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层浪》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看稻菽千层浪》第一课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课时第课时主备人上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总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L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2 .掌握人物通讯的写法,体会选材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手法3 .挖掘人物亮点,体会袁隆平的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4 .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学习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任务通讯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导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一样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乘凉.二、思一、知识回顾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
2、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它是用事实说话,及时报到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简明性新闻结构: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标题,也可以前有引标题或后有副标题。导语:一般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结语:小结、启发、号召、分析、展望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类别:人物、事件特点:生动行、完整性、评论性人物通讯皓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
3、、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写作类型: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二、作家作品1、沈英甲、袁隆平(第二次绿色革命、当代神农式)2、新闻背景三、初读文本(思考)主要事迹(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在稻田里工作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三)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四)饥饿的威胁在退却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三、议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解答1 .这篇通讯标题有什么特点?2 .副标题中隐含着什么信
4、息?3 .大标题和后面的小标题的关系是什么?4 .全文有4个小标题,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四、展议论:1.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3 .借用诗句,生动形象,富有神韵和文采。题目中的“喜看”含义丰富:既写出了袁隆平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心情,也写出了作者及人们看到袁隆平做出巨大贡献的喜悦和激动。题目中的“稻菽”点明了袁隆平的研究对象。千重浪”形象地描绘了水稻研究的广阔远景,鼓舞和振奋人心.(“千重浪”营造了开阔意境,既有风吹麦浪的滚滚金黄,又有一望无际的沃野千里。也让人不禁联想起袁隆平院士在田间地头育种、耕耘的汗水流淌。)题目重在描述研究的结果(“喜看”),四个小标题重在揭示“喜看”的原因。五、练优化方案P242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