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东莞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东莞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基本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提升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
2、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既有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着力破解基本养老服务发展障碍,打通“堵点。消除“痛点。增加优质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二)发展目标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职能持续强化,特困老年人兜底供养保障有力,普惠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扩大丰富,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机制不断健全,老年宜居设施和环境得到改善,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体
3、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二、重点任务(一)落实基本养老清单制度1.对照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并发布东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标准内容、负责部门等。清单内容包含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中的服务项目,且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低于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确保优先保障特困老年人及低保、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中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需求状况和财政承受能力,面向全体老年人逐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二)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2 .实施老年人评估规范国
4、家标准,依申请为有评估需求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能力综合评估。民政、卫生健康、医保、残联等各单位依照职责分工开展老年人能力、需求、健康、照护、残疾等级评估工作,各单位评估结果相互衔接、按需使用、全市范围互认,避免重复评估;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进行服务。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及补贴领取资格等,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等的依据。(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保局、市残联)3 .实施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人才力量,培育一批专业评估机构和队伍,依托和发挥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提升评估工作
5、的社会公信力,推动社会化评估机构有序规范发展。(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三)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4 .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建立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制度,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统计监测工作。明确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方法、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服务相关信息统计工作,全面深入摸清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经认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情况,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监测,定期开展相关统计分析并向社会发布基本养老服务相关统计数据。(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5 .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系统、全国残疾人
6、证管理系统、广东省人口信息系统、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平台,进一步发挥“东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信息平台功能,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信息、服务保障信息统一归集、互认和开放共享,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做好基本养老服务政策、资金、对象、项目和内容等信息的公开,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便民养老服务,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多便利。(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残联)(四)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6 .采取慈善资金资助、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引导社会化专业机构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
7、家适老化、适残化改造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7 .完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和运营政策,建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备案监督机制。培育一批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示范机构运营家庭养老床位,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康复护理、培训支持、精神慰藉等服务。重点保障好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独居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农村留守老年人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8 .增强家庭养老照护能力,促进形成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落实相关税费优惠、独生子女护理假等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开展家庭照顾者技能培训。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
8、购买服务目录,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照护培训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五)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网络9 .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衔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建好一所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市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推进镇街(园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承担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协调
9、指导等综合服务功能,并作为中心站点辐射周边社区,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在社区推进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膳食供应、护理保健、精神慰藉、辅助器具租赁、上门服务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并支持承接镇街委托的居家巡探访、失能老年人帮扶、老年人能力评估、家庭照护培训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局)10 .在有需求和有条件的城市住宅小区(片区)延伸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点,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家政服务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按照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
10、则,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助急、助浴、助洁、助医、日常照料、培训支持、精神慰藉等服务。依托辖区内养老机构专业服务资源支撑作用,逐步形成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优质高效的社区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局)(六)提升公办养老机构保障能力IL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基础上,优先保障城乡低保、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老年人等的入住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12 .加强公建民营养
11、老机构绩效监管,应综合考量从业信誉、服务水平、可持续性等质量指标择优选择运营方,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益属性不改变、兜底功能不弱化、服务质量不降低。(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13 .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建设,加大服务设施升级改造,提高护理型床位设置比例,力争新增养老床位1500张,增设失能老年人护理专区,全面提升康复护理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卫生健康局)(七)加大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力度14 .结合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将村(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加强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12、、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15 .引导推动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两院一体”或毗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敬老院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基础上,拓展为具有服务性、指导性和支持性功能的村(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服务范围延伸至村(社区)。(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16 .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鼓励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融合建设,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组织发动基层党员干部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结对帮扶,确保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人管、服务有场所、互助有组织,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O
13、(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八)强化国有经济对普惠养老的支持17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引导地方国有资本积极培育发展以普惠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国有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园区)组建国有养老服务集团公司。(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民政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18 .国有企业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的,探索对公益性养老业务实行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按照分类改革要求给予相应支持。(责任单位:市国资委牵头)19 .鼓励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引导支持培训疗养
14、机构发挥专业资源优势,辐射周边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鼓励利用闲置办公用房等资源,改(扩)建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培育一批以照护为主、辐射周边、支持上门的专业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普惠适用的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九)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基本养老服务20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扶持发展政策。对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国家、省及市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和扶持政策;由政府无偿或低偿提供场地设施及正在享受各类优惠和扶持政策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应优先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
15、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21 .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建设补助、运营补助等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22 .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参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统筹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实土地、规划、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诚实守信企业参与普惠养老建设。引导和支持社会主体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开展城企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行动计划,支持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普惠型养老机构。(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市金融工作局)23 .进一步完善市
16、场原则下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普惠养老服务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十)建立互助养老支持机制24 .积极扶持培育各类养老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承接和运营养老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志愿服务记录机制,探索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大力开展“金晖助老”等为老志愿服务,深入实施广东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计划,鼓励全民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充分发挥镇街(园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点作用,依托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打造社区互助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培育发展邻里互助、亲友相助、以老助老等互助养老模式。进一步发挥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和老年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民事调解、公益慈善、教科文卫等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团市委)(十一)健全养老支付保障渠道25 .完善养老保障政策,扩大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