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口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营口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谋划安全生产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营口市委关于制定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划。一、安全生产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三五”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树牢安全
2、发展理念,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出台了营口市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项改革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按照营口市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相继建立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明确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得到提升。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压
3、实。出台营口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地区由担任党委常委的政府领导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常态化。出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的具体工作职责。加强对基层监管力量配备、落实监管责任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压实属地及部门监管责任,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完成了市安全生产智慧云平台,通过网络贯通专项攻坚,完成市、县(市)区应急指挥信息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三级贯通,实现对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控视频图像、温度、压力等预警数据监测,全面掌握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预警信息并及时进行
4、处置。安全生产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了应急救援装备储备,提高了应对重特大复杂事故的救援处置能力。同时,推动救援队伍建设。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筑牢。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大幅下降,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较2016年下降较明显(按可比口径)。(二)机遇与挑战1 ,面临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
5、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深入实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将持续为安全生产释放政策红利、法治红利和技术红利。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的步伐,有利于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为“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 .迎接的挑战我市是重化工城市,冶金、危化、非煤矿山、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高风险行业企业占比大,历史性、结构性安全风险突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着新业
6、态的不断涌现,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一是我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安全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一些地区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安全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执行不够严格。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还不到位,零、散、小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仍然较低。二是安全生产风险结构发生变化,新矛盾和新问题相继涌现。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安全风险集聚叠加,事故的隐蔽性、突发性和耦合性明显增加,一些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后,一些企业扩大生
7、产、挽回损失的冲动强烈,容易出现忽视安全、盲目超产的情况,治理管控难度加大。三是安全治理和应急救援能力还有短板,与现实需要尚有差距,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善于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及监测预警短板突出。应急力量相对薄弱,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其他专业性、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布局不够合理,基础设施、专业水平仍有待提高,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不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聚焦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8、。着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遏制较大以上事故、防范一般事故,持续减少事故总量为目标,以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解决瓶颈性、根本性、系统性安全问题,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市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加快形成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高效的安全生产
9、治理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靠法治筑牢安全生产屏障。系统谋划,标本兼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塑造与安全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优化安全布局,更好地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风险防控,精准施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瞄准重大安全风险及挑战,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精准发力,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有效从源头上消除和管控风险,做到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广泛动员,社会共治。坚持安全生产工作群众观点
10、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企业主体责任,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全方位安全生产治理格局。(三)规划目标到2025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交通等领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基本实现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
11、本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营口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十四五”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降幅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5%2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起数10%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3%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0%5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10%三、主要任务(一)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安委会统筹协调作用,强力推进安委会实体化运行机制,压实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形成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合力。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加强监管力量建设,确保有效履行职责。优化安全监管力量配置,实施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
12、监管,指导乡镇、街道和开发区等功能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推动安全监管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监管执法职责,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履责述职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报告制度。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带队督查检查安全生产机制,开展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针对性督查检查。聚焦较大事故多发地区,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督办、约谈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制度,规范考核巡查内容、程序和标准,强化考核巡查结果的运用。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
13、、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依法依规编制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落实行业监管和专业监管责任,提高动态监管效能,建立部门监管职责履职考核机制。科学界定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扫清监管盲区,化解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问题。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推动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健全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
14、”制度。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实行安全总监制度,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团队,建立重点培养、严格考试、规范管理制度。鼓励企业用好用足安全生产费用、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实施工伤预防行动计划,推动企业按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基金和安全生产责任险的事故预防作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加大对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的责任追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推动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强化各级安委会对各地区、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
15、,落实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约谈、问责等制度。完善事故调查机制,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加强对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二)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治体系,强化依法治安结合国家最新颁布和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类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协调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事故调查处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结果的运用,推动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建设,解决区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强化安全生产标准运用,构建“排查有标可量、执法有标可依、救援有标可循”的工作格局。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制修订
16、。积极培育发展安全生产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参与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的新模式。(三)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夯实安全生产执法基础统筹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加大相关保障力度,充实市、县两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干部培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专业监管监察人员比例,全面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推动标准化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保障,加大执法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执法人员待遇。统筹编制市、县级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实行执法事项清单制度,编制统一执法目录,确定检查项目和频次,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形成监管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