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294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小学暴晋临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5556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更加简便。2 .使学生经历探究加法运算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计算简便。教学难点:探究加法运算律,并概括和归纳。教学过程:一、探索加法交换律1 .创设情境,得出等式。出示

2、例1的情境图(只出示跳绳的学生),提问:跳绳的有多少人?引导: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出:28+17和17+28都表示跳绳的人数,所以28+17=17+28。2 .研究等式,构建模型。提出要求:说说这个等式的特点。再次要求: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启发:如果不计算,能确定这些等式一定成立吗?为什么?引导:能写出所有的具有这样特点的等式吗?怎么办?3 .概括归纳,得出结论。指出:这个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说明: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己经不知不觉中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如,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根据加法交换律,验算结果应该和计算结果相等。二、探索

3、加法结合律1 .创设情境,得出等式。出示例1的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又来了一些踢窗子的学生,现在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提出要求: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交流:说说解题思路及列式依据。指出:(28+17)+23和28+(17+23)都表示操场上的总人数,所以(28+17)+23=28+(17+23)。2 .研究等式,构建模型。提出要求:说说这个等式的特点。引导:想一想,下面两组算式相等吗?(45+25)+16045+(25+16)(39+18)+22039+(18+22)引导: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能全写出来吗?怎么办?3 .概括归纳,得出结论。指出: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律一加

4、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说明: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同样也用到过加法结合律,如,9+7=9+1+6三、巩固练习1 .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82+8=8+82(84+68)+32=84+(68+32)75+(47+25)=(75+25)+472 .根据加法运算律,在口里面填合适的数。25+=43+45+32+76=+(72+)130+(70+65)=(+70)+3 .仔细观察并思考,下面的等式成立吗?为什么?79+38+21+62=(79+21)+(38+62)53+81+46+19+47=46+(53+

5、47)+(19+81)36+42+28+72+64+58=(36+64)+(42+58)+(28+72)尝试口算,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计算结果。指出: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回顾学习学习加法运算律的过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认识加法运算律的?你有什么体会?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律28+17=17+28(28+17)+23=28+(17+23)加法交换律册b=卅a加法结合律(a+b)+c=a+(加C)小数的初步认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心小学汤海燕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8788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6、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 .使学生联系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和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小数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联系己有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礼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掌握小数的读写1 .创设生活情境。出示标价牌:水彩笔13元橡皮0.4元美工刀3.5元日记本5.6元提问:仔细观察标价签,看看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2 .小数的读法、写法。(1)学生读小数.(

7、2)学生学写小数。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的意义1 .从人民币入手,初步认识小数。(1) 4角。引导学生得出:4角=4/10元=0.4元。(2) 7角。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例子得出:7角=4/10元=0.7元。(3)举一反三。(4)观察比较,概括规律。2 .联系长度单位,进一步认识小数。(1) 在米尺上表示小数。(2) 自主练习,发现规律。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3 .脱离具体情境,揭示小数的含义。(1)从正方形中找小数。(2)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汇报。(3)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零点几也就表示十分之几。4 .结合情境,认识带小数。(1)围绕笔记本价格,引导认识:1元2角=1.2元。(2

8、)温柔钢笔价格,引导认识:6元8角=6.8元。(3)练习:说一说美工刀3.5元、日记本5.6元分别是几元几角。5 .联系生活,巩固认识。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呢?出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4米。提问:你知道这个小数有多大吗?(引导学生体会小数不小)6 .自学课本,了解小数各部分名称。学生自学课本第88页最上面的一段文字。介绍小数的各部分名称。三、巩固提升,体会小数的应用1 .数轴上填数。(1)量彩带引出数轴。(2)估一估数轴上小数的位置。(3)在数轴上填小数。2 .猜价格游戏。四、全课总结,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1 .小结全课内容。2 .介绍“小数的历史”。直线、射

9、线和角海南省定安县第三小学叶霞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777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射线和直线,通过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认、画、说等活动中,认识角的特征,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符号表示角。2 .使学生在认一认、画一画、想一想以及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无限长的观念。教具准备:直尺,三角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0、课前热身:看谁能说出这些成语的意思?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让学生说说这三个成语的意思。指出:今天我们的数学课所学的知识就和这些成语有关。出示课题。一、回顾线段的特征引入: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种线。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引导:谁来说说线段有哪些特征?板书:直的、两个端点,有限长。名称图形线段直的2个端点有限长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 .感知射线。(1)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市夜景图(3组大型彩灯射向天空的夜景)提问:这些城市的景色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夜景中的追光灯)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2)说明:追光灯射出的灯光向某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绚丽的灯光把城市的夜

11、空装扮得格外漂亮。这种现象里面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的射线。2 .教学射线。(1)说明:我们把灯射出的线都看成射线。其实射线还可以这样表示一一课件展示射线。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7页,看看射线是怎么定义的。(2)学生归纳。(3)用手比划,初步体验射线是无限长的。提问:把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口头归纳)名称图形线段”的2个端点有限长射线(4)学生动手画射线,加深对射线理解,反馈:谁来把你画的射线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一条直直的线。)3 .教学直线。谈话:刚才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画出一条射线。如果把线段

12、的两端都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呢?(多媒体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1)请同学们再打开教材第77页,看看直线是怎么定义的。提问:谁来说说什么叫作直线?(2)归纳:像这样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3)感受直线的无限长。启发: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子里出现一条线段,把它的两端无限延长,延长引导:直线有哪些特征?4 .比较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异同。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有什么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根据学生口答,完成板书。5 .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1)提出问题:昨天老师从南楼去北楼时,有三条可以走。老师想

13、选一条路程最近的,你们猜老师走了其中的哪一条?(2)(3)(4)三、你为什么会这样猜?验证。归纳:两点间的线段最短,这条线段就是两点间的距离。认识角1 .认识角的特征。(1)提出要求:在练习本上点上一点,然后由这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2)提问:同学们所画的图形是什么?(板书:角)2 .认识角的符号和各部分的名称。谈话: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78页,自学例2,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又了解到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明确角的符号和读、写方法,角的各部分名称。3 .了解生活中的角。提问:你见过生活中的哪

14、些角呢?(课件播放)四、课堂小结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巩固练习谈话:现在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开始我们的神奇夺宝之旅了,你们有信心夺到宝物吗?闯关游戏。第一关:扬帆起航(完成判断)。(1)下面那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2)判断下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第二关:乘风破浪(辨析概念)。第三关:抢滩登陆(数数有几个角)。第四关:夺取宝藏。(1)(2)(3)六、无始无终。有始无终。有始有终。课堂总结提问:你看我们的数学和语文是紧密联系的,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加上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得到了这些宝藏。引导:同学们,这些知识将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谁能告诉叶老

15、师这些宝藏含着什么特征吗?【板书设计】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名称图示相同点不同点线段直的2个端点有限长射线直的1个端点无限长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从一点引出了两条射线组成了角认识几分之一江苏省金湖县戴楼中心小学陈艳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 .使学生在用分数表示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3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