我们也要爱护鸟类,爱护和我们一同生存的动植物,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所以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学过程中就要认真地凭借课文这类例子逐步渗透怎样写的方法。板书设计23.鸟的天堂干:

12、不可计数r第一次榕树J枝:枝上生根鸟的天堂风景如画和谐美好(傍晚)(一株)根:直垂地面叶:充满生机第-次f处处鸟声仁)鸟多r处处鸟小态美VJ教学反思1.这节课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欣赏榕树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榕树各个角度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以作者看到大榕树时发出的感叹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2 .读写结合的环节,在学生激情飞扬时,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话、写话,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显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的要求。在整节课中,语言都是充满感情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其次重视了学生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言己尽而意未尽,意己尽而情不尽”。3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我通过“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文章,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对这篇文章课后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深、加宽对文章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