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5290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农业农村厅总则为推动坝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不断完善全省坝区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助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将坝区培育成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结合实际,特制定我省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指南。农田建设工程类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四大类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是地块土方的挖填平整工程。平整后的坝区符合现代农业和机械化耕作要求,提高灌水均匀度和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质量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修建输配水渠(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坝区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明显提高。田间道路工程是修建田间道、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坡道、桥涵等附属设施。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田间道路通达地块数达90%以上,基本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生产活动要求。其他工程包含农田防护工程和输配电工程。农田防护工程是合理修筑岸坡防护、坡面防护、沟道治理等设施,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受防护的耕地面积达到90%以上;输配电工程是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为泵站、机井等提供电力保障所需的强电、弱电等各种措施,包括输电线路工程和变配

3、电装置。本指南是我省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奖补项目进行实施方案编制、预算编制以及立项、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各地参照执行。第一章土地平整工程第一节田(土)块修筑工程一、田(土)块布局田(土)块布局应与沟渠、道路、周边景观及村庄的布局相协调,有利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土地平整单元以田(土)块划分土地平整单元,土地平整单元内应实现挖填方平衡,并能满足土地平整的其他规定。三、地块平整度田面倾向灌溉方向,田面高差不应超过0.03m;土面高差不宜超过0.05mo四、地块坡度坝区平整后出面坡度一般不超过1。,田块坡向应与灌排水方向一致。五、土体构型项目建设后土体厚度不应小于0.6

4、m,耕作层不应小于0.2m,其中水田犁底层不应小于0.08m。六、田块形状及大小(一)整治后尽量使耕作田块形状成矩形,避免三角形等不规则形状,田块面积尽可能大些,不应小于0.034ha(0.5亩)。(二)田块长度应根据地形、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三)田块宽度应考虑机械和人工作业、灌溉排水等要求和地形地貌的限制,带宽不宜小于5m。(四)田坎平直稳固,田坎不宜太高,一般1.2m以下较为宜,通常采用田间土修筑,避免浆砌或混凝土浇筑。第二节土地宜机化建设工程一、总体要求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细碎、异形等地块进行合并、对地块进出坡道及沟渠道路等进行改造,满足与地块规

5、模适应的农业机械作业要求。二、建设原则(一)科学选址。道路通达、土层深厚、集中连片、排灌基础好、坡度不宜大于6o优先选择已经规模化流转的地块,依据排灌方向沿等高线修建的几何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水平条状形地块。(二)绿色轻简。坚持资源循环、绿色低碳理念,因地制宜,根据坡度及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对表土耕作层(2530cm)的破坏,必须进行挖高填低的,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回填利用,土方就地就近挖填转运。(三)合理配套。合理选用挖掘机、平地机、拖拉机、开沟机等机械设备,高效快捷地进行整理整治作业。三、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一)建设内容1 .地块互联互通。按照农机进得去出得来、耕地占用最小化(路即是地,

6、地即是路)的原则,合理设置农机入田口和出田口,实现相邻地块之间、地块与道路之间衔接顺畅,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进出地块及田间转移需要。2 .消除作业死角。对尖角、弯月形等影响农业机械作业的异形地块,进行开挖回填、截弯取直等整理,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要求。3 .优化地块布局。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实现以条带状分布为主,延长机械作业线路,减少机械折返频次。4 .合理布局沟渠。根据整理整治后的地块坡向和其他相邻地块雨水排泄流向,合理布局沟渠。沟渠的修建应兼顾农业机械通行需要,深开围沟、背沟,少开或浅开厢沟。5 .石块填埋处理。地块整理整治中的石块,宜就近集堆深埋处理。6 .土壤培肥熟化。地块整理

7、整治后,通过秸秆还田、粪肥施用等生态培肥方式,结合深松、旋耕等农业机械化措施,培肥熟化土壤,提升地力。(二)技术要求1 .坝区地块单块长应不小于100m,宽不小于20m;或面积宜大于3田O2 .单块旱地纵向坡度W10%,单块旱地横向坡度33%,平均农业机械生产行径路线100m03 .最大挖填高度1.5m4 .石块埋置深度K).5m。5 .入田口和出田口宽度不小于2.5m,田间生产路最大纵坡08%,路面宽22.5m,路面高出地面不大于0.3m。四、建设流程(一)地形测绘。测绘1:5001:2000原貌地形图。(二)方案设计。实地踏勘,对整理整治地块进行分区编号及地块的互联互通、沟渠布局等进行规划

8、设计。(三)施工设计。绘制总平面图,制作施工图,并对图标、图例、技术要求等进行说明。(四)现场放线。在地形图找参照点手工放线,也可推算坐标值后用仪器放线。(五)工程施工。先剥离表层耕作土壤堆积待用。地块整理整治成形后,将剥离的表层耕作土壤均匀铺平,不宜生土覆盖。第三节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一、耕作层剥离与回填(一)为保护好耕作层土壤及肥力,需进行耕作层剥离与回填。平整前应将耕作层剥离集中堆放,剥离厚度0.20.25m为宜,待完成地块平整后再均匀回填。(二)耕作层回填前,田面必须达到设计回填表土层底面高程,平整度基本达到本指南的要求。二、增土提质(客土)(一)为提高耕地质量,建成高标准农田,对土地不

9、足0.6m的耕地进行客土。(二)客土土源应与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使用相结合,选择土质好(壤土)、肥力高的耕作层作为客土土源。客士要求符合经济效益合理、生态效益可行的原则,应依法利用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或河道沟渠清淤符合耕作条件的土壤,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客土源的基本条件见附录A。三、石方爆破(一)岩石爆破的地下深度不得低于0.6m,爆破后岩面应平整,不得存在上凸凌峰。(二)岩石爆破后,弃石应运出爆破田块,回填土壤,使田块保持平整。第二章灌溉与排水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一、工程等级划分(一)工程等别按灌溉、排水工程分别确定,具体划分见表2.1.1-1。表2.1.1-1里溉、排水工程等别指

10、,示表工程等别蓄水枢纽工程(104m3)引水枢纽工程(m3s)灌排渠沟工程(it?/。提水工程(n?/s.万kw)灌溉流量排水流量单站装机流量单站装机容量V10251020.010.10(二)水工建筑物等级水工建筑物按V级要求。水工主、次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三)水工建筑物分级农田建设的灌溉渠道、排水沟、灌排建筑物属于5级及以下工程,其分级指标如表21.1-2。表2.1.1-2灌溉渠道、排水沟、灌排建筑物分级指标工程级别灌溉渠道排水沟道灌排建筑灌溉流量(r113s)排水流量(m3s)过水流量(m3s)52102二、灌溉标准(一)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工程标准应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和作物种类,按表2

11、.1.2-1灌溉设计保证率确定。表2.1.2-1涌E溉设计保证率灌水方法分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地面灌溉季节性干旱较严重地区以水稻为主7080以旱作为主5070水资源较丰富地区以水稻为主7585以旱作为主7080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水稻为主8090以旱作为主7585低压管道灌溉季节性干旱较严重,以水稻为主8090可供灌溉水源有限地区以旱作为主7585水资源较丰富,用明渠供水成本过高地区以水稻为主8595以旱作为主8090喷灌、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8595雨水集蓄利用灌溉季节性干旱较严重,可供灌溉水源缺乏地区旱作5070注: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种植地区,宜选表中较大值;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的种植地区

12、,可选表中较小值。(二)以抗旱天数为设计灌溉标准时,其设计抗旱天数应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确定: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或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灌区可取4050d,在可供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或以一般大田作物为主的灌区可取3040d。(三)灌溉定额灌溉定额应根据当地或类似地区作物需水量或灌溉制度试验资料以及本地区作物生育期的降雨量分析确定,无资料时:水稻生育期净灌溉定额可按270280m3亩(P=80%)参考确定,泡田净定额可按80Ioom3/亩参考确定,东部及北部地区可取大值,西部地区可取小值;旱地作物灌水次数及净灌水定额可参考表2.1.2-2确定。2.1.2-2主要旱作物灌水次数及灌水定额项

13、目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蔬菜瓜果灌水次数(次)2312123535灌水定额(m/亩)喷灌、沟灌30454050254020302550微灌、浇灌1525202512208121530(四)渠系水利用系数应采取节水工程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新建和防渗处理后渠系水利用系数应075(五)灌溉水利用系数小型自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70;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80;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不应低于0.85;滴灌不应低于0.90o三、灌溉水质灌溉水质均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禁止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四、排水标准(一)排水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10年一遇。(二)农田建设排涝标准,旱

14、作区可采用24小时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2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一般可采用24小时暴雨从作物受淹起23d排至水稻耐淹深度。(三)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应根据当地或临近地区有关试验或调查资料分析确定。无试验或调查资料时,见表2.1.4J。表2.1.4-1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标准水稻生育阶段耐淹水深(Cm)耐淹历时(d)351261023水稻152546202546303546抽穗8121-1.5玉米灌浆8121.5-2成熟101523红薯71023大豆开花71023小麦拔节成熟51012(四)设计排涝模数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无实测资料时,选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排涝公式计算。(五)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和水稻田适宜日渗漏量,应根据当地邻近地区农作物试验或种植经验调查资料分析确定。无试验资料或调查资料时,旱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0.81.3m,水稻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0.40.6m;旱作物耐渍深度可取0.30.6m,耐渍时间34d。水稻田适宜日渗漏量可取28mmd(粘性土取较小值,沙性土取较大值,低洼和有托水层地区也取小值)。五、防洪标准农田建设的引水、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