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财政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地方财政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综述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是将部门预算收支纳入全面绩效管理,围绕部门职责、行业发展规划,在预算资金管理的过程中统筹考虑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整体及核心业务的实施效益。2011年我国试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以来,经历十余年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实践探索过程,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由于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特点,部门履职效益难以量化,导致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均难以科学设定。上述两套指标体系各有优点,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重点体现在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设定。应鼓励各
2、地积极实践,探索不同形式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积累经验,再加以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置部门整体绩效目标。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应突出部门核心职能,根据上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职责和年度计划设置整体绩效目标。其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分为总体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根据部门事业发展规划设定部门总体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总体目标具有稳定性;在总体目标的引领下,突出分年度工作重点和任务,根据部门年度计划设定年度绩效目标。部门整体支出总体绩效目标及年度绩效目标两者的核心指标应保持一致性,突出部门核心职能。如某市级部门为例,通过梳理市委市政府相关事业发展“
3、十四五”规划目标、事业发展规划考核指标、部门职能职责、重点工作目标等,总结提炼出事业发展的主要职能,可以按照公开的职能为依据但要从绩效角度来梳理。根据年度重点工作、支出结构等内容,合理设置核心指标比重和权重。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年度)部门(单位)名称下属预算单位个数部门职责(依据三定方案)年度履职目标年度内容主要内容(重点工作计划)预算情况重点任务任务1一、部门整体预算总额(万元)任务21、资金来源:(1)财政拨款(2)其他资金2、资金结构:(1)基本支出(2)项目支出、年末在职人数:内设机构数分解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值指标投入管理指标预算编审管理设置三级指标和指标值预
4、算执行管理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国库管理预算绩效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财政监督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产出指标数量指标任务1:任务2:质量指标任务1:任务2:时效指标任务1:任务2:效果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满意度指标说明:1.预算部门按照预算部门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的具体要求设置三级指标和指标值,预算单位的投入管理指标参照相关考核要求设定。2 .数量指标指重点任务的完成数量,如就业人数增加IOOO人。3.质量指标指重点任务的完成质量,如重大工程验收合格率100%O4 .时效指标指重点任务的完成时效,如应急处置及时性95%o5 .效果指标指部门履职和重点任务所达到
5、的效果,如PM2.5同比下降20%o6 .上述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既可以按照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分别填列,也可以依据所有重点任务归纳提炼综合指标。1.指标设置。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中长期规划、部门考核要求、资金管理办法等为基础,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具体要求,对项目(包括专项债资金等)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设置具体的项目预算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原则上不超过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名称固定,三级指标可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细化。(1)产出指标设置方法。产出指标为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包含的二级指标有数量指标、
6、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产出指标的设置应当与主要支出方向相对应,原则上不应存在重大缺项、漏项。数量指标反映预期产出公共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数量,应根据项目任务设定相应的指标内容。如培训次数、修建公路里程数等。质量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达到的标准或水平,原则上工程基建类、信息化建设类等有明确质量标准的项目应设置质量指标。如培训合格率、工程验收合格率等。时效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设置时需确定整体时间,如有完成时限、关键性节点的项目,应分解设置约束性时效指标。如培训计划按时完成率、工程进度等;对于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复杂的项目,可根据工作开展周期或频次设定
7、相应指标,如工程按时完工率、助学金发放周期等。成本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成本指标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分别反映项目实施产生的各方面成本的预期控制范围。工程基建类项目和大型修缮及购置项目等应设置成本指标,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具备条件的项目。如工程总投资控制率、人均培训标准、生态环境恢复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等。(2)效益指标设置方法。效益指标为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可能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情况,包含的二级指标有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性设置和细化。经济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和效
8、果,包括相关产出在当年及以后若干年持续形成的经济效益,以及自身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引领行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如税收贡献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率等。社会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效果,用于体现项目实施当年及以后若干年在提升治理水平、落实国家政策、推动行业发展、服务民生大众、维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履职或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效益,如带动就业人数、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下降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等。生态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即对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包括相关产出在当年以及若干年持续形成的生
9、态效益,如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降低率、长江流域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劣V类水质比例等。可持续影响指标反映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如企业存活率、编制规划影响时限、设备有效使用年限等。(3)满意度指标设置方法。满意度指标是反映服务对象和项目受益人认可程度的指标。根据项目内容准确定位服务和受益对象,设置满意度指标。如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扶持企业满意度、放射源污染问题投诉次数等。满意度指标一般适用于直接面向社会主体及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其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支出,其他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不设满意度指标。二、指标来源绩效指标的来源主要有政策文件、部门日常工
10、作、社会评价等方面。业务部门结合项目实际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和数据。(I)政策文件。部门和单位可以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或本部门在某一个领域制定的有明确统计口径和规范的目标、规划、计划、工作要求中提炼绩效指标。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等。(2)部门日常工作。各类考核中明确的考核指标;部门对实施项目的考虑和工作安排,经规范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后形成部门工作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中的指标;部门日常工作中约定俗成、经常使用且有统计数据支撑的统计指标。(3)社会机构评价、新闻媒体报道等。具有社会公信力的非政府组织、公
11、益机构、新闻媒体等对公共服务质量和舆论情况等长期或不定期跟踪调查,形成的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公认度的指标。(4)其他参考指标。可以参考或选用绩效目标管理、重点绩效评价和部门管理中使用的绩效指标。如按照上述来源难以获取适宜指标,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创设指标。如可以立足我国管理实际,借鉴国外政府绩效管理、学术研究、管理实践等经验,合理创设相关指标。三、绩效分析在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成本归集和效益量化后,可建立效益和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对所有活动或项目的分析,也可以是从构成部门整体目标的“最小单元”出发,对具体活动或项目进行分析。1、对绩效目标进行成本效益论证。对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也应按照“整体
12、目标一部门活动一项目支出”的层级管理进行编制、审核和论证。在绩效目标实施前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基于实施单位拟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可行性论证,从部门开展活动或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出发,重点论证预算成本与预期效益的合理性和匹配度,将论证结果与活动或项目开展挂钩。对于成本效益论证合格的活动或项目才可安排预算资金;对于不合格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资金或压缩预算资金,从而使预期效益不低于预算成本。2、在绩效运行中进行成本效益监控。在绩效目标实施环节开展成本效益监控,主要基于成本和效益的关联性,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未来成本效益的预期可能性进行监控。一方面,以预算支出进度为基础,判断活动或项目
13、现实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基本对应,既能加强过程监督又能促进效益显现;另一方面,以当期反映出的产出效益为基础,对预期产出效益进行合理评估,或对绩效目标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监控,低于预期产出效益的,可调整支出使用方向、压缩支出规模。3、在绩效评价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绩效评价体现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基于部门整体的成本效益分析中,绩效评价应重点评价三方面差异:一是绩效目标与实际产出效益的差异;二是预算与决算的差异;三是成本与效益的差异。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部门预算管理的绩效改进提供决策信息,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可以作为预算安排的基础和依据,对于成本效益结果差的活动和项目可以适当压缩预算安排。四、构建“一个部门
14、一套核心指标”特色体系1、突出评价重点,优化评价指标结构。无论是过程导向评价指标体系,还是结果导向评价指标体系,均应突出评价重点,特别是指标权重设置,不能“雨露均沾”,不能“撒胡椒面”。要突出指标对部门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的评价导向作用,优化绩效评价指标结构,包括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结构、个性指标和共性指标结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构。2、构建“一个部门一套核心指标”特色体系。从纵向来看,我国政府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从横向来看,每级政府均由若干部门组成。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定位不同,同一层级部门之间职能各异,可谓千差万别。如何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每一个部门(单位)的整体履职情况,广东省正
15、在探索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部门整体预算管理模式,推动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构建“一个部门一套核心指标”。构建“一个部门一套核心指标”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在确保横向可比的基础上,突出部门特色,更加“精准”评价不同部门的履职效益,值得借鉴和推广。五、细化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整体目标一部门活动一项目支出”的“三位一体”的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框架,将部门职责落实到部门战略目标和职责目标之中,进而细化为具体的活动和项目。在战略目标和职责目标设置阶段就应建立成本效益理念,推动规划目标化、目标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成本化,建立部门职责与项目目标、项目目标与项目成本、项目成本与预期效益之间严丝合缝的对应关系,保证成本效益分析的分析内容、指标标准和分析方法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